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高频谐振电源 | ![]() |
|
技术简介: 高频谐振电源是软开关电源家族中的一员,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在各行各业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应用场合不同,衍生了众多种类的电源类型,不管那种类型的 谐振电源,都是实时检测电路系统的电流或电压过零点,在电流或者电压过零点时刻 开通或者关断功率 MOSFET/IGBT,从而减小电源系统的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的 一种有效手段,频率越高,效果越明显。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模糊锁相算法,锁相速度快,相位锁定精确; 2.控制芯片采用美国 FREESCALE 公司的 MC56F84789DSC; 3.适用多种拓扑架构的谐振电路; 4.最高锁定频率可达 700kHz,最低锁定频率 30kHz 5.具有完善的各种保护功能:过压、过流、欠压、过温、过载等功能; 6.支持 CAN 总线控制、端子控制,满足各种用户需求; 7.可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定制软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生产条件与市场预测:高频谐振电源是一种电子产品,生产较方便,需要厂房、 现金流和熟练的安装工人,测试设备即可。该电源是把低频电能转化为高频电能,供 负载使用的一种电能转换产品,利用该种技术可制作高效率充电器、感应加热电源、 感应焊接电源、超声波电源、溅射电源、臭氧发生电源、高压静电除尘电源、及对功 率密度要求比较高的航空电源等,该类型产品客户比较分散,市场规模较大。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用于野外搜救的多功能无人机装置 | ![]() |
|
技术简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野外搜救的多功能无人机装置。通过使用四旋翼无人机平台与光学摄像头以及红外摄像头结合优化了目标检测结果,极大的提升了成功进行野外搜救的可能性,同时使用高性能计算机提升了目标检测的效率,并且采用的自主起降模块以及自主避障模块能够有效的保证无人机在野外搜救时的可靠性,相较于传统的搜救方式以及搜救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生态紫金高效固体种植材料 | ![]() |
|
技术简介: 1.独创材料烧制配比温度
2.材料吸水性、保温性、隔音性、防滑性、抗压性较一般材料有较大进步
3.在建筑材料、蔬菜盆栽、荒漠种植、海绵城市建设等应用场景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CDK7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调控机制 | ![]() |
|
技术简介: c-MYC 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株 和正常子宫内膜细胞 CDK7 的表达和活性,主要通过磷酸化 CDK2-cyclin A 来调控。还发现 PTEN 基因缺失的子宫内膜癌细胞,AKT 激活与 p38MAPK、ATF-2 磷酸化激活显而易见,而 PTEN 蛋白阳性 子宫内膜癌细胞缺乏 AKT 的活化,P-p38MAPK 和 P-ATF-2 的表达降低。PTEN 缺失细胞对 SB203580 诱导的抗增殖作用较 PTEN 阳性细胞敏感。mTOR 在 PTEN 缺陷比 PTEN 完好的子宫内膜癌细胞更高。 研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倍增特性,发现 CDK7-SiRNA 干扰后下游信号 CDK1、CDK2、CDK4、CDK6、Cyclin A、Cyclin B、Cyclin D、Cyclin E 的表达均下降,细胞生长收抑制,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增 加。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水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 ![]() |
|
技术简介: CREST系列模型是基于网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主要用于实时水文模拟,模型使用可变渗透能力曲线计算产流组成,利用多线性水库模拟逐网格的地表和地下水汇流,通过耦合产流要素和逐网格汇流结构,CREST模型重现了地表和地下水流过程。既可用于多流域模拟也适用于在高分辨率下中小尺度的流域模拟,具有相对较高的计算效率。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镍梯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瓶颈,占电池总成本30%以上。消费者对电池的续航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镍化是提升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的核心方案,但高镍化后的材料存在安全性能差、循环寿命短及表面碱性高等问题,而使高镍三元材料梯度化是除单晶外另一条有望一次性解决上述三种问题的可行技术路线。
高镍梯度三元正极材料是指从二次颗粒核心到表面,镍元素含量逐渐减少而钴和锰元素含量逐渐增多的一种材料设计,该方案既可以利用表面含量较高的锰元素稳定材料结构、提高其安全性能,又可以充分发挥核心高镍材料的高比容优势和循环性能,还可以降低材料表面的碱性,实现“一石三鸟”的目的。
性能指标:
本项目制备的梯度NCM811镍含量大幅提高,同时钴含量相应大幅降低,锂源采用碳酸锂而非氢氧化锂,可显著减少生产成本。其具有以下特点:
1. 本项目采用共沉淀-固相烧结法制备高镍梯度三元正极材料;
2. 前驱体振实密度高达1.9811 g/cm3以上(正极材料振实密度≥2.2 g/cm3);
3. 在未进行任何商业包覆和掺杂的条件下, 1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最高达194.7 mAh/g;
4. 充放电循环寿命较高(1C, 67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80%);包覆掺杂后,可实现>1500圈循环。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纤维连接蛋白抑制剂-四肽 RGDS 在制备抗 EV71 病毒药物的用途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证实使用FN 抑制剂 RGDS 处理人横纹肌肉瘤细胞可以抑制 EV71 病毒的感染,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FN 抑制剂-四 肽 RGDS 是通过阻断病毒入侵到细胞的步骤达到抗 EV71 病毒的作用。此外,FN 抑制剂-四肽 RGDS 可以阻断 EV71 感染小鼠并改善其健康状况,提高其存活率。本发明首次发现四肽 RGDS 具有抵抗 EV71病毒感染的活性。为预防或治疗 EV71 感染提供潜在的策略。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丰江饮用水源地水源林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 |
|
