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新结构与新材料
技术简介: 本课题主要针对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基层、底基层材料及混合料的性能,路面结构组合及路面结构厚度,路面表面使用品质,路面结构排水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应用于工程实际。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新型碳材料微纳结构调控和性能研究
技术简介: (1)微纳米结构碳材料的组成结构设计与可控构筑策略。围绕微纳米结构碳材料的组成结构设计、绿色合成方法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发展了水热、乙醇溶剂热等绿色合成方法,以葡萄糖、蔗糖、淀粉、壳聚糖以及农林废弃生物质等再生碳资源,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实现了包括石墨烯、碳微球、空心结构碳材料等具有新颖形貌结构和优良性能的微纳米结构碳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阐明了新型碳材料微纳结构的调控机制,揭示了碳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为新型碳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调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为微纳米结构碳材料的绿色可控构筑和功能研究提供了范例。 (2)碳量子点新颖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率先开展了生物质制备碳量子点材料的研究,从壳聚糖、废弃的污泥中获得了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碳量子点材料,可望为污泥等废弃生物质的高效利用提供新的方向和机会;首次利用水溶性高分子和含杂原子有机物设计获得了具有长链交联(核壳)结构的碳量子点材料,发现这类碳量子点材料具有优良的固态荧光和磷光性能,并实现了发光波长和颜色的调控;第一次观察到碳量子点的双发射形貌,成功构建了由单一碳量子点蓝绿双发射形成的白光LED;为低维碳纳米材料可控构筑和功能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3)球形碳材料的绿色合成、形成机理及应用。开发了高温水热碳化技术,以葡萄糖、蔗糖、淀粉等为原料,实现了单分散球形碳材料的绿色可控制备;发展了乙醇溶剂热技术,首次发现了乙醇等醇类化合物对球形或类球形碳材料的结构调控机制,提出了球形(类球形)微纳米结构碳材料新的形成机理和调控机制;探索了球形结构碳材料在催化剂载体及模板合成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地采用原位模板技术和利用化学还原手段可控构筑空心结构碳微球、氧化物/碳、碳/金属、碳/金属氢化物等碳基复合材料以及其它形貌空心结构碳材料,阐明了这类材料的形成机理和调控机制,研究了这类材料的电化学和吸附性能、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为水、乙醇等绿色溶剂开发、碳材料组成结构调控和深入了解新型微纳结构碳材料的功能与应用提供了指导。 (4)储能用层次孔碳材料的创新设计与先进合成策略。主要以由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得到的生物质及其废弃物为原料,减少对不可再生的化石碳资源的依赖,从绿色碳科学角度出发,将可再生生物质碳资源高效转化为微纳米结构碳材料并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和吸附领域。采用简单绿色合成方法实现了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生物质基层次孔碳材料的创新设计与构筑;首先提出了基于污泥为原料的飞硅处理技术,实现了高灰分含量污泥的能源化利用;首次发现了污泥对生物质基层次孔碳材料的多功能模板作用;阐明了储能用层次孔碳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影响与相互作用;丰富了孔碳材料的设计制备理论,为层次孔碳材料的可控构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为可再生生物质碳资源的高效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为绿色碳材料科学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船用燃料油沥青质分散剂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重质燃料油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沥青质沉降问题对燃料油的性质和稳定性能影响较大。相比于原油,重质燃料油经过多次热加工、调和,其中沥青质含量更高、结构更复杂、胶质体系更不稳定,容易引起沥青质和燃料油的相分离、产生沉淀,导致燃油锅炉和船舶低速柴油机工作异常。本分散剂能够较好的解决此类问题,改善沥青质的分散状态。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翡翠和钻石合成技术
