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离子液体法三聚氰胺尾气氨碳分离新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我国是世界上三聚氰胺(三胺)产能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生产国,产量约为 180 万吨/年,占全球产能 90%以上。生产一吨三聚氰
胺产生的尾气中有一吨氨气,如果不予以回收,一年直接损失高达 63亿元以上。目前三胺尾气回收技术需要配套合成氨生产装置副产碳酸氢铵产品,其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生产过程中无组织氨排放控制较难,蒸汽消耗高、成本高、含氨废水量大,带来严重的环保难题,且碳酸氢铵产品销路越来越窄,极大制约了三聚氰胺行业发展。本项目针对三胺尾气中氨含量高、排放量大、易结晶、难分离等特点,提出采用离子液体吸收法净化回收三胺尾气中氨的绿色新技术,开展了低挥发、高氨溶解性和高选择性的离子液体新介质设计、新型吸收分离设备开发、工艺集成与优化等研究,建立 40 万 Nm3/年工业侧线装置,实现了连续 6 个月稳定运行。新技术具有流程短、分离效率高、无废水排放、节能效果明显,可得到高纯度氨产品的优势。社会经济效益: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在节水、节煤、节电方面,是国际首例重大突破,能突破三胺尾气回收利用技术瓶颈,引起三胺行业的巨大变革,引领三胺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形成国际领先的绿色新技术,填补国际、国内技术空白。该技术成熟后可在全国三聚氰胺生产行业推广。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三维变形龙伯透镜 | ![]() |
|
技术简介: 超材料作为一门新型学科,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实验设计的复杂性,尤其在三维情况下,超材料具有个复杂的电磁特性和更多的电磁参数需要控制,这对三维实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几乎还没有真正的三维超材料应用的研究。本研究组设计并制作出国际上首个微波频段基于变换光学的复杂变形龙伯三维透镜。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相变储能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采用自主研发的球壁开孔的高强度空心微球承载石蜡,并将微球密封,防止石蜡从中空微球中泄漏,开发出相变储能微球。该相变储能微球可以用于建筑墙体保温隔热,具有降低水泥水化放热的作用,因此可以应用于海洋深水水合物固井水泥浆中。并且由于微球具有高强度性能,应用过程中不易破碎,对水泥石强度影响小。微球采用偏高岭土制作,成本低,与水泥浆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并且微米级球径可以防止微球在水泥浆中沉降。该技术中采用的空心微球也可以作为其他外加剂的载体,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集成印制电路板埋容埋阻关键制造技术 | ![]() |
|
技术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集成印制电路板埋容、埋阻等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是2011年度珠海市重点实验室科技攻关项目。是由珠海方正科技多层电路板有限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室联合提出并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集成印制电路板(IPCB)技术是将一个或多个分离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容等)集成在一个印制电路板(PCB)结构中,使IPCB更具一定程度系统功能的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器件系统集成的一种技术途径。应用IPCB技术,可使电子产品系统具有更高的元器件集成密度和线路微型多层化,可实现电子元器件与电子线路的有机结合。因此,IPCB技术具有提高电子产品系统功能的可靠性、改善信号传输的性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工艺更加能绿色环保等优势,IPCB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成为印制电路板新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通过项目实施,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形成集成印制电路板的生产能力,突破国外企业对我国相关企业的技术封锁,提高珠海市、广东省乃至我国PCB行业在新型PCB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完善我国高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产业链。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2.1.主要技术原理(1)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集成印制板产品中电磁兼容、散热等进行模拟分析,建立了从制造材料角度解决集成印制电路板电磁兼容、散热处理等理论模型,为集成印制电路板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材料改性和新材料开发等手段,研究出碳基复合导电油墨、复合Ni-P等可用集成印制电路板埋嵌电阻制造的新材料;(3)开发出化学镀埋嵌电阻工艺、丝网印刷法埋嵌电阻工艺、单面/双面蚀刻法埋嵌电容工艺等。解决了集成印制电路板中埋嵌电阻、电容等技术难题,为企业的集成印制电路板制造提供了技术保障;(4)开发出多层板混压技术,解决了集成印制电路板由于器件的埋入产生的材料性质差异而导致的层压阶段翘角、结合力不高等技术难题;(5)开发出激光制作微盲孔工艺,通过研究微孔的孔径变化与微孔化学镀和电镀获得镀层质量关系,解决了微孔金属化中产生空洞、孔瘤等去除技术难题,提高了集成印制电路板的孔金属化可靠性;(6)开发出一种新的集成PCB盲孔填铜的电镀工艺,解决盲目填铜质量不高影响产品品质的技术问题,提高生产的合格率和产品的可靠性。
2.2.性能指标(1)埋入阻值误差在10%以内,埋入电阻的阻值在25Ω/□到250Ω/□之间;埋入电容的容值误差在15%以内,单位容值达0.4pF/mm2;实现PCB埋入电感技术。(2)最小孔径0.075mm、微孔密度≥600孔/in2。精细线路,最小导线宽/间距0.05mm,布线密度超过117in/in2。填孔电镀:Dimple≤10μm,漏填率≤5DPPM,盲孔、叠孔层间对位精度≤50μm。(3)产品可靠性:耐热冲击260℃,20sec; 耐电压500dco,30sec;集成印制电路板产品性能稳定,PCB不分层不起泡不变色。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PVC用水滑石类钙/锌热稳定剂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电线电缆用软质聚氯乙烯塑料( 以下简称 PVC电缆料) 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并且综合成本低,多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钙锌稳定剂外观主要呈白色粉状、片状、膏状,其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毒PVC稳定剂,常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电线电缆料等;它不但可以取代铅镉盐类等有毒稳定剂,而且具有相当好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透明性及着色力。本项目开发了一种PVC用水滑石类钙/锌/铝热稳定剂,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改变层状双氢氧化物片层与层间的钙/锌/铝以及有机改性剂的比例,达到提高PVC树脂热稳定性的效果。目前项目小试已经获得成功。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视频卫星成像在轨实时稳像方法及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能够将卫星视频影像进行稳像,消除卫星视频影像间的抖动,生成流畅的卫星视频影像,该技术方案降低了内存需求,提高了运行效率,可靠性好,能够满足在轨稳像需求。
