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纳微米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化学镀镍磷合金技术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 纳微米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具有自润滑,防粘连,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为解决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醇橡胶等制品加工过程中,因模具被腐蚀导致制品不合格,或制品粘连模具引起脱模困难而开发的专用技术。化学镀技术是利用氧化剂、还原剂溶液的自催化反应,使工件表面获得镀层。化学镀镀层精度高(可精确控制到微米级),镀层均匀,工件施镀后镀件一次成型。对型状复杂工件,如:腔体、深孔、管件、沟槽、拐角、夹缝等都能获得满意镀层。 主要技术特点:1、化学镀镀层结构是非晶态结构,常态下的镀层硬度500Hv左右,与硬化合金钢的硬度相似。经适当低温处理(400℃以下),其镀层硬度可达1000-1100Hv,其硬度与镀铬层相当。2、具有高强度和好的弹性系数,耐腐蚀,耐磨损。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橡胶、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腐蚀性气体腐蚀模具。同时,橡胶与模具容易产生粘连,尤其是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醇胶等粘连严重。生产中每次都要在模具表面涂脱模剂,由于使用脱模剂积累了“模脏”。模具表面被腐蚀及“模脏”,严重影响橡胶制品表面质量。一般地,一个生产班后就需要清洗模具。模具清洗既浪费能源,又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纳微米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化学镀镍磷合金技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世界每年消耗生胶量的70%以上都用于汽车行业,其60%用于汽车轮胎,40%用于汽车用橡胶制品。201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12089万辆。平均每辆汽车需要的橡胶配件达100~200种,数量有200~500个之多。汽车橡胶制品约占汽车总成本的6%左右。汽车橡胶制品,主要包括:密封制品、制动制品、减震制品、胶管和安全制品等五大类产品。可见,纳微米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橡胶模具应用上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和广阔市场。 投产条件:年产值1000万元化学镀镍规模,设备投资约30万元人民币,厂房面积约150-200平米,操作人员5-10人。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人造板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
技术简介: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A20 结合的核因子抑制蛋白 3(ABIN3)在治疗心肌肥厚中的功能及应用
技术简介: 本发明确定了 ABIN3 的表达与心肌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抑制ABIN3 表达显著促进了心肌肥厚、纤维化,恶化心功能,促进 ABIN3 过表达则显著抑制了心肌肥厚、纤维化,保护心功能。因此,ABIN3 可作为靶基因,用于筛选保护心脏功能、抗心脏纤维化和/或预防、缓解和/或治疗心肌肥厚的药物,用于制备保护心脏功能、抗心肌肥厚和/或预防、缓解和/或治疗心肌肥厚的药物,为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二氧化碳在炼钢流程的应用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针对钢铁工业 CO2 排放量大的问题以及少(无)烟尘、深度脱磷、脱氮、控氧的绿色洁净炼钢的发展方向,2004 年研发团队提出将 CO2 作为资源循环应用于炼钢过程,同时利用 CO2 的高温特性解决现有冶金工艺存在的问题。经过根据十余年的研究发现,CO2 是弱氧化性气体,在炼钢温度下与碳、硅、锰等元素可发生氧化反应,并伴随吸热或微放热效应,具有以下冶金功能:(1)利用 CO2 参与炼钢反应的吸热效应,可将 2700-3000℃的顶吹氧气射流高温火点区降低至铁的沸点(2750℃)以下,减少了铁的蒸发量;(2)转炉炼钢前期硅、锰等元素的氧化使熔池迅速升温,难以满足低温高效脱磷的热力学条件,可通过喷吹 CO2 控制熔池升温速率,延长低温脱磷时间,解决了长期困扰炼钢的脱磷不稳定、深脱磷难等问题;(3)与纯氧喷吹相比,CO2 与钢中各元素反应均生成 CO,能够强化熔池搅拌,改善渣钢反应动力学条件,减少终点钢液过氧化,生产低氮/低磷/低氧钢种(4)利用炼钢底吹 CO2 的冷却效应,发明了 CO2 控制“蘑菇头”生长与消除的动态平衡方法,可有效延长炼钢底吹元件寿命。在充分掌握 CO2 高温弱氧化、强搅拌及冷却效应等冶金反应特性的基础上,研发团队提出在炼钢生产中采用 CO2 代替部分顶吹 O2、底吹 CO2 代替全部 N2/Ar进行 CO2-O2 混合喷吹炼钢的工艺流程(见附件 1 工艺路线图),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炼钢喷吹 CO2 降尘、高效脱磷、脱氮/控氧及长寿底吹等系列技术,并完成了工业示范应用。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成熟技术和产品。 推广应用情况:目前相关技术已成功在首钢京唐 300t 转炉完成工业示范(见附件 2 技术原理及实施效果),与鞍钢集团就“二氧化碳资源化应用技术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广应用于天津天管、西宁特钢电弧炉炼钢流程,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市场分析:本技术成果主要应用在钢铁冶金炼钢领域,包括转炉炼钢、电弧炉炼钢、LF/VD/VOD/RH 精炼、连铸保护气、轧钢加热炉等。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本技术投资规模约 1000~5000 万元,预期成本降低 5 元/吨钢以上,且显著提高钢材洁净度,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社会效益显著。 成果亮点:1、2018 年中国金属学会组织召开了关于“二氧化碳在炼钢的资源化应用技术”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技术发明首次提出将CO2作为资源应用于炼钢的方法,是一举两得的节能减排环保新技术,属国际首创,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研发团队拥有该技术完整知识产权,获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团队可根据不同的冶炼工况,制定可行性研究方案,整体设计 CO2 回收及应用的工艺路线,配套提供转炉 CO2-O2 混合喷吹炼钢工艺技术核心装备及冶炼模型,提供技术支撑及相关专利实施许可等服务;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互联网+智慧全科医学助力医联体分级诊疗技术
技术简介: 操作者可通过平台直接在线、实时为患者预约到指定医生的门诊日期、号段,操作过程简单、快捷(1分钟即可完成),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就诊时无需过多等待,节省了患者时间,改善了就诊体验。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
技术简介: 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以主动利用不均的多维设计代替传统的人为均匀化的一维设计方法,有效解决了部分反应区域还原剂氨气过量,而部分反应区域氨氮反应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了在大断面不均匀流场中各个反应区域氨氮浓度的精确匹配。建成了2×600MW脱硝示范工程,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幅降低了投资和运行费用,缩短了建设周期。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无人自主飞艇
技术简介: 该飞艇艇长 17+0.2m,艇宽 7.5m, 有效载重 110kg,为三椭球异形结构,内置附气囊, 尾部为十字动力尾翼,动力系统采用双螺旋浆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超大直径盾构掘进与注浆协同控制技术
技术简介: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常温常压阴阳极协同电催化氧化-还原脱硝技术
技术简介: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高温压电振动能量回收器件和高温驱动器
技术简介: 本课题组研制的一种高温直线型压电驱动器,最高操作温度为 200度。和电磁马达相比,压电驱动器具有产生力大、响应快、电磁兼容性好、运行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电磁电机在高温环境应用中的不足。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