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奥氏体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关键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不锈钢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洁净不锈钢被广泛地应用于高端电子产品 Logo、高端装饰行业、以及核电行业等对表面质量严格要求的领域。高等级光亮表面不锈钢板对成品表面质量几乎是零表面缺陷要求,此类钢产品时炼钢冶炼难度极高,主要是由于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存在以下三个难题:(1)高熔点的夹杂物造成了冷轧板产品线鳞缺陷;(2)冷轧板表面抛光后不变形夹杂物引起的麻点类缺陷;(3)氮化钛夹杂物引起的冷轧板达到米级别的长条纹缺陷。此前,我国超洁净不锈钢产品完全依赖于国外进口。因此,开发超洁净不锈钢冶炼关键技术为打破此领域国外产品及技术垄断、实现国内自主生产做出了卓越贡献。(1)不锈钢冶炼脱氧及原辅料成分设计技术。对于不锈钢冶炼原材料的控制方面,国内企业生产时更倾向于买价格低廉的铁合金等原材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对于铁合金及铁合金对不锈钢冶炼的影响研究几乎为空白。国外学者对于铁合金做过一些研究,但主要是集中于铁合金洁净度对碳钢的影响,关于铁合金对奥氏体不锈钢夹杂物的研究很少。同时,国外学者研究铁合金的种类主要集中在铝含量上,然而对铁合金中钙含量对不锈钢的影响却未见报道。本项目首先提出了使用低铝无钙铁合金,降低钢中的酸溶铝含量,同时降低钢中 Al2O3含量,从而提升夹杂物变形能力,但此类铁合金成本较高。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使用高铝高钙铁合金,此类铁合金只是在冶炼传统高铝无钙铁合金添加小部分的钙,成本增加极低,但是由于钙的添加,可以在最初夹杂物生成之时就显著提升夹杂物中的 CaO 含量,从而显著提升夹杂物变形能力。(2)超洁净不锈钢精炼渣成分设计技术. 传统的铝脱氧不锈钢都是通过高碱度精炼渣提升钢材的洁净度,减少钢中夹杂物数量。但是本项目发现即使把钢中总氧降低到 10 ppm 以下也不能解决其高 Al2O3含量的夹杂物造成的线鳞缺陷。因此通过对硅脱氧不锈钢中精炼渣碱度由原来的 2.3 降低到了现在的 1.6,虽然夹杂物的总数量没有降低,但是成功的把钢中的夹杂物控制在低熔点区,显著地提升了夹杂物的变性能力,有效地改善了高表面质量奥氏体不锈钢产品的线鳞缺陷和表面抛光缺陷。此外,本项目对调整精炼渣成分的研究非常全面,国内学者研究的炉渣碱度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其中只研究碱度为 1.0 和 1.5 的个别情况,这样很难确定出最优精炼渣成分;本项目研究应用 FactSage 热力学计算软件建立了渣-钢-夹杂物平衡反应热力学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了不同精炼渣成分对钢液成分、脱硫、夹杂物成分、夹杂物熔点、耐火材料侵蚀等的影响。通过对 400 种不同精炼渣系进行设计优化,确定精炼渣成分;同时,在实验研究方面,本项目从碱度1.0-2.3,连续考虑了9中不同的碱度对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4种不同渣中MgO含量和4种不同渣中Al2O3含量对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影响,从而更系统准确地确定了有利于超洁净不锈钢夹杂物控制的最优精炼渣成分。(3)不锈钢精准钙处理改性夹杂物模型。通过可用改性处理的方法将钢中的夹杂物改性为低熔点的液态夹杂物,增强其轧制过程的变形能力以减小其对钢材质量的危害,也可避免水口堵塞现象。然而,钙处理喂钙线量的多少对钢中夹杂物的变性效果影响很大。但是大多数钢铁企业只是知道需要钙处理,对于钙处理时最优喂钙线量并没有太多理论研究,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钙处理效果不好、甚至钙处理后产品质量更差的现象。本项目通过对超洁净不锈钢不同钢液成分条件下钙处理进行的计算,确定了超洁净不锈钢的不同成分条件下最优的喂钙线量,可实现在线对不锈钢中夹杂物的精确钙处理改性控制,与国外同类型模型相比,实现了了不锈钢生产过程在线应用,考虑的反应物和产物更全面,计算结果更直观。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已经经过实验室试验和工业应用;该成果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太钢不锈钢有限公司和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等先进不锈钢企业,应用解决了300 系奥氏体不锈钢的线磷缺陷;生产的 BA 板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成功开发了苹果公司 logo 用钢,提升了我国企业不锈钢产品美誉度和影响力;消除了400系含钛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冷轧成品卷表面氮化钛条纹缺陷,奠定了我国企业生产400 系不锈钢技术领先水平。本项目成果发表文章 16 篇,形成专利 8 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逾两亿元,项目成果经鉴定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我国企业不锈钢产品制造能力与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了卓越贡献。