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半集中式污水及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 ![]() |
|
技术简介: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移动通信网业务平台(网关)云化关键技术研究 | ![]() |
|
技术简介: 1、在移动通信业务平台(网关)系统架构上,通过扁平化多业务的虚拟技术,实现物理资源的共享;通过业务感知的柔性资源调度,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实现基于云化的业务快速自动化部署及弹性伸缩功能; 2、在面向电信业务的云服务方面:提出一种独立第三方的云存储安全框架,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云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保护及有效的访问控制; 3、针对集中化场景下的自组织和负载均衡需求,提出了基于自组织框架的启发式负载均衡和分配机制,实现基于DHT 算法的分布式系统和基于消息的负载均衡和过负荷控制原型, 解决多业务集中部署所需开放和兼容的负载均衡和过负荷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快速柯西 RS 编码的数据容灾方法,编码速度可以满足目前数据容灾的要求,解决目前由于纠删码产生速度慢而难以应用于云化平台容灾的问题。 4、在核心网云化核心技术研究中,采用基于平台多业务实现调度策略库,解决资源缺乏自动调度和资源无法实现动态配置问题,基于高效用的拓扑感知的节点资源度量方法,解决网元功能层与基础资源网络映射问题,支撑多个网元的资源共享和弹性扩展。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自主装超薄二维ZnO纳米片阵列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提出通过简单、温和的水浴法制备具有单层或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超薄ZnO纳米片,并将这种纳米片成功自组装到透明导电玻璃上及各种柔性基底上,获得超薄二维ZnO纳米片阵列。将这种兼具阵列的导向性、大比表面积和可能新颖的光电性质的超薄ZnO纳米片阵列作为光阳极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中,探索其对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水基废弃钻井泥浆液固分离脱水剂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废弃钻井泥浆是石油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很多国家将钻井废泥浆列为危险废弃物。它除了含原油外,还含有大量的钻井泥浆有机、无机添加剂、重金属,具有组成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环境危害大、稳定性高的特性。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首先是固液分离减量。但由于其稳定性高造成了脱水难度大。该技术针对水基废弃钻井泥浆的组成特性,开发了系列液固分离脱水剂。能释放出泥浆中的束缚水,实现液固快速分离,用量在0.5—5%。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光伏发电混合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 |
|
技术简介: (1)直流母线式光伏系统架构设计:系统由光伏发电单元、蓄电池储能单元、超级电容单元、本地负载以及双向DC/DC变换电路组成。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的扰动观的MPPT算法。
(2)基于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引入磁集成技术,使变换器的体积减小、重量变轻、损耗降低等,使电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得到提高。同时研究变换器的控制算法。
(3)混合储能分系统建模:研究分析光伏发电单元、铅酸电池单元、超级电容、变换器单元工作特性,建立各分系统模型。超级电容、铅酸电池等效电路模型采用分数阶模型,可实现剩余电量SOC的精确估算,变换器模型需要分析控制稳定性及电磁兼容特性。
(4)建立切换系统理论的能量管理策略:基于分系统模型,通过划分系统工作状态及状态装换条件,建立系统模式切换模型,结合切换系统理论,分析系统稳定性,提出能量控制和管理策略。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木香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和构效关系的研究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对木香和土木香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木香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该化合物为具有愈创木烷骨架的倍半萜酸,命名为lappaticacid。首次对土木香倍半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土木香醇提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共分离鉴定了20个化合物,其中1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丰富了土木香的植物化学研究成果,为相关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结合化学修饰共获得30余种化合物,利用理化谱学方法鉴定了化学结构。测定了18种木香倍半萜化合物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前炎症因子NO、TNF-α的抑制作用。以MTT法筛选了18种木香倍半萜对6种人源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的ELISA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利用最优检测条件研究了木香挥发油、土木香挥发油、脱氢木香内酯、木香烯内酯对人肺癌A549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阐明了木香挥发油及木香倍半萜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获得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先导化合物,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释放NO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期:木香倍半萜成分的结构特点明确,可能作为合成其他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的原料广泛应用,将包含这类活性结构的化学成分开发为先导化合物是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的原始创新工作。现有文献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对于木香倍半萜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大多集中在其主要成分木香烯内酯(CT)和脱氢木香内酯(DL)这两种主要化学成分上,对于原植物中含量较低的其他化学成分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得较少。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木香挥发油对THP-1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TNF-α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0.52μg/mL,与藁本内酯相当。