技术简介: 一、成果重要性概述 本成果揭示了广东重要饮用水源地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与土壤养分协同变化规律,集成了广东重要饮用水源地水源林构建关键环节详实的技术体系,构建了饮用水源地水源林净化水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突破了水源林建设成效由传统的树种生长等单项功能评价向多功能(树种生长与生态功能)综合评价的转变,所提出的优良水源林造林树种、水源林林分结构调控优化树种配置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在新丰江水库库区得到了应用,研究成果对今后指导饮用水源地水源林构建及建设成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分析 本成果所构建的饮用水源地水源林构建关键技术体系与评价指标(树种生长指标、土壤物化指标、涵养水源指标、碳储量指标及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水源林净化水质功能评价指标(常规指标、有机化合物指标、营养指标、重金属指标、无机离子与化合物指标)体系在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少,该项水源林构建关键技术及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内重要饮用水源地水源林研究的热点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三、成果的技术关键、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揭示了广东重要饮用水源地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与土壤养分协同变化规律;乔木层多样性指数在植被演替中期最高,而林下植被层多样性指数随演替进程而降低;土壤养分含量随植被演替进程呈现上升趋势;(2)依据树种N利用效率,提出了水源林构建主要造林树种施肥技术及适宜的施N量;(3)优化了以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土壤养分等生态指标为主的水源林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以营养指标、有机化合物指标、重金属指标等水源林净化水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1项;(4)筛选了饮用水源地优良水源林造林树种8种和水源林林分结构优化树种配置模式5种,其涵养水源能力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3.09%。
四、成果应用情况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新丰江水库库区应用该技术,使饮用水源地水源林营建树种选择、树种配置、混交比例、施肥抚育等关键技术环节更加严谨,降低因施肥过量造成饮用水源地面源污染风险,提升试验示范林地地表水水质至Ⅰ类标准;同时,优化了广东饮用水源地水源林构建关键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使广东重要饮用水源地水源林构建技术环节及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黄龙病早期诊断分子靶标的研究与开发 | ![]() |
|
技术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柑橘病害种类繁多,且田间病害的症状非常复杂,经常与植物缺素、冷害、肥害及药害等症状复合出现,仅靠症状难以准确鉴定,因此在病害防控时,常常发生漏检、误检等情况,不能对症治疗,贻误病情防控的最佳时机,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造成大量农药盲目过量使用。为了开发柑橘病害检测方法,探明病害发生情况,探索综合防控方法,本课题组2013在基金项目“黄龙病早期诊断分子靶标的研究与开发”资助下开展了研究。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研究定期调研柑橘病害的发生情况,监测了柑橘黄龙病、炭疽病、青霉病、根腐病及柑橘木虱等重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鉴定出柑橘新病害三种:Colletotrichum siamense、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及Phytophthora capsici,探明了病原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准确的鉴定柑橘病害,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柑橘黄龙病是柑橘产业中的重大病害,该病的快速诊断对尽早清除病害传播源,防止该病的快速传染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诊断方法只能检测出侵染晚期的黄龙病菌,无法检测侵染早期处于潜伏状态的病原菌,以致大大延误最佳防控时机,严重影响病害防控的效果,因此急需研发黄龙病早期诊断新方法。本研究对黄龙病染病早期的柑橘病样进行了转录组高通量测序,获得了病样mRNA总转录本的高丰度信息,初步阐明了黄龙病菌诱导的柑橘基因调控网络结构以及与黄龙病的症状、病情进展相关的信号途径,筛选出受黄龙病菌特异诱导表达的基因;开发了以柑橘黄龙病菌特异omp蛋白为靶标的柑橘黄龙病ELAISA检测方法;制作了高效样品处理器械;优化了柑橘黄龙病常规PCR、LAMP检测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摸清了柑橘黄病菌在多个品种和多个柑橘部位中分布情况;对我省30多个县市区采集的1000余份田间黄龙病疑似病样及苗圃的苗木和砧木样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柑橘树及苗木立即销毁,为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苗木的科学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撑;获得了可侵染柑橘木虱的三种蜡蚧生防菌,对木虱的校正死亡率达90%-100% ,具有较好前景。开发了捕捉柑橘木虱的新器械,有助于防控柑橘黄龙病的传毒虫媒;筛选出了有生防作用的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misionensis,对柑橘炭疽病菌等13种病原菌有较强的防效,抑菌带宽为0.45-2.33cm.这些生防菌剂不但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病虫的抗药性风险,还能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本研究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的先进性:明确了柑橘病害的主要种类,开发了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并制定了防控策略及防治技术措施,为控制该病害奠定基础,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的创新性:(1)发现了Colletotrichum siamense、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及Phytophthora capsici是3个柑橘新记录病害;(2)首次开发了以柑橘黄龙病菌特异omp蛋白为靶标的柑橘黄龙病ELAISA检测方法;(3)首次获得了可侵染柑橘木虱的三种蜡蚧生防菌;(4)首次获得了有生防作用的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misionensis;(5)制定了柑橘病害的防控策略及防治技术措施。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土壤改良技术在耕地提质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 ![]() |
|
技术简介: 1 本技术通过对施工设备的优化,与传统的施工设备相比,采用改进后工作范围更大的旋耕设备,不仅解决了深层次耕作层土壤与土壤改良产品无法充分混匀的问题,减少了返工次数,节约了后期投入的人力、物力。2 本技术优化了施工方案,采用灌水前回耕法处理5次,初步混匀进行方案优化,即灌水后回耕法处理3次,进一步混匀土壤及改良产品,其中优化的灌水后旋耕处理不仅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均匀提升,亦保证了土壤PH值检测的准确性。3 本技术所采用的旋耕设备加长属于可拆卸类型,装卸简便,可重复使用。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