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鱼粉是水产饲料中的主要蛋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我国鱼粉主要依赖于进口,消费量呈持续增长,但鱼粉产量有限,价格高居不下,进一步加剧了鱼粉的供需矛盾,增加了饲料成本。降低鱼粉用量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植物蛋白源因为其来源广泛、氨基酸相对平衡和价格优势等成为替代鱼粉的理想选择之一。但植物蛋白源存在抗营养因子,酶制剂被认为是目前唯一能够同时有效解决养殖领域中饲料安全、饲料原料缺乏和养殖污染等三大问题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本研究针对华南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通过体外、体内试验,结合动物营养学、生理学和组织学等方法,研制开发出适宜水产专用的复合酶制剂,中试生产并进行推广应用。复合酶制剂的推广应用,可减少鱼粉和无机磷矿物原料等的用量,缓解紧缺的资源矛盾;同时,可提高植物蛋白原料的消化利用,降低排泄物造成的污染,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药物使用,获得安全优质的水产品。该研究对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鱼虾消化道酶活不同,主要消化部位也不同。凡纳滨对虾实用饲料(鱼粉用量20-25%)中添加植酸酶或蛋白酶或蛋白酶与非淀粉多糖酶合用成活率提高9.52-15.65%、饲料系数降低5.49-22.53%、氮排放率最高可降低11.63%。花鲈饲料中添加植酸酶1000u/kg能提高增重率27.3%、饲料系数降低16.28%,减少水体磷含量9.31%;最佳组的复合酶可使花鲈增重率提高14.46%、饲料系数降低13.51%,粪便氮磷排放减少10.33%和50.88%。黄颡鱼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或植酸酶或复合酶粪便磷含量降低了7.46%、27.81%和7.36%。鱼粉用量可以从25-30%降至20%-25%,鱼粉用量减少5%,饲料成本降低30-50元/吨。蛋白酶、NSP酶和复合酶在对虾、花鲈和黄颡鱼中的应用效果不同。针对这对虾、花鲈、黄颡鱼和罗非鱼分别有适宜推荐的酶制剂种类及剂量,使用后可减少氮、磷排放进而减少对养殖水体的污染,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