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自组装异型CNT与光固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修饰骨组织工程支架及该支架抗骨细胞衰老的研究 | ![]() |
|
技术简介: 1.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按照第二部分的“经费实际投入额”的各组成来源填写,若某一来源方式有多个计划,则每个计划均填写课题类型、课题来源单位、课题名称、课题编号。课题背景是指课题的由来、意义、环境、状态、前人的研究成果等,以及研究该课题目前所具有的条件等。(1)课题类型、课题来源单位、课题名称、课题编号:基础理论类科技成果、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自组装异型CNT与光固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修饰骨组织工程支架及该支架抗骨细胞衰老的研究。(2)课题背景:骨组织的重要性和骨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加速了骨组织工程的发展。骨损伤多数为运动性损伤,即由于主体运动不当,对骨组织施加大于其可承受的最大形变外力所造成的机械性损伤。骨组织的病变,例如骨癌、骨肉瘤的发生,是骨损伤的第二大原因。骨组织工程因具有治疗骨相关损伤或疾病的巨大潜力,而成为修复损伤器官的新的前沿的方法。当前,支架材料的构建与研究仍然是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骨组织工程的发展,单一的材料并不能满足其需要。目前,骨组织工程要求所用支架既是理想的骨替代物,又同时具有能够诱导骨细胞形成矿化组织的性能,因此,作为关键因素之一,构建和修饰支架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碳纳米管(CNTs)是由单纯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级别管状材料,也可将其视为由碳六元环所组成的类石墨平面卷曲而成的、直径为纳米级别的中空管。近期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同样具有优良的生物学性能,使其覆盖材料表面以后,可以加速细胞的生长。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来源不仅可以是机体组织本身,也可以是体外培养的干细胞。然而,细胞衰老是骨组织工程中值得关注,却鲜有关注的另一个问题。细胞的生长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衰老,而这一现象的存在,也将对损伤组织的正常修复起到消极的作用。能否寻找一种合适的材料,在促进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延缓其衰老,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羟基化和羧基化碳纳米管的物理化学作用构建自组装异形碳纳米管(sh-CNT),并联合光接枝IGF-1修饰聚乳酸聚己内酯(PCL-PLA)支架表面和内部,构建了新型CNT-IGF-PCL-PLA支架。其后,我们研究该支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长和抗衰老的作用。
2. 研究目的与意义:是指为什么要研究、研究有什么价值。一般可以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解决,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为了开发一种能抑制细胞衰老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本项目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本体材料,羟基化及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连接形成自组织异型碳纳米管并修饰支架,再通过光固定法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固定于支架上,形成复合材料支架。其后,将研究该支架对MG63细胞、成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骨相关细胞生长、分化、代谢,特别是抗细胞衰老的作用效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奠定细胞生物学理论基础。
3. 主要论点与论据:主要论点项目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依据、证据。(1)揭示碳纳米管抑制细胞衰老的机理,有利于促进具有新机理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构建和发展。(2)揭示电泳条件下的碳纳米管的有序排列对干细胞生长分化的调控和骨损伤治疗的机理,有利于促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构建和发展以及骨损伤的修复。(3)区域光接枝生长因子修饰支架对骨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明显区域性诱导分化作用,从而达到定向诱导的目的,能够有效促进骨损伤的修复。(4)首次在组织工程支架上发挥纳米镁材料对神经细胞的保护及促生长作用。新型的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有望为脊柱损伤的修复做出贡献,推动骨组织工程的发展。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能量密度移动储能车 | ![]() |
|
技术简介: 移动储能车作为应急供电设备的主要力量,具有系统启动时间短、输出稳定、电压&频率波动小、机动灵活、技术成熟等诸多优点,同时既可以作为电源,又可与配电网互动,在用电低谷时充电,用电高峰时放电,达到削峰填谷、提高电能质量、整合和充分利用电能、缓解用电高峰期供电压力的目的,在政治保电、城市电网应急、对抗重大自然灾害以及电力紧缺地区临时用电等中小型用电场所发挥日趋显著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项目技术优势:1)安全等级高。具备定向泄爆、防弹等功能,正在做防枪击实验。2)能量密度高。单车容量≥300kWh,能量密度≥167Wh/kg,效率≥85%。3)道路通过性强。移动储能车辆挂蓝牌,持有 C 照即可驾驶。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2π空间偏振观测仪器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2π空间偏振观测仪器,其包括:1)基于2π空间天球划分的基准结构;2)上半球空间多角度观测的方位及俯仰一体化转台控制系统;3)变时相多弧度角面元光学偏振成像序列系统。整个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电控箱工作,电控箱连接安装基面、双轴转台、变时相多弧度角面元光学偏振成像序列系统、数据记录仪以及数据采集终端。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混合菌群发酵制备生物肥料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以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发酵工业废醪液、废渣、农业和畜牧业的废弃 物为原料,采用混合菌群发酵,制备天然无公害的生物肥料。