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铅富氧闪速熔炼技术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及装置,攻克了低品位铅矿、铅二次 资源、卡林金矿和复杂含金物料等的经济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难题及工程实践 问题,形成了经济、高效、清洁、短流程直接炼铅新工艺,并建成了年产 10 万吨粗铅规模的示范工程。铅总回收率 98.5%、硫利用率大于 98%,伴生金银回收率 99.5%、铜回收率 85%、锌回收率大于 90%。主要创新点为:①发明了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改变了铅的生成途径,增强了工艺对 物料的适应性,入炉料含铅由底吹熔炼的 48%降至 25%甚至更低,实现了低品 位铅矿、铅二次资源的经济利用,解决了铅冶炼过程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 ②发明研制了铅富氧闪速熔炼成套装备,优化了反应塔的温度场、氧势场、颗 粒场以及熔池的气流场,生产操作更加稳定;③创新了铅富氧闪速熔炼的成套 操作技术,形成了清洁、高效、短流程、伴生金属回收率高的直接炼铅新工艺; ④发明了难处理卡林金矿和硫化金精矿混合熔炼的金高效捕集新技术,实现了伴生金、银、铅、锌、硫的同步高效回收。相关研究成果以20余篇论文形式在 国际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宣讲和发表,被收入邱定蕃院士主编的《有色冶金与环 境保护》专著中。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该技术于 2009 年 9 月建成年产 10 万粗铅规模的工业生产示范线,工业试验期间,共处理低品位铅物料 28050 吨,生产粗铅 7683 吨,实现销售收入 2.7 亿元,实现利润 1800 万元。 市场分析:我国是铅的生产大国,但却一直面临高品位精矿短缺(对外依存度 60%)、综合回收差、污染重等问题,同时电子铅玻璃、锌湿法冶炼渣等低品位含铅二次资源的社会积存量则急剧增加,无法经济利用,导致“血铅”事件的时有 生,亟待开发适应于中低品位铅物料处理的清洁高效利用新技术。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该技术对原料适应范围广,主要金属回收率高,铅大于 98%,金、银大于 99.5%,铜大于 80%,锌大于 90%,粗铅冶炼综合能耗 213kg 标煤/t 粗铅(处理含铅 27%的物料),烟尘率小于 10%,烟气二氧化硫浓度大于 20%,总硫利用率大于 98%,直接产出含铅、锌小于 2%的弃渣。2 个月内共处理低品位 26500 万吨,生产粗铅 7015 吨,实现销售收入 2.4 亿元,实现利润 1100 万元。按建成 100 万吨铅计算,和传统工艺相比,减少 SO2 排放量 10 万吨,节省 20 万吨标准煤,少排放CO2 50 万吨。 成果亮点: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15项;2. 技术先进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了“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的专家鉴定,鉴定意见为:发明了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及其装备,取消了烟化炉;原料适应性强,能综合处理低品位铅矿、铅二次资源、卡林金矿和复杂含金物料等,实现了金、银、铅、锌、硫的同步高效回收利用;该项目技术先进、投资省、流程短、工艺稳定,铅冶炼系统综合能耗低,属重大技术创新,整体工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基于机器视觉的磁芯外观质量自动检测分选设备
技术简介: 该分选设备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对零件进行外观质量自动检测,在当今自动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潮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检验合格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更符合低碳的社会背景。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矿井高精度光纤微震监测系统
技术简介: 本项目属于电子信息技术与矿山安全技术的交叉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冲击地压、 地表坍塌、顶板冒落、突水等矿山动力灾害的监测预警,也可用于矿山、隧道、硐室、 大坝、边坡、高铁路基等工程稳定性监测预警。本项目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研发了新型矿用钻孔式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采用窄线宽激光器波长自动 跟踪解调技术,实现了对光纤微震信号高灵敏度、低成本解调。 2)研制了嵌入式 PTP 时钟同步系统,使得井下多个光纤微震监测分站实现同步 数据采集,实现了井下多区域、多通道、分布式光纤微震监测。 3)采用中心化、行平衡预处理法和 Tikhonov 正则化组合优化算法,将震源定位 精度提升至 10 米以内,可用于采掘工程尺度的高精度微震监测。 本项目经山东省安监局和山东省科学院分别组织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项目授权发明专利 5 项、其它知识产权 5 项。目前该成果已在莱矿、山东黄金、 陕煤、同煤等能源集团,数十个重点煤矿和非煤矿山成功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有 1 千余处大型煤矿和 8 千余座非煤地下矿山,其中 80% 存在由岩体失稳诱发的动力灾害。据此推算,微震监测设备的市场容量近万套,市场 规模近百亿元,前景十分广阔。 本项目成果具有无源本质安全、高灵敏度、传输距离远、定位精度高等特点,技 术优势明显,性价比高,为矿山高精度微震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运动康复理论与技术指导
技术简介: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面向自动化仓库的搬运机器人协同作业控制系统核心算法研究与应用
