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农房能效提升研究与应用 | ![]() |
|
技术简介: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电力能源工业智能管控平台 | ![]() |
|
技术简介: 精益检修系统,对检修作业全过程实施平台型管控,有数十位专家倾注打造检修标准,使平台自动触发驱动检修作业,其过程全管控,便捷化作业;
智能本安系统,AIOT+现场作业高强度全方位安全管控,该系统依照国际一线安全管理标准设计,工序节点、人员安全动态可视化,可执行分析、风险预警、违章报警等任务;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海上微波信道监测 | ![]() |
|
技术简介: 传统的监测方案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弊端存在,无法满足多个领域的海洋环境监测需求。海上微波信道监测项目根据应用场景的通过监测终端完成指定频率在给定区域的信道监测数据,并搭载不同的传感器对海域的海洋气象、电磁环境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对海洋生态环境及资源情况与实时动态变化开展准确高效的监测,建立起具有综合性和精准度的数据处理监测网络,根据监测数据对海洋环境形势进行合理准确地判断,为海洋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系统监测终端搭载多种气象监测传感器及信道监测设备,实现对海洋气象、电磁环境等多项参数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通过北斗定位模块获取实时定位信息、北斗短报文通讯(准实时离岸数据)、4G/WIFI通讯等传输模式,确保海洋监测数据传输的安全、高效传送至岸基监控平台。 Ø 测量频率范围为:8-10GHz(可扩展到其它频段),点频发射,发射间隔可设置为10-500MHz; Ø 发射机发射功率:40dBm; Ø 接收机信号底噪能力(接收机灵敏度):不低于-130dBm; Ø 移动平台观测采用全向天线,增益:10dB; Ø 增加:固定平台观测采用喇叭天线或抛物面天线,增益:不低于20dB; Ø 通讯方式:支持岸基对海上多个测试节点的监测与控制;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沉积动力过程立体观测海洋浮标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海洋沉积动力过程原位观测(海床基观测平台)被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海洋中,为沉积动力学家提供了大量的原位数据。随着社会发展,新技术和新设备常年更新,使得观测平台更加系统化,我们对观测平台升级、改进,增加了水上气象浮标,并同水下海流设备耦合,实现实时传输功能。获得原位数据连续时间更长、数据量更多。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肾宁胶囊-防治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新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肾宁胶囊是纯天然药用植物提取物制剂,我省原料来源丰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死原因。1型DM和2型DM均可发生DN,而且其发病人数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天然药用植物中研制防治糖尿病肾病新药化合物是目前国际发展的潮流。我们多年来从事糖尿病新药化合物的研究, 结果表明肾宁胶囊对糖尿病具有降血糖和调节免疫作用,近年来已完成了药学和主要药效学和急性毒理学实验和一般药理学实验的研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其能够改善DN肾脏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对DN的发生、发展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安全性高。因此在此基础上开发防治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新药-肾宁胶囊。完成了有效成分的中试工艺路线、质量标准(草案)、初步稳定性实验等药学、急性毒理学以及一般药理学实验研究,完成了防治糖尿病肾病主要药效学实验。
主要技术特点: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提取→沉淀→分离(超滤、凝胶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冷冻干燥→检测→灌装胶囊。
主要生产设备:多功能提取罐;储罐;冻干机;大型离心机;色谱柱;超滤设备;胶囊灌装机。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迄今为止尚无能阻止DN肾功能损害的自然进程有效的西药问世,然而中医药治疗则呈现出可喜的苗头,中药具有作用温和持久、安全性高等特点,对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中国有25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30%是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患者,约750万人。每人每年药物治疗费以400元计,总共约30亿元。因此该产品投放市场后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项目建成投产后,以中小型生产规模,每月投料量3吨,每年投料量约30~36吨,可制取375~450万粒,按每粒市售价1元计,销售额为375~450万元。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铝电解槽数据驱动优化系统项目 | ![]() |
|