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面谈)。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此前的应用和推广成功的为企业解决了各类夹杂物引起的奥氏体不锈钢产品抛光缺陷和线鳞缺陷,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成果亮点: 1、开发了一套超洁净不锈钢冶炼创新集成技术,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创新性:(1)开发了超洁净不锈钢精炼渣成分设计技术。通过模型对大量不同精炼渣系进行优化,成功的实现了所有夹杂物的低熔化,显著改善了不锈钢线鳞缺陷。(2)建立了不锈钢精确喂钙线改性夹杂物模型。可根据实际钢液成分等条件不同确定最优喂钙线量,实现了钢中夹杂物在线精准改性为塑性夹杂物,降低了不锈钢的表面抛光缺陷率。(3)开发了不锈钢脱氧剂和辅料设计技术。提出采用高铝高钙低成本铁合金的创新思路,可在降低成本同时显著提升夹杂物变形能力。2、获得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西柚数字化产品开放平台 | ![]() |
|
技术简介: 西柚数字化产品开放平台(SEEU)是融合“订货商城+进销存+CRM”的数字化产品B2B业务协作平台,当前系统已经完成开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数字化产品管理及流转的空白。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黄河三角洲日光温室苦咸水淡化技术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纺织栽培技术 | ![]() |
|
技术简介: 纺织模块栽培技术是在车顶先贴上保护贴,再将植物模块黏在保护贴上。优点是结构简单现场施工时间只要2小时不影响车辆运营、拆除时能够非常干净不会有残留的胶、车辆晃动或翻覆时植物模块仍黏着在车顶没有土壤掉落的危险、植物日后死亡或维护更换时直接撕下更换该模块。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悬挂式胡萝卜联合收获机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概况: 胡萝卜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还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收获,少数地区处于半机械化作业 水平,采用的机具仅仅具有挖掘、深松功能,其余切秧、装袋等工序仍由人工完成,或 者干脆利用其他根茎类收获机来收获胡萝卜。这也导致了胡萝卜的种植成本居高不下、 经济效益较低等现象的出现,并直接影响了农民种植胡萝卜的积极性。悬挂式胡萝卜联 合收获机包括胡萝卜秧粉碎还田装置、夹持输送机构、拖拉机、分秧机构、深松机构、 储存运输装置、悬挂机架、液压油箱、切秧机构、提升输送机构和三点悬挂装置。 技术特点: 分秧机构包括两个分秧导轨和分秧元件,安装在深松机构和夹持输送机构之间,通 过连杆机构实现上下浮动。夹持输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输送驱动轮、两个夹持输送液压 9
马达、两个夹持输送弧形导轨、夹持元件、两个夹紧调整机构和两个夹持输送从动轮。 切秧机构包括切秧喂入机构、切秧刀盘、切秧刀片和切秧液压马达。安装在夹持输送机 构的尾部的下方和提升输送机构的上方。提升输送机构位于切秧机构的正下方,与夹持 输送呈 90°夹角,并且与水平地面呈一定夹角,通过悬挂机架进行连接支撑。 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期: 以每台胡萝卜收获机生产成本 50000 元,销售价格 60000 元计,每台可获利润 10000 元。生产企业每年生产 5000 台,则可获利润 5000 万元。采用胡萝卜联合收获 机,每亩蔬菜播种节约成本 50~100 元。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驱动桥齿轮疲劳寿命检测试验台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该试验台采用电加载的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对汽车的驱动桥进行齿轮疲劳寿命的检测,主要由驱动电机、加载电机、电封闭能量回馈系统、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传动系统、装夹系统、冷却系统、信号采集系统、上位机显示和操作系统等组成。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1.驱动电机:200KW;2.加载电机:160KW;3.输入转速范围:0~3000rpm;4.加载范围:0~15000NM;5.外形尺寸:10000*6000*1500。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汽车产品开发和验证,质量检测。