技术简介: 本项目实施后,该核心算法彻底改变了企业传统基于经验的仓储物流方案规划与设计方式,能够快速构建仓储物流方案模型,在保障高效的同时,做到资源配置最优化。具体表现在:1)该仿真系统核心算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快速规划高质量的机器人使用的物流方案并能有效防止机器人的碰撞、停滞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2)基于本项目的核心算法编制出的机器人调度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调整升降台高度,并利用机械臂吸附正确货物,并将符合需要的物品搬运或放置在指定位置,可以快速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生物法制备 3-羟基丙酸及其聚合物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 目前化学法合成 3-羟基丙酸及其聚合物分别以丙烯酸和β-丙内 酯为原料,在工艺、成本、环保等方面都受到了众多限制,生物法合 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项目利用种类广泛的碳源在微生物体内转化 为乙酰辅酶 A 和天冬氨酸中间体,进而合成 3-羟基丙酸及其聚合物; 在聚 3-羟基丙酸合成路线的基础上,引入了其它单体的合成,获得可 以调控单体比例和结构性质的 3-羟基丙酸共聚物。本项目获得的 3- 羟基丙酸、聚 3-羟基丙酸及其共聚物的产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性能指标: 3-羟基丙酸的产量达 40g/L;聚 3-羟基丙酸的产量达 26g/L,为 其他文献报道的 26 倍。 市场分析: 3-羟基丙酸分子可用来合成多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如丙烯酸、甲基 丙烯酸、丙二醇、丙烯酰胺等,以上几种化学品每年的市场份额超过 10 亿美元。化学合成聚 3-羟基丙酸的原料 3-羟基丙酸或β-丙内酯价格 昂贵,如 3-羟基丙酸的国内市场价格为每吨 8.5 万元。 本项目的完成,将实现廉价可再生碳源到 3-羟基丙酸及其聚合物 的转化。丰富原料来源,简化生产工艺,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具有 广阔市场。 合作方式:技术入股、技术转让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大气复合污染控制
技术简介: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聚氨酯化学锚栓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聚氨酯化学锚栓是近年来国内新兴的胶粘剂品种。它是在需要锚固的建筑物中钻出一定尺寸的孔,装入该胶粘剂后植入螺栓,用于旧、危房的加固,工程结构抗震加固、工程的补救、玻璃幕墙及石材外装潢、仪器机器安装等。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工程补救,有的甚至炸毁,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影响很坏。大量的进口化学锚栓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故开发和生产聚氨酯化学锚栓,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技术特点:项目技术含量高,技术成熟,投资相对较小,产品性价比优良。产品经专业公司使用并经国家测试中心检测,效果接近“慧鱼-高强化学锚栓RM”的技术指标。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用乙烯基树脂引入聚氨酯的同时保留了双键,由它在引发剂存在下自由基聚合而固化,它的优点是大大缩短了固化时间,满足了建筑业不同方向(特别是上部)锚固的需要。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快充型动力锂电池硬碳负极材料
技术简介: 利用石油重质馏分制备高软化点(大于250 oC)、高结焦值包覆沥青,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实验室规模成熟技术。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
技术简介: 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其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是铅酸蓄电池的 6 倍,液态锂离子电池的 1.5-2 倍,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绿色环保等显著优势,是新一代理想高效的化学储能系统。同时,该项目创新发展了刚柔并济的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体系,替代了传统的液态电解液,同时创新开发了金属锂界面修饰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目前研制出的青能-Ⅰ固态锂电池,通过了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11000 米压力舱第三方苛刻检测;青能-II 固态锂电池通过了国家化学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第三方权威检测,能量密度达 291.6 Wh/kg,循环寿命超过 850 次, 优异的安全性能;青能-III 固态锂电池样品能量密度突破 450 Wh/kg,正在优化循环性能。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在储能技术中应用,可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优化提升规模储能及国家电网能力,显著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技术的科技进步,促进国家重大产业转型,有利于国计民生。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