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热反应型水性聚氨酯羊毛防缩剂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热反应型水性聚氨酯羊毛防缩剂具有极佳的防缩效果,整理后的羊毛织物弹性增加,抗皱性提高,并能改善起毛起球现象。如与一般柔软剂并用,织物手感比未整理前还好。我校研制的热反应型水性聚氨酯羊毛防缩剂, 合成工艺路线合理可行,原料立足于国内,防缩效果达到国际羊毛局规定的机可洗标准,其它性能符合FZ73003一91标准中一等品要求。
主要技术特点:1.羊毛防缩剂:①外观:无色透明液体;②气味:轻微果香味;③PH值:6.0;④固含量:20%;⑤粘度:23.5 CP;⑥贮存期:大于12个月。2.粗纺纯羊毛织物整理后性能A面积毡比收缩:<0.3%;B松驰收缩(长度):<0.5%;C松驰收缩(宽度):<0.5%;D起球:2—5级;E耐摩擦:3—4级;F耐水浸:4—5级;G耐洗:4—5级;H耐汗渍:4—5级。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白细胞贴片—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伤口的创新性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每一个白细胞贴片有30亿个血小板,能大量释放出有利于恢复伤口的生长因子。每一个白细胞贴片有5亿个白细胞能协调伤⼝愈合过程和抗菌作用,600万单核细胞可以变成吞噬细胞和胶原蛋白,生成纤维细胞。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温高压下用叠氮化钡作原材料合成 I-型硅基笼合物的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概况: 高温高压下用叠氮化钡作原材料合成I-型硅基笼合物的方法(专利) 技术特点: 本发明属于热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I-型笼合物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纯度 为99.9%叠氮化钡(Ba(N3)2)作为原料比容易氧化的纯Ba更具优势,实验设备大大简 化,可保持工艺过程在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进行,在高压下合成有利于合成的进行,大 大缩短了合成时间。 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期: Si基笼合物由于其强势的价格优势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而且低掺杂的Si 基笼合物,尤其是Ba8Si46在常压下极难合成,本发明为这类笼合物的研究提供更便捷 的途径。合成的Si基笼合物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直接将热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新型功 能材料,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如高可靠性、静音、使用时间长、不需移动部件和零污染等,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被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废热回收发电、环境友 好型冰箱、太阳能发电等。市场前景广阔。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200吨/年农药微胶囊水分散粒剂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农药微胶囊剂是具有控制缓释的农药新剂型。农药微胶囊剂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其最受人们重视的是:(1)能防止农药有效成分的分解和挥发,且可控制释放,增强药效;(2)掩蔽对象物对药剂的忌避作用,提高杀灭害虫的几率;(3)延长药剂的残效期,可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4)能使高毒农药低毒化,提高安全系数;(5)能减轻或消除药剂对作物可能产生的药害;(6)使气态或液态药剂固体化,便于运输和使用;(7)能防止药剂漂移,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我们研究出了拟除虫菊酯微胶囊、天然除虫菊酯微胶囊、吡虫啉微胶囊、精禾草克微胶囊等农药微胶囊剂系列产品,并在农业和林业上进行了推广应用。特别是在防治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杨树光肩星天牛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主要技术特点:(1)农药微胶囊的粒径在10-200微米之间;(2)能控制释放农药,有效期长达30天以上。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二硫化钼/缓冲层/硅n-i-p太阳能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本成果研发了一种二硫化钼/缓冲层/硅n-i-p太阳能电池器件,其为层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Pd金属前电极、MoS2薄膜层、缓冲层、p型单晶Si基片和金属In背电极,其中,缓冲层为具有宽禁带的介质材料,禁带宽度Eg>3.0eV,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能够提高异质结界面内建电场;二是,阻挡载流子的界面复合特征。本发明通过界面缓冲层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器件的光伏性能,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和光转换效率分别提高了69%以上、47%以上和85%以上。本发明具有器件结构简单,工艺简单、成品率高、制造成本低、生产过程无污染等特点,适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微生物发酵生产小核菌多糖工业化生产技术 | ![]() |
|
