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热轧运行跑偏在线测控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 1)热连轧粗轧中间坯/中厚板轧机镰刀弯检测在热连轧粗轧机架 R1 与 R2 的入口与出口安装检测装置,实现针对粗轧中间坯的镰刀弯与中心线偏移信息的实时检测与可视化监控,指导人工干预控制,并自动完成镰刀弯定量表征与程度判定。该装置也适用于中厚板轧机镰刀弯检测。2)精轧机架间带钢跑偏检测在热连轧精轧上游机架顶部安装检测装置,实现针对机架间带钢中心线偏移量与宽度信息的实时检测与可视化监控,快速发现机架间带钢偏移异常情况,指导人工干预控制,并自动完成偏移定量表征与判定。3)非对称干扰因素分析诊断平台通过配置工艺过程数据采集平台,从现有控制系统提取工艺设备参数、实时生产过程参数等相关数据,根据非对称检测信息、工艺设备信息以及调平控制实绩,分析异常干扰因素并指导干预调整。4)全线调平优化控制建立非对称解析计算模型,并结合数据挖掘方法建立调平控制模型,实现基于实测运行非对称的调平控制优化,有效抑制非对称缺陷,保证产品质量与生产运行稳定性,为轧线“无人驾驶”奠定基础。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已投入研发经费 500 万元以上,已具备粗轧中间坯镰刀弯、精轧机架间跑偏检测与控制成套成熟技术。
推广应用情况:本技术已在首钢京唐 1580、马钢 1580 等企业得到应用,有效抑制热轧过程堆钢、甩尾等运行稳定性问题,并显著改善热轧产品的断面轮廓楔形、全长中心线偏移等问题,有效降低硅钢等高精度控制要求钢种的切损,提升成材率。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根据具体项目设备配置需求,项目经费约在 150~400万之间。
市场分析: 项目成果可应用于板带热连轧生产企业。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项目额度约在 150~400 万之间,有效提升生产运行稳定性,降低故障概率,年经济效益 500 万~2000 万以上。
成果亮点: 1)本技术是冶金流程智能制造技术在轧钢智能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是实现主生产流程智能化、无人化的基础,可以大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运行稳定性。2)研发团队针对基于机器视觉的粗轧中间坯镰刀弯、精轧机架间带钢跑偏检测、非对称异常干扰因素诊断以及调平优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3)本技术能够有效抑制热轧过程堆钢、甩尾等运行稳定性问题,由跑偏造成的月平均甩尾次数降低 30%以上,并显著改善热轧产品的断面轮廓楔形、全长中心线偏移等问题,楔形正负 20um 命中率提升 20%,有效降低硅钢等高精度控制要求钢种的切损,提升成材率。合计每年经济效益至少在 600 万元以上。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脱酚嗜盐菌及其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酚嗜盐菌及其应用,该菌株可在苯酚浓度 0~1200mg/L 范围内、盐度0%~15%范围内、pH 值 4.0~10.0 范围内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稳定存在并降解苯酚。菌株 JS4 在好氧条件下对苯酚具有较强降解能力,可用于含苯酚废水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苯酚;也可用于制备生物脱酚菌剂。菌株 JS4 作为脱酚嗜盐菌,通过自身氧化分解过程降解目标有机污染物苯酚,具有能耗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少,工艺简单等特点。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体化组合式高压电力计量装置研发 | ![]() |
|
技术简介: 为干式三相计量装置,每台组合互感器高压计量装置分别由二台电压互感器器身和二台电流互感器器身在同一模具内组装成一体并用环氧树脂浇铸为一体,并安装在底架上组成;计量装置上部的两侧为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子母排,电压互感器的一个一次端子与电流互感器其中一侧的一次端子母排共用,另一个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端子在计量装置的顶部中央,结构紧凑;计量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器身和电压互感器器身合理分布浇铸一体成型,简化了二次接线引出,减少了接线板中间接线工序和避免了工人重复接线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计量精度,便于统一接线和防窃电的实施;电流互感器一次端子采用“H型”双平行进出线的设计,互感器二次端子输出采用双孔出线的设计,并在进出线孔位置配备有固定二次控制电缆专用的压线夹。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电子束等离子体中金属和合金的氮化 | ![]() |
|
