•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5-醛基胞嘧啶的标记方法及其在单碱基分辨率测序中的应用
技术简介: 本项目采用化学生物学手段,筛选出特异性成环标记5-醛基胞嘧啶(5fC)的化合物——叠氮茚二酮和丙二腈,并且标记产物在随后的PCR扩增过程实现胞嘧啶(C)到胸腺嘧啶(T)的转变,可实现全基因组5-醛基胞嘧啶的单碱基分辨率检测。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YD-CJL板带纠偏电视监测系统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板带纠偏电视监测系统摄像探头固定安装在炉体侧墙或炉顶(纠偏辊位置),获取加热炉内纠偏辊及运行板带的实时图像,自动完成板带边缘的图像识别、偏移量测量及反馈控制,实现板带对中控制(CPC)。结构化设计,图像清晰,测量控制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安装、维护便捷。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YD-CJL板带纠偏电视监测系统主要应用于镀锌回火炉,及其他板带连续生产线的加热炉。此外,该系统也适用于其他带状材料如造纸、塑料等的生产线,用于在线实时纠偏控制。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固体有机废物制备炭材料及肥料关键技术
技术简介: 本项目属于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 中国是农林业大国,每年木质废弃物产量超过6 亿吨,但资源利用率低、转换利 用技术落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林产经济的竞争力。木质废弃物的高值化、全量利用已 构成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难题。为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将“重点研发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农林生物质转化关键技术”列为 优先主题,木质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 以活性炭、炭基肥为代表的炭基产品具备彻底解决木质废弃物规模化、高值化利 用的潜力。国家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更是将推动生物质炭、肥等产品应用于 农业生产、土壤改良等作为重点建设领域。但是,原料的复杂多变、炭产品的品质、 成本以及规模化出路等问题,限制了整个技术在木质废弃物加工领域的推广。打通从 多样性的原料到炭基产品低成本转化的技术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卡脖子”问题。 本项目在国家863 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支持下,以低质炭取代复合肥填充 料为突破口,在解决三个核心关键难题的基础上,实现了木质废弃物原料生物造孔、 低能耗制炭工艺、炭基缓释肥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重大创新,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基于炭基材料生产关键技术的木质废弃物处理体系”并实现产业化。 项目获得发明专利11 项、实用新型专利4 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技术创新 得到岑可法院士等国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认可,有望解决木质废弃物“生产加工”与“完 全消化”严重脱节、无法从总量上根本处理的难题,为规模化处理提供了成熟可借鉴 的技术途径,有力地促进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技术进步。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氯化氢催化氧化制备氯气的高效催化剂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 本技术使用固体颗粒催化剂,以工业氯化氢为处理对象,氧气为 氧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式反应器中可以在比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氯 化氢转化为氯气。 与现有催化技术(主要是 Deacon 过程)相比,催化剂成本低, 活性高、稳定性好,无安全隐患,并解决了现有催化剂活性组分流失 严重的问题。可以为化肥、树脂、钢铁等产业排放的氯化氢废气提供 一条经济环保的解决路线。 性能指标: 已完成实验室小试评估,正进行催化剂的工业成型制备。 在常压、350-400oC 的反应条件下,氯化氢单程转化率在 60%以 上,氯气的质量时空收率在 0.5-0.7h-1,催化剂寿命不低于 700 小时。 市场分析: 氯气属于大宗化学品,在化肥、树脂、钢铁等行业使用广泛。但 是,国内企业因氯气使用产生的废盐酸高达 1000 万吨/年,这些废盐 酸不但数量巨大、企业难以内部消化,而且污染严重。因此,将工业 产生的氯化氢废气转变为氯气不但可以解决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变废 为宝,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合作方式:面谈。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三维场景虚拟重建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模拟与可视化技术,该技术通过充分整合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技术的学科优势,集地理环境数据的广泛获取、快速建模、高效管理、过程模拟与交互性可视化(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工艺、新平台于一体的智能三维地理信息收集、处理、分析、设计、建模与显示的系统。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1)自动化三维地理信息摄影测量数据收集与处理平台,自动化、并行、一键式的地理场景数据建模、后处理与入库的平台体系。