本生物肥料含有大量有 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改善植物 的营养环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 技术特点: 本项目制备的生物肥料是既含有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又含有微生物,是生物、 有机、无机的结合体它可以代替化肥,提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本 生物肥料中采用的菌种组合合理,不易退化。可实现农产品加工、发酵行业的清洁生 产,以及垃圾、餐厨废弃物的变废为宝。对促进循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 作用。 应用范围: 本生物肥料可用于改良土壤、防作物病害、增产等作用,效应比较明显,一是能 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保水、保肥性能,提高持续供肥能力;二是能显著抑制棉花、 瓜类的枯萎病和水稻纹枯病等病害,增强抗逆能力;三是能改进农作物的品质,特别 是对提高西瓜、甘蔗、草莓等水果的甜度十分明显;四是能促进农作物增产;五是能 减轻农业环境的污染,可大量生产无公害的食品。 投资概算: 视生产规模不同投资在 200~1000 万元不等。 推广潜力及前景分析: 本项目可为推行“生态农业”政策贡献重要力量,逐步实现在农田里少使用或不 使用化肥和化学杀虫剂,而使用有机生物肥料和采用微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 开拓好市场年收益可达 1000 万元以上。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药物活性成分与质量控制 | ![]() |
|
技术简介: "1.红球藻或虾壳中虾青素高效提取与纯化关键技术
2.抗氧化多能效虾青素功能食品
3.防虫抗菌多营养绿色环保植物源药肥
4.液相色谱C18/手性分离分析色谱填料与色谱柱"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药新制剂-清白胶囊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妇科炎症如急慢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宫颈糜烂、附件炎、盆腔炎等,一直是中西医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占妇科门诊的50-70%,目前西药抗生素治疗与物理疗法均无法达到理想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多。清白胶囊是安徽大学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根据祖国医学治疗带下病的理论与方法,精心从古代医籍中筛选出来的名方,采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而成的。其新制剂采用人们喜欢的胶囊剂型,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发挥疗效快,服用量小,副作用少,且患者使用与携带便利,可作为新一代妇科炎症用药产品。该产品已于2012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
主要技术特点:在工艺方面,我们选用醇提和水提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保留了本方中的有效成分,采用正交试验选择最佳制备工艺,连续4次重复其工艺,结果发现其有效成分含量相当稳定。毒理学试验证明,本品测不出LD50。即使给小鼠口服临床人日用量的256倍剂量,小鼠仍未出现死亡,说明本品的毒性极小。
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品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解热、止痒、增强免疫、改善微循环等多种药理作用。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主要应用于妇科疾病。从患者群来看,带下病的发病年龄较宽,18至70岁的女性均可得病,其中尤以育龄妇女为最多。我国现有13亿人口,女性公民约占一半,而该病的发病率约占70%以上,因而自古就有“十女九带”之说。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得此病,如体弱多病或免疫功能下降、房劳过度、性交不洁、阴部不卫生、常吃辛辣刺激物等等,均可诱发。因此开发治疗妇科新药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拥有庞大的患者群。
投产条件:只要符合国家GMP生产条件,具备胶囊生产线的制药企业均可生产。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全自动大蒜联合收获机 | ![]() |
|
技术简介: 针对大蒜收获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研发一种模块化全自动大蒜联合收获机,实现大蒜挖掘、切茎、切根、装袋全自动一体化收获。采用浮动式柔性精准定位,实现切根无残留、蒜体无损伤;自主研发网眼编织袋自动封装装置,实现大荐装袋自动化;突破蒜根难以自动化切除和自动装袋的技术难题;填补国内大蒜全自动化收获技术空白。与人工收获相比,收获效车提高98%以上、成本降低85% 以上。模块化设计,小农户与大型农场皆可适用。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智汇农废 | ![]() |
|
技术简介: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低空遥感影像的多视密集点云生成方法及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提供基于低空遥感影像的多视密集点云生成方法及系统,主要用于低空遥感影像的密集点云生成,相比原有的多视立体匹配方法,点云密度更高,提供了更清晰地表达地物的细节特征的技术方案。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用于再生水处理的脱氮除磷抗菌复合水处理材料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针对再生水中氮、磷、有害病菌难以同步去除问题,以天然沸石为载体,对其进行盐-热复合改性,负载镧氧化物,再载入无机抗菌离子,赋予沸石同步脱氮除磷抗菌功能,为再生水处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氨氮初始浓度为 8mg/L、总磷浓度为 1mg/L、大肠杆菌浓度为 104cfu/L,复合水处理材料投加量为 2g/L,搅拌 3h 后,其脱氮率达到 99.2%,总磷和大肠杆菌均未能检出,吸附饱和材料可多次进行再生利用。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 项,目前,正在进行复合材料粉体造粒的工艺开发和参数优化,该材料特别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改造提标工程,尚需进一步推进工程应用工作。技术转让价格200万元。
市场分析:该技术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尤其适合水资源缺乏、需利用再生水的城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吨水处理成本0.6元;再生水利用,吨水节约成本0.2元。
成果亮点: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ZL200910238606.8)1项。2、技术先进性:该技术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可以同步实现脱氮除磷和抗菌的目标,经复合材料处理的出水指标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