技术简介: 提出了一种在低压含氮气体中低能电子束产生的等离子体中对金属和合金进行无氢氮化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不锈钢和钛合金的低温氮化。为了产生具有高含量活性氮粒子的等离子体,使用了具有等离子体阴极和单栅加速系统的电子源。该方法可以独立控制束中的电子电流密度(10-200mA/cm2)、初始电子能量(50-500eV)、气体介质的成分和压力(0.1-5Pa),加热产品的方法(电子束、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和组合方法)。该方法允许在产品的低(0-100V)或浮动电位下氮化,减少氮化时间或降低加工温度。开发的器件中产品的氮化表面总面积为 2x103cm2。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激光强化与修复技术及装备 | ![]() |
|
技术简介: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三维场景虚拟重建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模拟与可视化技术,该技术通过充分整合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技术的学科优势,集地理环境数据的广泛获取、快速建模、高效管理、过程模拟与交互性可视化(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工艺、新平台于一体的智能三维地理信息收集、处理、分析、设计、建模与显示的系统。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1)自动化三维地理信息摄影测量数据收集与处理平台,自动化、并行、一键式的地理场景数据建模、后处理与入库的平台体系。(2)可复用三维地理场景自动化建模与设计技术体系,采用可复用的程序化建模方法,实现地理场景的高效建模、设计的方法。(3)智能化三维地理场景浏览与交互平台开发与应用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配合使用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体系,实现三维地理场景的智能化交互的体系。(4)沉浸式、交互式的虚拟地理环境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借助虚拟现实的风口,实现对地理场景的逼真交互与显示的技术及平台。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模拟与可视化技术”可应用于集场景建模、场景模拟、场景交互、场景显示的诸多领域,包括(1)三维地理场景数据建模、倾斜摄影等相关的测绘行业领域。(2)依托三维地理数据库的各类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与应用等领域,不动产登记、地籍数据智能管理、智慧城市等相关领域。(3)可用于需要现实与模拟结合度较高、高危、低可达性的场景模拟与交互的领域,包括电力行业、环境监测行业、地下工程、高速铁路等行业领域。(4)可适用于与地理位置相关的虚拟现实应用领域。
投产条件:(1)项目进一研发所需要的独立科研用房条件;(2)用于自动化数据获取与处理的并行计算资源;(3)用于三维地理信息管理的数据库及管理资源;(4)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实验、试制的平台及环境。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植物优良品种选育 | ![]() |
|
技术简介: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诊断-用于检测 GTS 缺陷的 KSD-160U 搜索设备 | ![]() |
|
技术简介: 该设备的设计是为了在评估水工结构难以到达和水下部分的情况时,检测水工结构元件的缺陷,并使你可以在 4 米深的地方使用摄像机检查水工结构的水下部分。使用诊断和搜索设备 KSD-160u 使您可以降低填海调查的成本,通过更准确地确定 gts 水下和难以到达部分的损坏性质和大小来提高设计解决方案的质量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也越来越大,给环境健康造成了极 大的威胁,而环境问题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针对固体废弃物,就必须有行之有效的处理与处置技术。本成果根据市政污泥、河流 底泥、飞灰的处理与处置技术的需求,以及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自身的学科优 势,开展了环境友好材料的研究,对丰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 意义。本成果研制的低成本、环保型市政污泥调理剂,使污泥的含水率由 80%左右降至 50%以下,改善了污泥机械脱水性能,该技术及配套设备获 2016 年山东省科学院科技 进步二等奖;研发的河流底泥重金属固化剂在固化重金属的同时,对有机污染物进行 络合包敷,突破了传统的对重金属的单一固化,是该技术领域的重大创新;研发的飞 灰螯合剂,不但可以起到脱酸的效果,也使飞灰浸出液中铅、镍浸出浓度超过 GB 16889-2008 标准要求(铅超标 13.28 倍,镍超标 1.42 倍)。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矿物组分精细鉴别系统 | ![]() |
|
技术简介: 基于矿物组分精细鉴别在科研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研发了“矿物组分精细鉴别系统”。实现了高光谱数据预处理、光谱平滑、光谱连续统去除光谱吸收峰提取;光谱数据显示/编辑、矿物组分快速鉴别、批量矿物光谱拟合、矿物提取精度评价等功能。该系统软件可被应用于地学相关,尤其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此外,还可以被用于土壤等土地利用情况的评估领域。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