(2)可复用三维地理场景自动化建模与设计技术体系,采用可复用的程序化建模方法,实现地理场景的高效建模、设计的方法。(3)智能化三维地理场景浏览与交互平台开发与应用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配合使用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体系,实现三维地理场景的智能化交互的体系。(4)沉浸式、交互式的虚拟地理环境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借助虚拟现实的风口,实现对地理场景的逼真交互与显示的技术及平台。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模拟与可视化技术”可应用于集场景建模、场景模拟、场景交互、场景显示的诸多领域,包括(1)三维地理场景数据建模、倾斜摄影等相关的测绘行业领域。(2)依托三维地理数据库的各类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与应用等领域,不动产登记、地籍数据智能管理、智慧城市等相关领域。(3)可用于需要现实与模拟结合度较高、高危、低可达性的场景模拟与交互的领域,包括电力行业、环境监测行业、地下工程、高速铁路等行业领域。(4)可适用于与地理位置相关的虚拟现实应用领域。 投产条件:(1)项目进一研发所需要的独立科研用房条件;(2)用于自动化数据获取与处理的并行计算资源;(3)用于三维地理信息管理的数据库及管理资源;(4)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实验、试制的平台及环境。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法医病理科研创新
技术简介: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肉制品加工与质量控制
技术简介: 1.屠宰过程生物安全控制 2.肉制品品质保障 3.无添加延长肉保鲜期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
调Q脉冲能量增强功能激光晶体生长、性能及应用研究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本项目通过完善液相合成多晶料工艺,改进系列激光晶体生长工艺,通过添加特殊稀土离子,用于为高温下产生的离子还原现象提供电子源,解决了晶体生长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因原料非一致性挥发引起的(Nd+Y)/V比值改变和因缺氧引起的5价钒还原问题。从而大大减少了晶体出现缺陷的几率、增加了优质晶体的成品率。探索并建立一套先进的晶体生长温场系统,Czochralski方法顺利完成系列掺杂的光学质量优良的钒酸盐及其混晶晶体。系列掺杂钒酸盐晶体性能研究发现,掺钕钒酸盐混晶Nd:Gd0.64Y0.36VO4被动调Q高能量脉冲DPSSL综合性能超过了复合Nd:YAG晶体为增益介质的同类DPSSL器件,将为开发基于这种新型激光晶体的各种实用激光器件提供必要的技术准备。以钒酸盐混晶作为增益介质时所需的泵浦功率比使用Nd:YAG晶体下降20%~30%。这样不仅激光器整机成本得以降低,同时由于工作在较低的泵浦功率水平下,激光器的可靠性和寿命也可得到相应的提高。可以预见,随着本项技术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目前小型被动调Q脉冲DPSSL中所使用的Nd:YAG将可能为新型掺钕钒酸盐混晶所部分取代,从而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该项目研究成果已经展现出了该系列晶体及其激光器件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该系列晶体研究开发工作的深入和对其优良性能认识的加深,必将增强我国在这一新兴的高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产生更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2008年12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体外诊断试剂研发
技术简介: 本项目开发出一种基于BD 公司氧敏感型荧光检测技术的分枝杆菌培养管,其临床性能与进口BD 公司产品相当,并已于2018 年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生产批件,已在全国多家医院及科研院所等相关研究机构进行推广,以期尽快从更大程度上解决结核病检测依赖于昂贵进口产品的局面。 该分枝杆菌培养管包含7mL 经过改良的Middlebrook 7H9 液体培养基,为分枝杆菌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加入配套开发的分枝杆菌营养添加剂和杂菌抑制剂后,能够增加生长所需的营养从而加快分枝杆菌的生长代谢速度,并降低培养液被污染的几率。自主研制的分枝杆菌培养管管底部包埋有含荧光染料的硅胶,该荧光染料是一种氧气敏感性染料,对培养液中的溶解氧非常敏感。未使用培养管的培养液中含有的大量氧气,使硅胶内染料的荧光淬灭,因此几乎检测不到荧光;随着分枝杆菌的生长,肉汤中的氧气被逐渐消耗,荧光染料分解,荧光被激发,并随氧气的消耗量增大,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在波长470nm 光源照射下可观察到越来越强的亮橘色荧光,可通过自主研发的便携式荧光测定仪或其他适宜的分枝杆菌培养检测系统(BD960 检测系统)来持续监测管内分枝杆菌的生长状态。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莲藕淀粉相关基因 GBSS 功能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
技术简介: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幼苗阶段筛选,对培育高(或低)淀粉、高(或低)直链或高(或低)支链淀粉的藕莲品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可以加快育种速度,降低育种成本,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周期短的优点,适于推广应用,为莲藕种质的鉴定和莲藕育种选择提供了一种快捷的选择方法,具有很高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