|
||
中国航空航天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智慧养殖金融管理平台 | ![]() |
|
技术简介: 通过该平台构建金融与养殖行业合作的坚实桥梁,实现猪牛羊养殖的智能化管理,促进金融与养殖的合作,推动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使养殖企业能够获取资金扩大规模转型升级,金融机构能够解决监管问题并提供客户资源 ,而综合管理平台形成养殖产业链并提供优质客户资源和专业沟通渠道 。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动态护理绩效在病区护理管理中运用 | ![]() |
|
技术简介: 1)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考核表格,全员参与考评标准的讨论、制定和修改,明确考核要求和标准,循序渐进,逐步完善。考核总分为100分,内容包括岗位职责25分、护理安全20分、纪律仪表10分、优质服务10分、病区管理10分、基础护理10分、护理文书10分、科研教学5分共八个方面。其中正向指标包括:参与质量控制管理、承担科室管理工作、主动完善工作流程、积极参加院内外组织的各种竞赛、职称、夜班等;负向指标包括:违反护理操作流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带教不规范、服务态度受到投诉等。
2)采取护士长、医生、护士、病人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每月进行考核。以绩效考核标准为基础,对护士实施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在护士做得好的方面给予加分鼓励,在做得不好的方面予以减分,指出错误之处,并寻找出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运用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3)护理人员绩效工资=(科室的绩效奖金÷所有人的得分之和)×个人的考核得分;
4)分析是否因绩效管理的运用使护士的学历、技术职称、技术质量、服务质量、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及服务意识等自身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从而达到持续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绩效管理在科室得到成功运用并逐步向外推广。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通过运用动态护理绩效管理的方法,实现对护士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和综合评价,在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下,合理分配护士效益工资,挖掘其潜力,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学历、技术职称、技术质量、服务质量、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及改善服务意识,使自身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从而达到持续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土曲霉高效生产衣康酸研究 | ![]() |
|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 目前国内外都主要采用土曲霉发酵生产衣康酸。衣康酸的理论产量可 达 240 g/L,然而衣康酸目前的发酵产量为 70-90 g/L,还有非常大的 提升空间。本项目以一株土曲霉工业生产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 工程改造和发酵工艺优化来提高土曲霉发酵生产衣康酸的能力,降低 衣康酸生产成本。构建了 600 多株工程菌株,部分工程菌株的衣康酸 发酵产量提高了 10%左右,其中一株工程菌正应用在工业生产上。 市场分析: 衣康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树脂、塑料、 橡胶、表面活性剂、离子交换树脂及高分子螯合剂等,被美国能源部 列为十二种最有价值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之一。衣康酸全球需求量约 为 10 万吨/年,增速大于 10%,供不应求。市场售价约为 14000 元/ 吨,生产成本为 10000 元/吨。以年生产能力 10000 吨计算,年销售 收入为 4000 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性能聚合物固态锂电池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提出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是“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针对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主要存在的续航和安全方面的缺陷,面向国家深海装备重大战略需求, 研究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深耕固态锂电池关键技术,历经十几年攻关,国际首创“刚柔并济”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秉承“功(率)能(量)兼备”的系统设计理念,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比能、高安全、高耐深海压、长使役寿命固态锂电池及深海特种电源系统,率先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全海深应用,为国家深海环境探测、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技术支撑,在国际上开创了高比能固态锂电池特种电源系统深海智能装备应用新局面,设了国际一流的固态锂电池研发和生产装备平台,建立了完整的固态锂电池技术体系,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
性能指标: 能量密度300-500wh/kg,循环寿命1000+次。
项目阶段与进展
建成了百兆瓦工程化平台,成功研制出“刚柔并济”的高安全、高比能固态锂离子电池,于国内首次实现全深海电源动力应用,已累计为各类深海科考装备用户提供了近百批次固态锂电池电源系统。并进行了电动汽车装车示范,完成1000kWh深海能源基站的制备交付,入选了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成果鉴定, “该项成果创新性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0GWh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已成立创业公司,估值3.5亿获知名机构天使轮投资。
应用前景
深海装备、无人机、储能电站、电动交通工具等。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