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构造物理模拟技术 | ![]() |
|
技术简介: 基于东海中生代盆地结构和构造变形模型设计不同类型分期异向叠加变形和板块俯冲模型,利用先进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和自动扫描采集技术,通过设置活动马达装置可以实现四维分期异向叠加变形模拟,可以直观、准确分析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开拓了一条现实的再现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和动力学变换的道路。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温湿度独立调节中央空调系统性能优化及动态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通过中央空调节能技术的集成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系统整体运行能效比,实现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节能。在对系统调节对象的外部环境、内部参数及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利用能源管理与能耗诊断系统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用能设备的能效特性进行实时评价,并以此作为基础对系统运行进行动态调控,获得系统最佳的运行控制模式,同时提高被调环境温湿度参数的控制精度;通过系统热湿传递过程强化、空气调节过程的热湿分控,实现冷媒输配系统优化配置及动态调节,提高冷水机组热力完善度,在满足被调环境热舒适条件下降低系统的能源消耗量。 本项目完成了温湿度独立调节中央空调系统性能优化与动态控制技术研发,实现产业化应用。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激光强化与修复技术及装备 | ![]() |
|
技术简介: 1.研发了一种交变磁场-直流电场耦合调控协同激光熔覆新技术。
2.开发了一种自主创新的交变磁场-直流电场耦合调控协同激光熔覆工艺装备。
3.研发面向汽车发动机曲轴高质量修复的交变磁场-直流电场耦合调控协同激光熔覆再制造新工艺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生产及消费可再生氢的高效低成本能源装置 | ![]() |
|
技术简介: 1、项目概况:在本项目中,团队旨在开发高效且经济的能源设备,用于生产和消费可再生氢(H2)。为了生产可再生H2,将开发一套高效集成光伏电解 (PVE)系统,提高可再生一次能源(太阳能)转化为氢的效率。该项目团队将设计、原型化并扩大一个低成本的PVE系统,该系统将从水中生产氢气,总STH转换效率大于30%。燃料电池被认为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H2的绿色高效装置。然而,昂贵的钳作为阳极和阴极反应的催化剂,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项目团队将合理设计、制造和优化一系列催化剂材料,显著降低Pt含量,甚至不含Pt,显示出与Pt/C基 准相似的催化活性和显著提高的稳定性。然后,准备好的催化剂材料将组装成定制的燃料电池堆,可用于H2燃料电池车辆。 2、竞争优势:我们能源设备的竞争优势如下所示。(i) 较低的成本:本项目开发的催化剂材料不含贵金属或贵金属含 量显著降低。因此,能够轻易克服通常与PVE系统和燃料电池相关的成 本问题,并且可以大规模部署这些低成本能源设备。(ii)更高的效率:所硏制的催化剂材料不影响催化活性。通过利用不同活性位点之间的协同作用,产生异质结构,在催化剂材料上产生缺陷,及/或与碳纳米材料集成,催化剂表现岀与贵金属基催化剂相似甚至更好的催化性能。(iii)扩大准备状态:催化剂材料的制备符合PVE系统和燃料电池的严格工业要求。已在实验室中对它们进行了大电流和长时间(长达500小 时)的评估,以证明它们在苛刻的反应条件下保持催化性能的能力。根据在实验室中获得的结果,可以很容易地制作商业化的原型。
3、市场潜力: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球氢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美元,至IJ2025 年,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18亿美元。目前,超过90%的H2通过甲烷的蒸汽重整生产获得,其中,甲烷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其作为原料会产生有害的副产品(例如CO2)。随着控制化石燃料大量使用的政府法规越来越严格,本项目中开发的系统将通过清洁和可持续的方式实现H2的生产和消费,这将不可避免地吸引投资者和工业伙伴。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ARM+DSP架构的嵌入式机电控制医疗产品研发设计 | ![]() |
|
技术简介: 该平台涉及到了多个领域的技术应用,研发团队在以下技术上已有成熟的开发和应用,具体如下:
(1) 驱动技术:可控硅、MOSFET、IGBT等功率开关的快速、高效控制,提供一系列报警、限制以及保护方案;
