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船载海洋生态环境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简介: 内容简介:此监测系统将常规六参数传感器(pH、电导率、温度、浊度、叶绿素、溶解氧)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对常规水质参数的监测。此外,还可根据具体监测需求加入其它参数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可实现二氧化碳(碳酸根)、氨氮、钙离子、重金属、有机农药、致病菌等参数的测定。在离子选择性电极种类方面包含了全固态固体接触式离子选择性电极和液相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在系统控制方面,利用自主设计的电路控制系统对进样单元、样品前处理单元以及传感器检测单元进行有机调控,以实现海水多参数的现场、在线、连续监测。 技术指标:1.pH:0-14,精度0.01。2.温度:-10-130摄氏度。3.电导:1-500000uS/cm。4.溶氧:0.05-300%,分辨率0.1ppb。5.叶绿素:0-200μg/L。6.浊度:0-100 NTU。7.二氧化碳:200-2000µatm。8.钙离子:10-6-10-1mol/L。 转化所需投资(万元):300 万元 项目转化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目前市场上走航式多参数监测多为国外进口产品,价格昂贵(80-150万元),且监测参数种类有限。本项目结合了海洋环境电化学检测/监测传感前沿技术,可根据具体监测需求,将不同传感器搭载在此工作系统上从而构建出多功能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既可测定二氧化碳、pH、营养盐等化学常规要素;也可实现对海洋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致病菌和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的有效实时监测。每台设备的市场价约为50万元,仅为进口产品的1/2左右。该项目有望扭转我国海洋环境在线监测设备需要大量进口的现状,对海洋环境灾害的防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现役钢缆索拉力检测技术与仪器
技术简介: 采用外装式传感器检测钢缆索的拉力。创新点:无需事先安装套筒式传感器,无需现场绕制传感器,通过外装方式即可检测索力,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精度高。适合各种钢缆索的安全检测。市场需求大,可考虑多种合作方式。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食品加工团队
技术简介: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
莱阳梨MA储运保鲜技术研究与开发
技术简介: 本技术研究的MAP(N-MAP)+冷藏保鲜技术,能使莱阳梨的储藏期达到240天,好果率达到95%-99%。应用MAP(N-MAP)+长途运输技术,能使莱阳梨常温保质期达到20—30天,比不用MAP延长15—20天,基本保持了莱阳梨采收时的色泽、风味,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该技术将MA技术与CA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MA储藏与CA储藏的有效对接,即解决了CA储藏的莱阳梨在出库后需要继续气调的问题,又解决了莱阳梨在解除CA储藏后果实表面结露的问题,使莱阳梨的采后处理形成由采收—预冷—CA储藏—MA包装—MA运输—MA批发—MA销售—MA家庭冷藏—最终消费等环节所组成的储藏、运输、销售物流链。2008年5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巡检机器人
技术简介: 该巡检机器人可以实现实时运动控制及高速数字量采集、实时运算和机器人 任务自主规划、数据库管理。机器人具有自主充电、自动唤醒、自主导航定位等 功能,具有室外检测、远程移动视频监控和室内遥控自主操作探测作业,通过搭 载不同的设备可用于工业物流、生产线加装搬运、消防作业、石油存储外部监测、 电力巡视检测、野外探测、军事等多种领域。 主要技术参数: 行进速度:0-1.50m/s;通讯:5.8G 无缝漫游(有效距离大于 100m);爬坡 能力:大于 15°;工作时间:满电大于 10h;行走精度:±20mm;停靠:可设置 多个站点自动停靠放行;停车精度:±10mm;引导方式:磁带引导;充电方式: 自主充电。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医用级正压防护头罩
技术简介: 产品由一次性防护头罩,呼吸导管,正压送风器组成。供临床医务人员阻隔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气溶胶、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和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产品特点:舒适,安全,实用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长牡蛎“海大1号”、“海大2号”和“海大3号”新品种繁育及养殖技术
技术简介: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
工业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制作陶粒装备与技术
技术简介: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影像云应用
技术简介: 基于区块链的区域医疗云影像平台充分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影像检查云预约、云胶片和云咨询等影像服务,为患者个人构建完整的影像云端闭环服务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影像云盘应用。为患者提供一体化服务,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检查预约、结果获取、供影像线上问诊服务等,减少患者多次往返医院次数、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专家级诊断,更好地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商品有机肥工艺技术
技术简介: 任务来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应用领域: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可替代部分化肥,形成“粪和秸秆— 有机肥—田间施用”闭合的种养循环模式,有效解决养殖场粪便污染问题,实现“生 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为我国农业“双减”计划和山东省“四 减四增”规划提供物化产品支撑。 创新性:(1)将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引入堆肥微生物学过程研究,深度分析微 生物区系特征,可以探明起爆菌接种提升堆肥效率的微生物学机制;(2)将广义二维 相关光谱法和多重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察法引入堆肥研究,准确表征 堆肥过程中原料物理结构变化,直观分析原料转化规律;(3)优化木霉菌对各种胁迫 条件的适应机制,进一步开发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潜力。 性能指标: 技术指标:优化有机肥生产工艺,形成企业技术标准 2-3 项;解决功能微生物(木 霉)的高密度发酵工艺难题;通过新型多功能微生物肥料的开发,实现功能微生物有 机肥部分替代化学肥料。 经济指标: 企业在相关技术指导下生产多功能生物有机肥,产品销售预期达到 2 万吨,销售 额达到 1200 万元(以企业销售台账为准);解决企业养殖过程中粪污处理难题,维持 企业运营,企业运营产值达到 1 亿元(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准)。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