投产条件: 需要进行产品研发的场合,投资200万左右。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性能系列建筑胶及结构加固应用成套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本课题为山东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32090103)。通过结构胶的改性研究,研制了具有抗低温、抗高温性能和水下施工性能的高性能系列建筑结构胶。经材料性能测试检验、植筋静动力性能试验,钢板加固、碳纤维加固和钢板-碳纤维复合加固构件低周反复荷载实验研究等,证明该产品可以广泛地用于各类工程结构的改造加固与损伤修复中。成果所提出的设计计算理论与成套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课题通过树脂改性研究,研制了有广泛用途和广泛适应性的建筑结构胶,并实现了初步工业化生产,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实验室和现场应用检测表明,产品的各项指标都满足工程结构的改造、扩建与加固等领域的应用。为推广应用所研制的产品,课题组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和工程结构的实际受力性能要求,进行了结构构件静,动力受力性能的系统研究,提出了设计计算理论与应用技术措施,并开发了配套的施工机具,制定了施工方法。在几十个实际工程的推广应用中,证明其设计计算理论、技术措施、施工工艺等能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应用效果良好,解决了30余项工程,20余万平方米建筑的改造加固问题。课题组每年在此方面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已初步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该课题的研究依托企业,在初步推广应用中,与企业进行了比较好的合作,加快了课题研究与实际工程接轨的速度,加快了推广应用的步伐。课题鉴定后,将继续与合作单位和相关企业合作,不断完善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继续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一方面继续进行创新研究,另一方面不断拓宽了应用领域,不断开发新的产品,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取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成果应用范围:目前所研究的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加固改造中,如果将该系列产品与技术应用到公路桥梁、港口码头与水利工程等领域将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与此领域相关的耗资每年都在几千亿美元以上。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高活性复合光催化剂 α-Fe2O3/Ag6Si2O7的制备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活性复合光催化剂 α-Fe2O3/Ag6Si2O7的制备方法。此方法第一次实现将Ag6Si2O7与 α-Fe2O3进行复合,并且此反应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相比于单组份半导体,本发明制备的 α-Fe2O3/Ag6Si2O7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能够应用于光催化领域。并且此方法制备的复合纳米材料均匀,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能够应用于多种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可在水中漂浮的成型活性炭制备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可在水中漂浮的成型活性炭方法。将粉状钠盐加入到被低温加热过的含磷酸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并搅拌均匀;之后,进行挤压成型、干燥、炭活化、洗涤、干燥,即得到可漂浮于水中的成型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400-1500 m2/g。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将物料(含磷酸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在稳定的压力下挤压成型,物料不易粘连模具壁,脱模容易;所得成型活性炭形体规整,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且能漂浮在水体中。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取代嘧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的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其具有良好的抗乙肝病毒(HBV)活性。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乙肝病毒的药物皆为核苷类化合物。而抗HBV非核苷类化合物还处于研发阶段。探究其作用机制,对于发展新型非核苷类抗HBV药物,特别是对抗临床常用药物耐药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