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石材大板智能桥切机研发与应用
技术简介: 一、获授权专利4项1、专利名称:智能桥切机 专利类型:发明 专利 专利号: ZL201710350435.22、专利名称:石材贴标签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专利 专利号:Zl201720551468.93、专利名称:桥切机移板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专利 专利号:ZL201720551470.64、专利名称:智能桥切机 专利类型: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号:ZL201730623342.3 二、新产品开发1项项目产品智能桥切机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 三、工艺技术突破3项1、石材智能切割,突破传统加工工艺,保证了数字大板规划方案在加工设备上精准实现。2、石材标签自动粘贴,改变传统人工贴标签,PC控制系统高度自动化完成上大板、贴标签、确定切割路径,根据分箱计划收集切割好的工程板,在切割好的工程板侧面或背面做标签。3、桥切板材自动移板,改变传统人工移板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500kv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一次设备配变线路识别仪
技术简介: 配变线路识别仪利用先进的电力线载波技术,并与配电线路识别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后台管理软件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载波线路识别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准确识别电表用户端的配变线路信息,而且可与后台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通过后台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存储和查询,并可输出统计报表。该项目于2004年3月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并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冰鲜家禽生产与物流配送关键技术成果转化
技术简介: 1、研究内容 (1)家禽集中屠宰与分割关键技术与设备。 (2)冰鲜家禽与分割禽肉冷链配送销售过程中微生物、风味、质构、营养成分等参数的变化规律。(3)、冰鲜家禽与分割禽肉冷链配送与销售质量控制关键技术。(4)家禽集中屠宰、分割与冷链配送销售产业化示范。 2、关键技术指标 系统总结家禽集中屠宰加工、生鲜储运的关键技术,制定家禽屠宰和加工卫生规范、操作规范;深入地研究生鲜家禽生物保鲜技术,发明绿色安全保鲜技术用于生鲜家禽的生产;开发和建立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家禽生产全程追踪智能溯源平台。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
干细胞原生质体融合诱导石牌广藿香免嵌合多倍体的研究
技术简介: 为解决广藿香抗性下降、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广藿香原生质体对称融合的多倍体育种方法改良品种,期望在提高石牌广藿香有效成分及产量的基础上避免化学诱导多倍体带来的嵌合体缺陷。 以根尖为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以MS培养基为基础,在光照14h/d,25±2℃,MS + 2,4-D(0.05 mg/L)+ KT(0.5 mg/L)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87.5%,多次继代后可获得白色或黄白色疏松愈伤组织。经悬浮培养得到悬浮细胞,以9-15 d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悬浮细胞为原材料,混合酶液选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最佳酶液组合为1.5%纤维素酶、0.8%果胶酶和0.5%半纤维素酶,最佳渗透压调节剂甘露醇的浓度为0.4 mol/L条件下,酶液渗透势以0.4 moL/L甘露醇调节,pH设为5.8,温度25℃,以50rpm避光振荡酶解12 h,获得原生质体;考察PEG浓度、融合时间、融合密度、融合液加入量对融合的影响。最终确定选用40%的PEG 6000进行化学促融30 min,融合液加入量为原生质体悬浮液体积的0.5倍,融合密度2.0×105 个/mL,聚合率57.19%,融合产物以铵盐减半的MS1培养基进行海藻酸钠包埋,激素选用0.2 mg/L NAA、2.0 mg/L 6-BA,培养密度为2.0×105 个/mL,蔗糖添加量1.0%,酸水解酪蛋白500mg/L。在培养第6天观察到细胞第一次分裂,14天左右细胞开始大量分裂,分裂频率为6.91%,第16天形成细胞团,植板率为1.83%,培养第63天左右观察到肉眼可见愈伤组织。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