技术简介: 产品用于光学、电子和珠宝行业的人造翡翠和其他单晶,用于电子和珠宝行业的白俄罗斯钻石。该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生物质合成气经二甲醚制高品质油品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 本工艺以生物质或低品质煤为原料,经固体原料气化、一步法合 成二甲醚,二甲醚制汽柴油等过程制备高品质油品。反应过程中克服 了甲醇合成过程中的热力学限制,大大提高了 CO 单程转化率,减少 循环过程的能耗。同时与现有的甲醇制汽油工艺相比,节省两步法甲 醇制汽油过程中的甲醇脱水工段,降低了于一步法甲醇制汽油反应中 的放热量,便于反应的控制操作。 性能指标: 所得汽油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可直接用作商用燃料。 市场分析: 以年产 10000 吨/年合成工程为例,每生产一吨汽油成本约为 8000-9000 元,扣除国家对每吨油品征收约 1380 元消费税,产品利润 率可达 20%左右,投资回报期约 4-5 年。目前,国家对生物质的能源 化利用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每 吨能源化利用的秸秆补助给于 150 元的补贴(财建[2008]735 号),产 品的利润会进一步提高。 合作方式:技术入股、技术转让。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大型机械臂六维力传感器
技术简介: 大型机械臂六维力传感器主要装载在机械臂末端的效应器与关节之间,用于测量机械臂末端效应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六维力和力矩,为机械臂的力柔顺控制提供力信息输入,是机械臂的重要传感器之一。 大型机械臂六维力传感器的成果包括传感器的机械结构设计、组桥方式的设计、硬件电路的设计、采集软件、标定及解耦算法。 测量量程最大为10000N力,1000NM力矩,测量精度5%F.S。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高弹面料的低缩处理工艺研发与应用
技术简介: 弹性伸长率在70%以上、回复率在90%以上的弹性牛仔面料一般控制在-8%,经过对高弹面料进行后整理技术,使得弹性牛仔面料缩水率控制 在-5%以内。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智能高速分区袋装弹簧生产机
技术简介: ①在弹簧软垫的生产过程中,袋装弹簧的生产效率是整个生产流程的关键,决定着整体的生产效率。传统袋装弹簧生产机的生产效率为100只/分钟左右,需要三台袋装弹簧机同时满负荷生产才能满足一台粘胶机。通过本项目研究,将袋装弹簧的生产效率提高至160只/分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了30%。②实现分区功能,采取双线进給模式,可以根据设定参数,在不同位置控制弹簧的软硬程度,实现自动化软硬分区功能,提高了终端产品的性能,较传统方法节省原料、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效率。该款设备为行业首台设备。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剪切体蛋白PRPF8剪切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技术简介: PRPF8与肿瘤具有重要的关系。细胞获得增殖能力,促进血管生成,具备侵袭性和抗凋亡能力,实现生长因子的独立性,发生代谢改变,克服缺氧,逃避免疫系统,经历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并发生转移,进而导致癌症,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前提,pre-mRNA可变剪切。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剪切过程的改变与许多癌症有关,肿瘤细胞能利用可变剪切促进肿瘤的形成。"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将为乳腺癌临床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候选靶点,为乳腺癌的研究提供基础。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多孔酞菁MOFs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环己烷研究
技术简介: 在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涉及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过度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学研究,分别合成了锌酞菁、钴酞菁、铜酞菁、锰酞菁,相对于传统的合成方法,在合成上进行了改进,并对其紫外-可见光谱以及荧光光谱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锌酞菁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基于酞菁化合物本身不太好合成,尤其是在提纯方面比较复杂,基于培养学生的目的,我们也开展了一些平行研究,接来下这几点,都属于平行研究。二、采用5-(N,N-双乙酸基氨基)-1,3-苯二酸(H4adip)和偶氮苯-3,5,4’-三甲酸(H3azota)两种含氮羧酸作为桥基配体,选用偶氮联吡啶(azopy)作为辅助配体,合成了过渡金属配合物和稀土金属配合物,对他们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三、采用邻苯二甲酸和4,4'-偶氮联吡啶作为混合配体,与过渡金属盐合成了7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并对其结构及部分化合物的磁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Cd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溶剂稳定性以及酸碱稳定性,并对个别重金属离子显示出荧光猝灭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四、采用自己合成的配体(4,4'- ((1E,1'E)-anthracene -9,10-diylbis(ethene-2,1-diyl)) dibenzoic acid)合成了锆和铪两个结构新颖的孔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400摄氏度以上才分解)和良好的N2吸附能力,并且显示出溶剂致变色行为。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