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任务名称:依达拉奉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MMP-9及POCD的影; 闭环靶控输注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任务来源: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围手术期老年医学的一项重要课题,相比年轻患者,手术及麻醉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有研究表明,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中POCD发生率近30%,主要表现为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和反应时间的损害。POCD可能持续数月,大大延长了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问,增加医疗费用,降低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持续的POCD常常增加老年患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认知功能损害已成为老年患者术后康复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POCD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且无改善POCD的特效药物,因此,如何早发现、早诊断POCD并加以预防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1、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对神经胶质细胞损伤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重要作用,本成果术前给予一种即能抗氧自由基又能下调炎症介质的药物(依达拉奉),来观察其对POCD发生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2、针对麻醉深度对可能对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识功能的影响,本成果采用闭环靶控输注镇静技术,使麻醉深度不同的数值,观察不同麻醉深度对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患者血清脂联素及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3、针对开胸老年患者POCD防治,本成果采用一种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又能用于术后镇静.且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方法,即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开胸患者,来观察其对POCD发生率及术后血清ADP水平的影响。为POCD的防治临床经验与理论依据。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本研究通过观察药物干预、麻醉管理及麻醉方式对全麻老年患者POCD影响的系列研究,发现:1、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与上调血清脂联素浓度,降低血清MMP-9浓度有关;2、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能改善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可能与脂联素浓度有关;3、 围术期血清MMP-9浓度升高及脂联素浓度下降参与了老年肺叶切除术患者POD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4、依达拉奉能改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害,与上调脂联素水平及降低MMP-9及S-100β蛋白浓度有关;5、老年全麻患者POCD发生与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L- 17、IL-22水平升高有关系。
④创见与创新;本研究的系列成果为临床上防治POCD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及临床经验,为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及麻醉方式选择提供参考;脂联素可能参与并调控着POCD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是一个新的POCD调节因子,有可能成为POCD治疗的新靶点,为POCD的防治开辟新途径;对认识POCD的发病机制、寻找POCD生物学指标、早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提供了初步的研究证据,为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POCD提供可能。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本系列成果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在本院已将成果之一术前予依达拉奉联合术中麻醉深度监测作为常规应用于老年全麻中,能明显降低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理论依据。另外,本院已将成果之一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作为常规应用于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能明显降低老年患者POCD及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该系列成果的应用得到相关科室的好评,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此外,该成果发现围术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全麻老年患者POCD及POD呈负相关,将为临床早诊断及防治POCD提新的靶点。该成果还发现老年全麻患者POCD发生与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L- 17、IL-22水平升高有关,该成果提示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L- 17、IL-22水平可能成为预测或早期诊断POCD的指标。为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POCD提供可能。本系列研究不足之处:1、该研究没有发起多中心研究2、术后随访的时间短。
⑥历年获奖情况;1)目前已经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共1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3篇及SCI论文2篇),待发表1篇(SCI期刊,已接收),成果论文之一获东莞市科技论文“三等奖”1篇。相关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