AUTOSORT CYBOT分选机器人
技术简介: 该系统装载了与陶朗明星产品 AUTOSORT相同的光学传感器,能够根据材质、形状、体积和颜色等参数,从混合入料中同时分选出四种不同的物料。回收行业对提高自动化水平的呼声越来越高,AUTOSORT CYBOT分选机器人的问世,将能够进一步减少分选线上的人工需求。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具有高色彩饱和度的LED集成封装光源
技术简介: 一、课题来源广东省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 二、课题背景在高端商照领域,金卤灯一直备受照明设计师和业主的喜爱,得益于金卤灯有极其优异的高色饱和度和高光出射度,特别适合于强调商品材料的细节、工艺与质量,改善购 物光环境,吸引消费者,促进商品销售。但金卤灯是在汞蒸气中加入金属卤化物产生电 弧放电发光,存在有毒重金属,紫外辐射,易碎,成本高等先天不足。现有的LED技术尚未能在高端商照领域替代金卤灯,主要原因是金卤灯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具有较高的色饱和度,对物体色有较佳的还原能力,但LED是带状光谱,即使显色指数和金卤灯一样,但因色饱和度较低,对物体色的还原效果不如金卤灯,因此LED对物体色的 还原还需补充新的评价指标;二是金卤灯具备高的光出射度(>20lm/mm2),现有的正装LED封装因存在导热性能较差的蓝宝石衬底,芯片密度和驱动电流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无法实现达到金卤灯的高光出射度。 三、技术方案与性能指标本项目采用铝复合材料基板、窄带荧光粉和真空反作用力倒装共晶技术,研发具有高色彩饱和度的LED封装光源,实现光色优于金卤灯,更环保和更低成本的商照应用本课题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1)金属复合基板的绝缘性能和表面电路平整度的优化和检测;(2)焊接的空洞率与温度、真空度和反作用力三条时间变化曲线的控制和反馈;(3)窄带荧光粉与芯片搭配,实现光源的色饱和度和光出射度均高于主流金卤灯;(4)批量生产过程中对饱和度和色容差的控制,确保批量生产的一致性与稳定性;(5)产品的长时间使用的可靠性验证,建立基于绝对光谱衰减的可靠性评价体系本课题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如下:1)光出射度>20lm/mm2;2)相对色饱和度Gamut CQS>1;3)相关色温:3000K、4000K和6000K4)显色指数:>90;5)光效:>100lm/W;6)光衰:<1%@1000小时;7)色漂移:△u'v’<0.001@1000小时 四、创新点(1)封装基板采用复合材料基板,具有高绝缘性能、高导热系数和高可靠性,将金属基板和陶瓷基板的有点进行有效融合;(2)在倒装工艺上采用真空+反作用力+温度控制,共晶过程利用平台的加速度使LED芯片处于超重状态,保证芯片与焊接精密连接,加上处于真空环境,避免焊料氧化,提升共晶质量;(3)在传统的显色指数和相关色温的评价参数上增加色饱和度评价参数,优化现有的光色评价体系;(4)基于绝对光谱的可靠性评价,能更真实反映光源老化情况,进一步分析芯片和荧光粉各自的老化情况。 五、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技术可量产批量销售,达到成熟应用极端,适用于高端商业照明,安全可靠。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生物传感分析仪
技术简介: 生物传感分析仪性能稳定可靠,是目前最成熟、国内市场保有量最大的酶电极法 分析发酵领域生化指标的分析仪器。仪器采用双电极结构,可快速同时测定样品中的 多种成份(葡萄糖、L-乳酸、谷氨酸、赖氨酸、乙醇、淀粉、糊精、蔗糖、乳糖、糖化 酶)。其特点如下: (1)反应靠固定化酶催化,昂贵的生化试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一张酶膜可测定数千 次,因此总的测定成本比较低。采用固定化生物活性物质作催化剂,克服了过去酶法 分析试剂费用高和化学分析繁琐复杂的缺点。 (2)专一性好,只对特定的底物起反应,而且不受颜色、浊度的影响。 (3)分析速度快,20 秒可得到测定结果,再经 25 秒自动冲洗进行下一次测定,一小 时能测定几十个样品。 (4)准确度高,相对误差约 2%。 (5)成本低,操作只消耗缓冲液和定标药品,样品用量只有 25 微升,在连续使用时, 每例测定仅需要几分钱人民币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用于乙型肝炎治疗的具有抗乙肝病毒和肝脏保护作用的口山酮化合物
