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先进的慢性伤口护理 | ![]() |
|
技术简介: FlashHeal是一种独立的设备,采用皮下热细菌消融术(SuTBA)。SuTBA是我们开发的一种技术,利用伤口内3D网格中的小能量泡传递的热能杀死细菌。人体细胞不会受到伤害。 该设备可以由护士操作,并且只需要最少的维护。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基于圆形模板的道路半自动提取方法及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形模板的道路半自动提取方法,本发明结合道路的几何特征,采用了多方向形态学滤波方法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平滑道路段的噪声,利于后续提取,同时选取圆形模板,能更好的贴合道路,待匹配模板搜索速度快,多段线拟合平滑中心线效果好。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水稻苗期叶片白化性状基因 Oscaac1 及其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的 Oscaac1 基因在水稻育种的杂交 F1 代杂种纯度鉴定和不育系自交繁殖保种纯度鉴定工作中具有应用前景,对提高种子纯度、减少杂交水稻生产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工业废水高效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 ![]() |
|
技术简介: 课题组成功突破功能菌群构建、生物膜快速形成与效能调控、高浓度有机物定向能源转化等技术瓶颈,开发了抗冲击能力强、高效低耗的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成套技术,包括典型行业废水特征污染物源解析、高盐有机废水多组分同步高效生物强化去除等单体技术,形成了废水杂质选择性脱除-短程回用-过程强化的生化-物化集成技术,废水达标排放。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耐蚀性、高工作温度稀土钕铁硼材料制备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稀土永磁在各类永磁材料中磁性能最高,已成为当代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汽车启动电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计算机VCM等对领域的扩大,磁体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越来越重要。该成果通过双合金工艺对富稀土相进行改性,提高矫顽力的技术,并研究了钕铁硼主配方、各类合金元素及生产工艺参数对磁体显微结构及磁性能影响形成了特有的钕铁硼配方和生产工艺,最终获得了制备高工作温度和高耐腐蚀性能钕铁硼的关键技术问题。可实现中试规模生产N52磁体, 磁体工作温度达到220℃,抗盐雾腐蚀96小时表面光洁无锈点;而且生产的快淬磁粉可稳定制备N16的粘结磁体。该项目投资规模800万元。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端新型分布式小基站(small cell)关键技术开发及成果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根据服务内容的侧重点和服务对象的差异化,不同运营商选取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是可以理解的,同一运营商甚至可能同时运用两个以上的不同制式的通信网:4G时代,已形成了GSM、UMTS、CDMA、TD-SCDMA、WiMAX、TDD-LTE、FDD-LTE(2G、3G、4G)多种制式长期并存的复杂网络环境。另一方面,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也为通信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建设需求和高额的建设成本。运营商通过采用不断增加频点和小区站点来应对数据业务激增,但因传统网络架构下,新增频谱资源、站址物业等受地理人文等的限制,运营商单纯靠加大建设宏站的进度远远不能匹配急剧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综上因素,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合理利用有限的传输设备和现有基站资源、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提升网络性能及用户感知、支持多制式和平滑演进升级的多模基站应用已成为无线基站的发展趋势。此外,小基站(Small Cell)还能够有效弥补室外宏基站的网络覆盖,特别是室内网络覆盖问题,因此已形成运营商进行网络建设、更快地向用户提供网络体验的另一种方案。
本项目在已有单模小基站基础上,通过对负载控制、语音业务处理、节能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研制出同时支持GSM\TD-SCDMA\TD-LTE的宽带化、扁平化、智能化、小型化、融合化的新一代多模融合Small Cell小基站系统。项目通过对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宽带化、扁平化、智能化、小型化、融合化的多模Small Cell产品。产品支持GSM、TD-SCDMA以及TD-LTE制式,可有效支撑4G时代多网络共存的状态,并解决各大运营商及用户对网络提出的深度覆盖问题,以及通信网络建设施工和通信设备本身存在的高频段损耗大、覆盖能力较差、新增站址困难、网络融合难、绿色环保节能降耗难等问题。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面向复杂电磁环境的北斗导航创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1)突破核心战技指标,其中抗干扰指标优于100dB;高精度定向指标优于静态0.1°/m、动态0.15°/m;掌握适应机载/弹载应用的高动态捕获跟踪技术。 (2)提升综合服务性能,在不同载体平台的积木化架构、抗烧毁、低温工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在船载平台采用卫星无线电组合导航技术,提高定位健壮性;在车载机载平台采用卫惯组合技术,提高定位连续性和可用性;在车载平台充分利用RDSS体制实现通信指挥应用。(3)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多年坚持自主创新,全面掌握了天线、低噪放、射频、抗干扰基带、接收机基带、接收机软件等软硬件算法技术,自主研制各种模块、板卡,硬件国产化率超过95%。(4)研制国产化北斗核心芯片。掌握射频和数字SOC芯片设计技术,研制和推广使用面向复杂电磁环境的北斗抗干扰射频和基带芯片、接收机射频和基带芯片,为核心芯片国产化做出了贡献。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肉制品加工与质量控制 | ![]() |
|
技术简介: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退役锂电池全组分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应用 | ![]() |
|
技术简介: 物理机械拆解到制粉段,粉料溶解冶炼和纯化合成段,机体制备到材料烧结段。每个技术段的原理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学科不同,重要包括机械、物理、化学、材料、冶金、能源和环保等。本项目研究开发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性价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元前驱体产品及正极材料的各种性能技术指标稳定均一。本项目性能指标包括:前驱体技术指标:1. 镍含量(%):51.2~52.2;2. 钴含量(%):7.0~7.9;3. 锰含量(%):3.0~4.0;4. 硫酸根含量:≤0.22 %;5. 磁性异物:≤50 ppb;6. 振实密度(g/m3):≥2.1;7. 比表面积(m2/g):5.0~6.8;8. D50(μm):1.0~10.8正极材料技术指标:1. 首次放电比容量:≥204 mA·h/g;2. 首次充放电效率:≥94 %;3. 1/3C循环寿命≥2500次,25℃;4. 残锂:≤1500 ppm;5. 比表面积:0.30~0.70 m2/g;6. D50:9.00~10.50 μm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的创造性体现在以下几点:(1)首次提出复杂源退役锂电池的安全回收和快速评测方法、开发出异构兼容的自动化成套解离设备(2)建立电极粉与边缘金属的比例关系控制模型,创新研制出精深分选耦合装备与环境协同集成控制系统(3)研制出稳定态机体生长工艺和定向调控材“料孔型与微晶结构气氛”的控制策略,突破超长烧制装备技术瓶颈,实现多孔材料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纳米纤维素绿色高效制备和应用技术开发 | ![]() |
|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 目前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存在催化剂不可回收,污染严重,能 耗较高,或产品得率低等问题。本项目开发了一种采用低沸点有机酸 水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有机酸可以被很容易的回 收并循环利用,产品得率高,性能稳定。 性能指标: 产品得率可达 70-90%(因原料而异),高于常规无机酸法的得 率(30-60%),产品粒径分布均匀(宽度为 3-10 nm) 市场分析: 纳米纤维素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可生物降解和可持续性 的特点,在制浆造纸和水净化、颜料和涂料、食品和化妆品、医疗和 医药、光学和电子器件的开发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 项目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成本与食品级羧甲基纤维素钠相当,约 1.8 万/ 吨。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