技术简介: 铝电解槽内的反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多变量耦合、时变和大时滞的工业过程体系。本项目利用机器学习打通了铝电解槽的运行参数与产品质量、能耗之间的关系,找到铝电解槽的运行规律、特征、经验。使用优化算法以电解铝最低成本最低为目标(提升产量、保证纯度、降低能耗),实现提升良率,降本增效,节能降耗的目标。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改性香菇培养基废料重金属吸附剂制备和应用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采用化学药剂和焙烧复合改性方法提高天然香菇培养基废料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开发了一种改性香菇培养基废料重金属吸附剂,特别适合于微污染含重金属阳离子的污水处理,如矿山污水、冶炼污水、电镀污水以及其它行业含重金属污水的深度处理。所用原料香菇培养基废料成本廉价,制备工艺简单,而且吸附饱和的材料可以通过热处理回收重金属,无二次污染产生。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目前已研发出可高效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改性香菇培养基废料材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大规模的成套生产设备和现场应用尚待进一步拓展,拟定技术转移成交价格90万元。
市场分析:该技术拟转移的区域为南方矿山较多省份,如江西、湖南、广东等,拟转移的公司有江西德兴铜矿等。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吨材料生产成本约 200 元。
成果亮点: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ZL201210134361.6)1项。2、技术先进性:改造天然香菇培养基废料后,其对废水中重金属 Cu(II)和Zn(II)去除率由原料本身的 38-40%提高到 90-95%,去除效果明显提高。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烯烃水合尾气回收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低碳烯烃水合是制备相应碳数醇类的常用方法。烯烃水合是可逆反应,因此未转化的烯烃需要返回反应系统,或者返回烯烃提浓系统,回收利用。如阳离子交换树酯催化的正丁烯直接水合生产仲丁醇,正丁烯的单程转化率在6%~8%,大量正丁烯需要回收利用。丁烯水合生产仲丁醇工艺中丁烯进料组成通常为为:正丁烯(包括1-丁烯1-丁烯、反-2-丁烯、顺-2-丁烯)97%、丁烷3%,丁烯水合后排放的废丁烯的组成为:正丁烯80%、丁烷18%、杂质2%。杂质包括仲丁醇、仲丁醚、叔丁醇,以及水。排放的废丁烯中正丁烯含量很高,因此需要将其回收。但是废丁烯中含有很多杂质,不能直接进入丁烯提浓工段,因为这些杂质在丁烯提浓的溶剂中积累,导致溶剂失效、分离能力下降,使得萃取精馏塔无法正常操作。烟台大学与兰州石化研究院联合开发的丁烯水合尾气回收技术能够将丁烯水合尾气中的仲丁醇等杂质脱除,从而可以返回烯烃提浓工段,提高烯烃利用率。同时可以加大尾气排放量,提高反应器烯烃浓度,进而达到提高水合反应转化率、提高装置产能的效果。该技术已在兰州石化助剂厂实现工业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耐磨原石仿古砖新型装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1. 创新了陶瓷干粒定位装饰新工艺:项目通过研发一种耐水性佳、成膜温度低、价格便宜的成膜保湿剂,有效阻止数码胶水的下渗,同时研制一种干粒附着力强、含有纳米活性硅酸钙组分的喷墨定位胶水,首创了国内外新型干粒定位装饰工艺并成功应用于耐磨原石仿古砖的批量化生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优等率。申请3件发明专利,分别为“一种喷墨干粒装饰陶瓷砖及其制造方法”、“砖坯成膜保湿剂、喷墨打印墨水和装饰胶水及制备方法”和“一种立体感强的干粒装饰陶瓷砖及其制造方法”。2.研制了哑光透明干粒和透明保护釉:自主研发了哑光透明干粒和透明保护釉配方,在透明保护釉的作用下,干粒的粘附性更强,墨水发色色域更广,提升了产品的防污、耐磨防滑性能。3.研发了三维立体柔抛新工艺:设计了一种由仿形抛光模块、金刚砂树脂弹性模块及塑料碳化硅研磨刷三种模块组合使用的新型抛光工艺,使产品的裂纹、凸点、凹面呈现不同的光泽效果,实现类似原石的立体柔光光泽。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仿形抛光模具”。4.研发了一种新型干粒布料新工艺:项目通过在布料皮带下增加加热隔离板,防止干粒吸潮结块,起到加热干燥作用,同时将直线型吸料嘴改为弧形吸料嘴,解决了因吸力不均造成釉面缺陷,有效提升了干粒的布料均匀性和产品质量。申请1件发明专利“可同时布施多种干粒陶瓷砖、制备方法及其控制方法”。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智能无人应急感知探测系统的研发 | ![]() |
|
技术简介: 1、球形前端传感器(1)研究在有限球状空间内部署特定传感器的技术和方法;完成在一个球形的立体空间内对各个模块的布局,完成在有限空间内对电路的设计及元器件的布局。(2)研究应急场景的物理特征,建立多参量传感器信号的采集架构。本项目主要采集环境中的音视频,设计携带4个视频传感器和一个音频传感器,并预留接口以备以后其他传感器接入。(3)深入研究特种场景中无线传输技术的可行性,设计有效的方案,实现实时准确地传输场景图像声音。(4)系统的防震、不易破损,在-10°C至55°C温度环境下能正常工作。
2、后端智能侦测终端(1)进行全景图像的动态显示以及其他传感器数据的接收、存储和分析处理等,实现与嵌入式系统的交互;根据侦测终端的系统环境,借用相应的开发软件及工具,开发出能够接收并且正确处理球形传感器发送过来的数据信息。(2)球状传感器上的分布式摄像头可以连续获得多视角空间图像信息,研究如何将不同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动态显示,从而得到被侦测环境的全景图像。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