技术简介: 本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有成熟的中药提取工艺,体外实验表明化合物1,4,5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化合物ZYC-6在整体动物模型上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和保肝作用,显著降低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提高ALB水平,显著降低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α-SMA和TGF-β1表达,显著提高SOD水平同时显著降低MDA水平,防止GSH耗竭,恢复GST活性,降低GSH-PX活性,减少DMN代谢氧自由基的产生,显著抑制肝脏细胞凋亡,调节胆汁酸和氨基酸平衡。5 mg/kg给药剂量,口服给药4周,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作用和保护肝脏作用。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技术简介: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
脑干在认知神经环路中的作用和机理
技术简介: 本成果是由多院校、多学科的科研人才,应用多种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大脑的学习记忆及认知功能及其机理,进行了动物实验,以及人脑的磁共振及功能磁共振的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大脑皮层和脑干之间的环路,共同参加了脑的学习记忆与认知功能。我们发现的新脑区-脑纹状体边缘区,在这个环路中起了重要的联络作用。在动物实验中,我们首先发现,命名和在国际杂志上报道了,在脑干纹状体内一群梭形细胞构成的脑纹状体边缘区。并证明边缘区是哺乳动物都有的结构。用迷宫行为学结合定位损毁的方法,证明边缘区与脑的学习记忆功能有关。 用分子生物学、免疫细胞化学、电生理学方法,以及神经网络追踪技术,发现纹状体边缘区和额叶皮层、海马、杏仁核,以及Meynert基底核,都有联系,处于联系的核心部位。 损伤的边缘区,可以引起海马诱导的LTP的峰值和EPSP的斜率下降,证明边缘区可影响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并证明边缘区的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是有区别的,海马仅涉及学习记忆功能的早期阶段,而MrD则和长时期的学习记忆密切相关。边缘区与海马的学习记忆细胞转导机理也不相同。用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技术,证明边缘区与老年痴呆病密切相关的Meynert基底核有突触联系。损伤边缘区和基底核的联系,可以使动物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在人脑,我们用磁共振和功能磁共振的技术研究,清晰地显示了边缘区,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测量;发现脑纹状体边缘区和大脑额叶共同参与文字和数字的记忆过程,边缘区和语言功能也有关。采用在人脑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静息态功能成像)还发现边缘区与疼痛及认知的有关。损伤的脑纹状体边缘区,可以引起病人的数字记忆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帕金森病人及脑痴呆病人的边缘区都有损伤,进一步证实了纹状体边缘区和脑的学习记忆功能密切相关。纹状体边缘区和大脑皮层之间的环路与学习记忆、语言文字以及疼痛等脑功能有关。癫痫病人的脑磁共振影像,也同时激活了皮层和脑干的海马区。在人脑某些认知 的磁共振研究中,我们发现大脑皮层和脑干之间的神经环路,在识别内在美和外表美的时候,兴奋的脑的区域有别;与外在的面部美相比,内在的道德美在更高级和更复杂的皮质区域,如双侧颞中回和枕中回,诱发了更大的活动,还诱发了基底节的纹状体的活动。因此推测人的面容表现,可以部分反映内心的道德水平。说明内心美和外表美,不单是由皮层完成,和脑干之间的神经网络也有关系。表达了古语中所谓“面由心生”的大脑活动的机理。母语为汉语的人,在说谎时兴奋的皮层和脑干的区域,也和说实话时不同。结果发现,双侧基底神经节(BG)(包括边缘区)对音位重复表现出明显的神经适应效应,表明汉语语音产生网络中音位的独立神经表征。可为公安机关测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磁共振研究表明,语言、数字计算,以及某些心理活动等,都激活了大脑皮层和某些脑干区。 因此,我们用磁共振和功能磁共振技术,在人大脑中证明,人类的学习记忆、语言文字、数字计算等功能,都不是由大脑皮层单独完成的,而是由皮层与脑干之间的环路实现的;在此环路中,处于大脑中心部位的,获得脑内最丰富和迅速的供血的纹状体及其边缘区,处于这些神经环路的中心关键部位。该成果为神经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临床神经医学的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新的参考资料。该成果,已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认同,并在记忆纹状体边缘区时有新的发现,如认为它和面部疼痛、意识的维持有关。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