(2) 传感应用技术:涉及电量、温度、压力、编码器、位置等信号;
(3) 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完善可靠的电压、电流、温度以及压力、位置等信号的采样处理技术;
(4) 硬件级编程技术:应用FPGA芯片,实现高速并行的硬件级信号处理及控制算法;
(5) 接口技术:涵盖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以及通信、显示等接口技术,并具有采用分时处理和光纤传送的技术能力,提高了系统效率和速度,解决抗干扰问题;
(6) 人机界面技术:对变量、画面对象、报警与用户管理、数据记录、趋势视图等进行组态,满足各类系统的个性化使用需求。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定量检测血清中葡萄糖的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灵敏的血清中葡萄糖的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在 5 分钟内完成整个实验流程;消耗的样品量少,仅在 0.5 微升血清中就可实现内源性葡萄糖的检测;结果准确,满足大规模测定样本的要求。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固体废物生产新型生态透水砖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以石墨尾矿等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以页岩代替粘土作为塑化剂提高成型工艺性能,在配料中加入炉渣,利用炉渣残余碳燃烧产生的热量,实现砖体的烧结,从而制备生态透水砖。这一方面研制的生态透水砖具有透水、保水、美化、硬化等多项功能,对城市大气调节、地表植被生长、地下水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建设海绵城市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可解决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的问题。
本项目创新之处在于:1、原料中以闲置资源--页岩代替粘土,不仅节约土地,还提高了透水砖的生产工艺性能和产品性能。2、以炉渣为原料,利用炉渣中残留碳燃烧产生的热量,实现砖体的烧结,无需外加热源,增加了固体废物用量,节约了能源。本产品的优势在于:环保、无污染、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通过基因工程途径提高红霉素产量的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红霉素及其半合成药物是目前临床抗感染的主导药物之一,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泰利霉素等,然而,我国生产红霉素原料药的糖多孢红霉菌的产率较低。我们已发现红霉素产率与许多调控因子相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调控因子失活或增加拷贝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红霉素的产量,我们已利用该技术获得了多个与红霉素产量相关的调控因子,并可使红霉素产量提高15%-30%。该技术主要用于红霉素高产菌株的构建,已获得2项中国发明专利(ZL201310082765.X;ZL201410014348.6),还有多项专利正在实质性审查。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生物酶催化脱硫技术 | ![]() |
|
技术简介: 世界原油平均硫含量在 1.0 %以上,而且随着开采深度增加逐年上升。现有的氢 化脱硫技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但其操作条件要求高、能耗高、工程消耗大,石油化 工产业发展亟待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脱硫技术的升级。生物脱硫技术是种新兴技术, 是利用微生物酶在常温常压的温和条件下完成脱硫作用,能耗低,工艺简单,是 21 世 纪的石油脱硫技术。 项目拥有脱硫酶生产菌株,建立了脱硫酶的发酵生产工艺,在模拟油体系中,确 定了脱硫操作的相关参数,验证了该生物脱硫方法的工业应用可行性。 菌体发酵周期 20 h,在适宜的传质助剂的乳化环境中,45 h转化,模型化合物 降解率为 65 %。 项目已完成小试生产和小规模应用试验。可以合作开发。 合作方式: 面议。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功能性相变材料 | ![]() |
|
技术简介: 该项目经过课题组多年研究,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分子自组装及纳米技术,研发出一系列具有相变蓄冷、储热功能的新型复合材料。所生产出的产品经用户试用,获得好评。
课题组所研发的相变材料是在低温下为柔软的膏状,在高温下为液态的材料。这类材料在相转变前后可吸收或释放大量相变潜热。可用相变材料开发制冷或制热的物质。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