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详情
基于群体感应抑制剂的新型糖尿病足抗感染药物研究与开发
应用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我有意向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据统计,15% ~ 20%的糖尿病患者在其病程中会发生足部溃疡或坏疽;美国每年的非创伤性截肢患者中约 50% 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 人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的 25 倍(5/万-180/万)。糖尿病住院患者中,47% 因糖尿病足引起,并且15% 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发生至少1次足溃疡,而70% 的截肢手术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即每30秒就有人因为糖尿病而失去一条腿!对我国11个省市、14家三级甲等医院 2010 年全年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足患者 634 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足患者每年平均住院 26 天,住院总费用为 34906元。因此,糖尿病足防治的问题必须摆在现代社会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位置。 目前,糖尿病足一经确诊,在全身治疗基础上,进行积极地抗感染治疗,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伤残率,降低医疗费用。其中被广泛使用的抗感染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和消毒剂来治疗和清洁足溃疡;但是,由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复杂的微环境,一方面可能造成敏感菌对其的耐药性,导致感染难以控制,加速病情恶化[5-7];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打破创面微环境,既不利于组织再生修复,也可造成霉菌甚或更难对付的条件致病菌的生长。然而,目前有关糖尿病足的传统局部治疗措施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研发新型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导致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感染的药物,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难题。(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细菌生物膜实际上就是一些细菌附着并包埋于创面,与细胞外基质等形成的一种膜性结构,是细菌群体感应的产物。群体感应 (Quorum sensing, QS) 就是指细菌能通过自身蛋白催化合成一些信号分子并分泌到胞外,当菌群增大、胞外信号分子达到阈浓度时,回流进入胞内的信号分子也达到一定浓度,并与 R 类受体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 DNA 启动子结合,继而启动相应的基因转录与表达,引发一系列生理效应,如形成生物膜、生物发光、产生毒性因子等[23]。对细菌生物膜而言,群体感应不仅控制了其形成及毒性因子的表达,还影响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直接损害上皮细胞延缓其再生。于是,群体感应抑制剂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 QSI) 成为了清除生物膜的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因此,开发新型群体感应抑制剂在不干扰细菌的生长情况下抑制细胞间信号交流,从而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成为了一种可能。(3)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总结构效关系。合成了94个化合物,并对化合物的活性和毒性进行了测定。确定呋喃酮C29为新药侯选化合物,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