技术简介: 小核菌多糖(Scleroglucan)又称小核菌胶、硬葡聚糖,是由小核菌属中的部分 丝状真菌合成分泌的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小核菌多糖是一种与黄原胶性质类似的微 生物多糖,但其水溶液稳定性优于黄原胶,表现出耐高温、耐高盐、耐酸碱,使用 pH 范围广、抗高剪切,持水性好。基于以上优良性能,小核菌多糖在石油开采、化妆品、 食品、医药、陶瓷、涂料等应用领域备受关注。天然的小核菌多糖易溶于水,具有黏 性和假塑性且对温度和 pH 的改变具有强烈的抗性,通过试验证明小核菌多糖是 140 种 高分子中唯一注入油田中在 90℃条件下 500 天保持黏度基本不变的聚合物,因而小核 菌多糖可以作为油田采油的驱油剂、增稠剂或者稳定剂等。 由于缺乏优良的生产菌株和系统的研究,小核菌多糖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受到了 限制。我院生物聚合物研究团队通过多年深入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高产菌株并 设计优化了高产发酵工艺,实现了小核菌多糖的高效发酵生产,其粗发酵产率已达到 2.8%以上,糖转化率达到 60%,发酵效率显著高于现有研究报道,完成了稳定中试生 产,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目前,由于菌株性能和生产技术限制,小核菌多糖的产量不高,其高昂的价格使 其主要应用于某些高附加值领域,如作为免疫激活剂成分、药物释放剂原料,作为保 湿剂用于高端化妆品等。而小核菌多糖最大的潜在市场是石油开采领域,它有助于提 高原油采收率,这在石油资源紧张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目前石油行业大都采用 黄原胶提高采油率,但黄原胶用于油田环境稳定性较差,尤其是耐温性、耐高盐环境 的能力较差,在部分采油环境(如海洋采油、高温油层采油)无法使用,在这些环境 中采用小核菌多糖取代目前油田使用的黄原胶将会进一步增加采油率,但是目前主要 的限制因素是小核菌多糖没有黄原胶经济,如果小核菌多糖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下 降,其优势更加明显。从目前国际石油行业年消耗黄原胶十余万吨的市场情况推断, 如果小核菌多糖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小核菌多糖的市场需求巨大。 规模与投资:需要建设发酵车间、提取车间,配套水、电、汽、压缩空气等设施, 推荐建设年产 500 吨小核菌多糖。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丹皮活性物质的综合制备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本项目以安徽富产的道地药材-牡丹皮为加工对象,集成采用速冻结晶、切向流超速、层析等现代分离技术等,开发出高附加值的丹皮酚、丹皮多糖、丹皮总苷等活性物质,并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利用该活性物质进行了相关药用功效研究,并首次证实了丹皮的多糖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
本项目实现了丹皮多糖、丹皮酚、丹皮总苷等活性物质的综合制备,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主要技术特点:(1)创建丹皮活性物质综合制备新工艺:集成采用速冻结晶、切向流超速等,实现了丹皮酚、丹皮多糖和丹皮总苷综合制取,提高了丹皮原材料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且制备工艺简单,经济环保,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2)创建温水浸提+切向流超滤分离技术的联用,制备高活性的丹皮多糖:温水浸提和切向流超滤技术的联用,解决了生产中多糖制备工艺复杂、生物活性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最大程度保留了丹皮多糖的活性。(3)丹皮酚精制加工技术创新:水蒸气蒸馏结合交替速冻结晶技术,丹皮酚结晶时间缩短,试剂消耗减少20%以上。丹皮酚的得率和品质(纯度达99%)大大提高。(4)集成温水浸提+切向流超滤+大孔树脂吸附技术,高效精制丹皮总苷:基于丹皮多糖和丹皮总苷的分子量大小差异,采用切向流超滤实现两者的有效分离;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进一步纯化丹皮总苷,操作简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与其他分离技术相比,本项目的制备工艺有以下显著的特点:①实现了提取与分离过程的集成化;②实现了原材料的综合利用与优质产品的高效制备;③解决了丹皮多糖活性难以控制与提取率的技术难题;④丹皮酚结晶效率和产品纯度大幅度提高;⑤分离效率高、设备适应性较强;⑥工艺环保、生态效益好。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本项目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文献报道水平。开发的丹皮多糖的降糖功效及规模化生产应用为开发降糖药品和糖尿病保健品奠定了基础。丹皮酚和丹皮苷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等作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水乳型聚氨酯织物涂层剂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本产品系阳、非离子嵌段共聚的聚氨酯水分散树脂,乳液稳定,成膜性好,其膜具有优异的弹性、断裂伸长和干磨强度。
主要技术特点:1.外观:乳白或微黄乳液;2.不挥发物含量(%):35±3%;3.PH:6-8;4.耐水压(mmH2O):≥400;5.透湿性(g/m2•24h):≥1500;6.储存期:≥6个月。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广泛适用于尼丝纺、电力纺、涤纶塔夫绸、牛津布、涤棉、纯棉、真丝等混纺织的涂层,也可用于皮革、纸张涂饰工艺。经涂层整理后的织物具有防水、透湿的功能,表面柔软、丰满、富有弹性。适用于滑雪衫、风雨衣、茄克衫等服装面料及帐篷、防油布等工业用布的涂层,是理想的防油布的涂层,是理想的防雨、防风、防寒的面料。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深海原位观测探测技术 | ![]() |
|
技术简介: 该项目包括深海着陆器技术及深海潜标观测技术等,对水体、近海底或海底边界层等进行长期原位观测,并可定时回传采集数据,监控设备状态;可获取CTD、甲烷、多环芳烃、二氧化碳、声学、地震等多要素原位采集监测。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RPA+AI应用于电子病历内涵质控系统 | ![]() |
|
技术简介: RPA+AI应用于电子病历内涵质控系统为质控流程助力。RPA机器人能够每日凌晨处理大批量的数据,以及自动全文搜索电子病历关键数据信息,节省人工核查消耗的时间,解放人力,保证数据的准确性。AI通过预先对大量病历、教材、指南学习之后,能够全面分析每份病案质量,检查病案前后因果逻辑关系,找出病案缺陷。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