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睡香香智能伴睡唤醒灯、光语小二语音对话灯
技术简介: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切削加工铝屑断屑方法
技术简介: 一、应用范围:铝材的轴套类零件的加工。二、技术指标:使断屑状态根据零件材料的差异易于控制。三、合作方式:技术合作。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适用于下一代远距离激光雷达的微型化窄线宽激光器
技术简介: 本项目研发的微型化、高可靠、高功率、低成本的半导体外腔窄线宽激光器,其微型化指标将满足绝大多数光电系统和光电模块的集成化需求,抗干扰,抗震动,温度适应性满足工业化产品的高要求,低成本性满足消费级光电模块应用,高功率输出满足汽车电子,工业制造等高功率需求。本项目将研发完整的量产工艺,满足单条产线月产50k个激光器的量产需求,从而将窄线宽激光器第一次普及到基础工业领域。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双约束分体式正畸微螺钉导板
技术简介: 本项目针对正畸治疗中微螺钉植入过程损伤牙根的风险,为减少医源性损害,研发高精度的微螺钉植入导板,实现正畸临床微螺钉精准植入。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健脾祛湿方对云浮地区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的疗效观察
技术简介: 由于气道高反应性的慢性咳嗽,其症状具有突发性、顽固性,现代医学所提供的治疗药物存在的副作用,使患者心理上存在恐惧,故至今临床上能得到合理性、有计划性治疗者较少,中医药在治疗此类咳嗽上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本项目通过口服健脾祛湿方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及检测PEF、FEV1、FEV1%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显示有助于改善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气道炎症,控制气道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对后期深入研究此类疾病及研究中药新药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临床依据和可取方药成分。通过本项目可见中医中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彰显出中医的优势,也促进本市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金属粉末激光成形3D打印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简介: 本项目研究的金属粉末激光成形复合加工技术,是针对金属粉末激光熔融快速成型技术缺陷而研发的一种新型金属激光成形技术,它把叠层造型工艺和传统的高速切削加工工艺融为一体,在激光熔融快速成形过程中同步进行多余材料的切除以保证成型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该技术是叠层造型和去除加工的相反方向加工手法的复合化,综合集成了材料技术、电脑软件技术、激光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 针对目前侧轴外向送粉与光内同轴送粉激光喷头的优缺点,项目研发团队设计开发了反射式中空激光光内送粉激光喷头,该同轴送粉激光喷头耦合激光、金属粉末、保护气体和冷却水路于一体,满足项目研发要求。该光内同轴送粉激光喷头可用于坐标结构机床、机械手配置,喷头加工最大偏转角60°—90° ,可用于光纤激光器、YAG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聚焦镜片焦距:190mm,激光利用率:95%,喷头聚焦焦点为实心圆光斑,光斑直径:约Φ0.6mm;正负离焦都为中空的环形光斑,一般加工面位于焦点上方3mm—5mm(负离焦)位置加工比较理想,不同离焦位的环形光斑直径在Φ5mm之内均可进行稳定的加工 ,喷头的光、粉、气一体同轴出射,单粉束由惰性气气载送入喷头,然后由环形气帘准直垂直喷向加工面,喷出的单粉束直径Φ1.5—Φ2.5mm(出口后30mm内),粉末利用率根据光斑大小不同可在50%—90%之间,卸压式喷头粉束更细,利用率更高。该激光喷头可适用于激光熔覆、零件修复、金属粉末激光增材制造等领域。 已经完成完整的金属粉末激光成形机设计与制造,采用反射式中空激光光内送粉激光喷头对金属粉末激光快速成形单融道工艺进行了大量实验并进行了几种典型结构零件的试验制造,零件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常温脱氨/胺剂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含有氨(或胺)的气体或液体,例如在炼油厂的加氢裂化装置副产的氢气中含有大约1-10ppm的NH3,由于其中所含有的NH3对下游催化剂造成毒害而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将NH3含量降低到0.5ppm以下才可用于生产过程,而用常规的方法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再如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用芳烃主要来自钢铁工业的煤焦油副产品、炼油工业的催化重整和石油化工的副产品裂解加氢汽油。从富含芳烃的原料中获得纯芳烃的主要方法有液液抽提法和抽提蒸馏法。在抽提蒸馏法中N-甲酰吗啉(NFM)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溶剂。目前抽提蒸馏后的芳烃中含有大约1~10ppm的N-甲酰吗啉,这部分NFM易对芳烃加工催化剂造成毒害,例如烷基化催化剂等,影响了下游催化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氨/胺的脱除问题还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开发的常温脱氨剂,氨容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可达8%以上,并且净化度低于0.3ppm,吸附剂的强度极高,使用过程中不存在粉化现象,另外就是吸附剂可以反复再生长期使用。