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详情
珠三角重污染天气的预报预警及其区域联防联控应用研究
应用领域:资源与环境
我有意向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领域
资源与环境
简介
(1) 建立了近35年来广东省区域灰霾天气过程与近年来的重污染天气案例库,广东省的灰霾过程主要出现在珠三角、粤北及粤东个别地区,并以珠江口以西的珠三角西侧最为严重。“区域灰霾过程”以日平均能见度在5~10公里之间的过程为主,没有出现过日平均能见度低于2公里的重度灰霾过程;珠三角地区灰霾增势最为显著的时段是2000~2008年。广东省四大区域污染过程具有显著协同性;PM2.5易污染天气型超5成为冷高变性出海形势;O3易污染天气型中副高、台风外围及两者叠加型占比超6成;珠三角区域中度至重度O3污染过程次数同比明显增加,极端过程出现概率加大,尤其在秋季副高异常强盛,同时叠加台风外围下沉气流时的天气形势影响下。 (2)通过应用Lanczos滤波器提取区域灰霾强度指数的10-20天周期分量,从中共挑选出28个强ISO个例,应用位相合成分析方法,提取不同等压面上风、散度、气温以及地面10m风、地表感热通量等物理量的10–20天周期分量,分析其随位相(西北-东南向波列的传播)演变特征,形成延伸期预报概念模型。20-30天周期分量也是灰霾延伸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也存在着西北-东南向波列的传播,但与10-20天周期分量的有所区别,且低纬地区的季节内振荡信号也起着调节作用。 (3)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同化珠三角稠密自动站网与风廓线雷达网等资料的精细化高分辨率中小尺度气象模式GRAPEs驱动CMAQ模式,研发建立了新一代华南区域大气成分数值预报GRACEs模式系统。该系统在区域污染源(工业源、道路交通源、农业源与自然源)的输入与能见度与空气质量产品释用、光解过程计算、气溶胶廓线与气溶胶吸湿增长等方面有显著进展,每天运行2次,分别为08h与20h起报,预报时长为72-120小时(3-5天的预报预警时效),保证了业务应用时效。 (4)通过数值模式、污染输送通道与天气形势分析等技术手段诊断污染天气形势、气流停滞区及污染风险源、主控因子、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影响范围与持续时间等,分情景(静稳天气与冷空气过境;珠三角主要城市如东莞、佛山、广州等污染源减排情景,以及未来不同物种污染源减排情景)提出珠三角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的重污染区域联防联控预案。 目前总体成果处于中期研发阶段,将为区域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推广前景广阔。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