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木香挥发油单体(CT和DL)不仅最终能提高LPS攻击小鼠的生存率,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显示出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另外,木香挥发油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对抗LPS引起的家兔血压降低,不仅推迟血压下降之最低点的时间,而且血压降低的幅度也减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LPS引起的肾脏和肺的病理损伤。本课题通过对木香倍半萜抗炎活性、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的系统研究,阐明了木香倍半萜的抗炎活性及抗肿瘤活性结构单元,为将包含这类活性结构的化学成分开发为抗炎、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提供了先期研究基础。已获得一个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先导化合物,其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释放NO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有望在此基础上形成源于天然产物的、高效低毒的抗炎或抗肿瘤药物。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互联网+智慧全科医学助力医联体分级诊疗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操作者可通过平台直接在线、实时为患者预约到指定医生的门诊日期、号段,操作过程简单、快捷(1分钟即可完成),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就诊时无需过多等待,节省了患者时间,改善了就诊体验。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分散型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模式及设备 | ![]() |
|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
针对养殖、农业和垃圾分类过程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问题,研究采用“小集中”的处理方式,将一个养殖企业或者周边几个养殖企业产生的养殖废弃物、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秸秆)、蘑菇棒有机废弃物等进行集中发酵处理,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在周边进行应用,一方面相对集中的处理了有机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产生的有机肥可以在周边进行销售,避免了长距离的运输成本,经济效益相比传统集中处理模式明显,可极大的提高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积极性,实现变废为宝。另外,为了提高有机肥的附加值,在有机肥产品中加入功能性的微生物菌剂(促进生长、生物防治),提高有机肥的品质,从而提高有机肥的价值。
为了实现以上所述功能,中国科学院生物过程与能源研究所开展了分散型成套有机废弃物处理成套技术及设备,可彻底将养殖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去除,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成套设备包括脱水、混合、发酵、粉碎、筛分和造粒,其中立式梯级发酵设备是整个过程的核心设备。除了成套设备,还有配套的菌剂、吸水性材料、多孔材料及肥料生产技术。
性能指标:
养殖过程产生的粪便等混合物经过脱水,将含水率控制在65-75%之间,混入开发的多孔性材料及腐熟菌剂,进入封闭式的反应器就行发酵,发酵后含水率降低到35-45%。发酵过程的温度为60-70℃ ,发酵腐熟时间在8-10天,处理每吨含水率65%的原料成本约20-30元。
项目进展
目前整套设备已经在现场稳定运行1年的时间,日处理3-5吨含水率75%的养殖废弃物。运行能耗在20-25元/吨(含水率75%),产生的有机肥在周边的销售价格是1200-1500元/吨。有机肥经过化验后完全符合国家的标准,其中氮磷钾的指标高于国家标准。肥料已经用于周边果树、生姜、大葱、红薯等农作物的种植,受到普遍的好评。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由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大连海洋大学、鞍钢集团开发的全尾矿细骨料 C40 人工鱼礁混凝土,采用 1%水泥熟料,胶凝材料 99%由超细矿渣粉、钢渣粉和脱硫石膏代替,骨料 100%采用磁铁石英岩型铁矿的尾矿和废石。这类人工鱼礁混凝土中的固废总比例达到了 99.8%,并且其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低于我国大多数近海海域海底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所制备的人工鱼礁的优良性能在国家海洋局重大公益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805030)”的工程应用中得到充分验证。传统的混凝土人工鱼礁中水泥熟料含量一般在 10%以上,而本成果所制备的混凝土人工鱼礁中水泥熟料含量仅有 0.2%,水泥熟料下降的比例达到了 98%以上,因此在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和减排 CO2 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目前已投入大连獐子岛海域 3000m3,完成国家海洋局重大工益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研究与示范”,并通过验收。市场分析: 本技术将为钢厂冶金渣开辟一条有效再利用途径,既可免缴相应环保税,还可节约天然矿产资源,减少三废排放等。项目推广实施后还可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带动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就业岗位,解决部分劳动人员的就业问题,减轻社会压力。本技术相比传统的水泥生产技术,省去了石灰石、石英砂岩等原料和水泥熟料煅烧工序,每吨材料可减少石灰石和粘土质原料 1 吨以上,节省煅烧用煤 120kg左右,还可减少 CO2排放等 0.8 吨以上。京津冀地区每年消耗 9000 万吨左右水泥熟料,以取代 1%测算,则每年减少石灰石和粘土质原料 90 万吨,节省标煤 10.8万吨,减少 CO2 排放等 72 万吨。粗略测算,本技术相比传统水泥的生产,每吨至少降低成本 100 元以上;年产 90 万吨,即可节省成本近亿元。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低碳减排、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推动钢铁冶金和建筑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防潮绝缘披覆硅树脂及制备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防潮绝缘披覆硅树脂主要应用于敷形涂料。敷形涂料(Conformal Coating)是电路 板上器件引线和其他导体上的一层薄的绝缘和保护层,给予 PCB(印刷电路板)良好的 保护,防止湿气、灰尘、化学污染物、刮擦、振动、热应力和其他在最终使用环境中 遭受的损害,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防止由于环境湿度引起的电 化学迁移、漏电电流和高频电路中的信号失真等问题。 利用本成果制备的涂料为缩合型单组份,固含量 70~80%,表干时间<20min,固化 后的涂膜既有橡胶的柔韧性,又有平滑透明的塑性疏水表面,可提供良好的抗磨损保 护,比橡胶型涂料具有更好的抗尘性和永久透明性,物理性能和电性能优异,还具有 耐温度冲击、高频性能好等优点,可以满足整机高、低频段及混合电路的保护涂覆, 保证其在化学、震动、盐雾、高尘、潮湿、高温等环境下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 如户外电子设备、飞行线路控制系统等电子工业、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可以满足喷涂、刷涂、浸涂等多种施工要求。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