本项技术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CN 101982232A)。推广形式:技术转让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超高强汽车用钢的成型回弹控制技术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 项目背景:超高强汽车用钢具有超高的强度和优异的塑性,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受到汽车制造行业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汽车轻量化近期和中期目标为:重点发展超高强钢和先进高强钢技术,实现高强钢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50%以上;重点发展第三代汽车钢和铝合金技术,并推进其产业化应用。因此,在车身结构件上应用超高强钢是汽车行业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超高强钢在使用中还存在较多的应用瓶颈,比如其成形窗口窄、边部开裂、回弹、可焊性差等问题。在所有问题中,回弹最为突出,并且随着强度增加,回弹的倾向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开展针对超高强钢回弹技术的研究,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回弹,可有效推进高强钢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 关键工艺技术:项目的关键工艺技术为:基于组织演变的回弹行为控制技术,即基于超高强钢成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回弹的内在关系,提出回弹行为的控制技术。通过分析超高强汽车用钢在成形过程中的 local misorientation 等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总结影响超高强钢的回弹机理,建立超高强钢回弹预测模型,最终实现超高强钢的回弹行为控制。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投入研发成本 100 万元左右,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推广应用情况:本项目已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河钢集团邯郸钢铁公司的资助,并以邯郸钢铁公司生产的超高强钢为对象,开展回弹行为的调控。 市场分析:钢铁企业生产高强钢过程的性能控制,及下游用户在高强钢成形过程中的回弹控制等方向。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预期投资 200 万元,可解决组织演变和性能优化,从而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年创造经济效益 500 万元。 成果亮点:1、技术先进性:本项目针对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回弹问题进行研究,源于国家汽车行业的重大需求;基于组织演变的回弹行为控制技术,本项目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技术,并实现了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2、获奖情况:获河北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光催化技术杀灭典型抗生素耐药菌机理及其应用示范研究
技术简介: 该项目开展了光催化杀灭耐药菌及其耐药基因的研究PEC、PC、EC在强度足够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将耐药细菌乃至耐药基因进行彻底的灭活,并且能够进一步将游离的耐药基因进一步的氧化。完全消除耐药细菌及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而危害。进一步,为了发展天然的催化剂,我们开展了天然闪锌矿(NS)在光照射下对耐药菌的杀灭可行性研究。发现天然闪锌矿在UV254nm照射下,细菌活性受到剧烈损伤,3小时内耐药受体菌和供体菌的数量均下降了5.5 log。在单一存在闪锌矿时,细菌没有被明显灭活。同时我们发现在UV254nm-NS体系中,在处理30 min内,以E. coli C600 (Sm)作为受体菌,对以E. coli DH5α (CTX)作为供体菌进行的接合转移效率有9.5倍左右的增加,表明在耐药菌不被完全杀灭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耐药菌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因此需要更长时间的杀灭才能够完全杀灭耐药菌。同时,通过以上不同催化剂和反应器的杀菌净化工艺,我们目前也自行已经完成了水体杀菌消毒中试装置(180 L)的研发、加工和杀菌方面的初步应用。发现反应器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出色的杀灭效果。每小时处理水量可达2.16 吨。每小时耗电量为3.37 kwh(度),即处理一吨水的耗电量约为1.5 kwh(度)。整体而言,该项目为光催化杀菌技术在环境耐药细菌杀灭及耐药性问题消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电磁同步刺激无创治疗脑功能疾病新技术
技术简介: 本项目实现精准定位下的同步rTMS与tDCS两种刺激方式,通过863项目在北京宣武医院的临床试验,效果明显,是国际人脑相关疾病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相关设备的研制还处在空白状态,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