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详情
放疗时体部辐射防护装置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应用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我有意向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简介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疗效的提高,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后,肿瘤患者,特别是幼儿、孕妇和年轻患者或其他治疗后能长期生存患者,在进行放疗过程中肿瘤靶区外的正常组织会受到一定的杂散辐射,在治疗后的长期生存过程中,杂散辐射可能致癌的问题日益突出,而目前缺乏有效的杂散辐射防护措施、方法或技术,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杂散辐射的成分主要由<500kV低能X线组成的特点,本研究组通过深入研究,获得了体部防护发明专利授权:一种降低全身辐射剂量的防护装置(中国发明专利,ZL 2015 1 0282876.4)。通过仿真人体模型实验测试、临床病例实际应用测试实验表明,应用该专利技术,采用1-2mm厚度铅皮,加上5-10mm厚度非金属材料组成的体部防护装置,可大幅减少患者正常组织所受杂散辐射:对6-15MeV电子线放疗而言,减少幅度在50%-95%范围,对6MV、10MV、15MV高能X射线放疗而言,减少幅度在55%-79%范围。 进一步研究发现,采用一定厚度的非金属、等效组织材料,也可吸收大部分射野外低能X线辐射,同时,还可避免野外的高能射线(如10MV及以上的X射线)与金属元素(如铅等)通过光核反应产生中子的问题。困此,本研究组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发明专利申请:基于3D打印的放疗射野外杂散辐射防护装置及制作方法(申请号:201810690956.7 申请日期:2018-6-28),研究中分别测试了1cm厚度Bolus及三种不同浓度(20%、30%、40%)硫酸钡硅胶对野外辐射的屏蔽效果,效果良好,本研究组证实,采用基于3D打印的非金属辐射防护装置,能够实现个体化的精确防护。从全省来看,每年接受放疗的头颈部病人数以十万计,而全国则数以百万计;本项目专利技术在全省、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后,对减少放疗患者的群体辐射剂量、降低野外辐射二次致癌效应的发生率,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其应用前景广阔。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