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一种木质素的扩链改性及其熔纺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简介: 本方法制备的木质素纤维具有可纺性好、韧性佳、经碳化后所得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便于连续化生产,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复杂地质条件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简介: 1)小口径泥水平衡泥浆减阻技术 小口径泥水平衡泥浆减阻技术由可装配化注浆减阻系统、泥浆配比选定组成。可装配化的注浆减阻系统由可移动式泥浆搅拌机、可拆卸式注浆管、可调式注浆泵、触变泥浆组成;通过多组泥浆比值下的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施工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佳触变泥浆配合比,实现在砂质粘性土中的最佳减阻效果,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2)新建污水管与既有管接驳关键技术 采用逆作接驳方式替代现浇沉井接驳方式,能有效保护既有管或现状井结构,缩小施工占地面积,减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具有施工快捷、工序简单、劳动强度低等特点,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技术。 接驳口开洞采用静力切割取孔技术,即用取芯钻在设计位置进行取孔,可尽量减小对既有结构的扰动和损坏,噪音小,减少粉尘。 与现状井接驳时,通过在管道轴线上与现状井相切施作逆作井,并在逆作井底部按设计管道标高、坡度和轴线浇筑弧形的砼弧形导向槽(该弧形导向槽以不超过管道半圆为宜),在从顶管工作井顶管至逆作井内后,及时将顶管机机头取出,使用顶管设备液压油缸继续顶进,实现与现状井内管道接驳。该施工工艺可避免对现状井造成破坏,形成良好保护,同时,缩短现状井内管道施工导排或封堵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3)井壁片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沉井关键技术 井壁片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沉井施工关键技术包括井片预制、螺栓干式连接和卡槽+止水橡胶条布设。装配式沉井结构是由井片、螺栓、止水橡胶条和吊耳构成。 通过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沉井井片根据沉井大小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沉井直径2.5m≤D<3.5m(D为沉井内径)时,结构组成同直径D等于3m的沉井,沉井由上下两种结构形式的预制井片组装而成。下部结构井片分为两个半圆预制,井片高度2m,下部设有刃脚。井片间通过2组共计4颗φ24螺栓连接成一个环形整体,井片上部结构为一个完整的环形,单节高度1m,环向均匀分布8颗螺栓连接须留手孔及螺栓孔,上下结构通过8颗φ24螺栓连接成1个整体。上部具体圆环节数可根据沉井实际深度进行确定。直径3.5m≤D<4.5m或4.5m≤D<5.5m时,结构组成统一采用直径D等于4m或5m的沉井,沉井下部由四片井片组成,每个井片高度为2m,环向通过螺栓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圆;上部井片则由两片半圆井片组成,半圆井片高度为1m,半圆井片的每个端部都设有预留手孔和螺栓孔,可实现半圆井片与环向、上和下井片间的有效连接与分离,上部具体半圆井片数量可根据沉井实际深度进行确定。第一种形式:以壁厚t=0.3m、内径D=3m、深度h=6m的装配式沉井;第二种形式:以壁厚t=0.4m、内径D=5m、深度h=6.0m(或以壁厚t=0.35m、内径D=4m、深度h=6.0m)的装配式沉井。井壁片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沉井关键技术使沉井由传统的现浇结构转变为预制装配化施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及资源绿色环保的目的。 4)BIM技术在截污管网工程中的应用 本课题首创对顶管区间管线、地质情况进行模拟可视化管理,对新建污水管与既有管和井壁片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沉井进行建模,通过既有管线与拟建管道进行碰撞分析,对与拟建管道碰撞的管线提前进行迁改或设计优化避让,并对新建污水管与既有管接驳和井壁片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沉井施工进行模拟,有效地提高了两种新技术施工时的精度和质量,真正实现信息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度。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移动体检车信息系统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针对固定体检场所和移动体检车,提供一整套信息获取、传输、体检报告生成等解决方案。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数据传输延时<10ms,支持手持终端数>128。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可广泛应用于各级体检机构,尤其是装备移动体检车的体检机构,具有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 投产条件: 技术成熟度可以达到产业化条件。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黑麦面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本品含有更丰富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更高保健营养功能。黑麦面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可有效清除人体体内氧自由基,延缓机体老化;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协助肠胃蠕动,加强肠胃吸收营养,同时排除体内废物,清理大小肠,达到健胃清肠效果;富含大量的可溶性纤维,可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阻止脂质过氧化,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都有明显的预防、防治作用;本品结构紧密并且湿度大,在人体内分解的速度较慢,只需要较少的胰岛素就能保持人体血液的平衡,经常吃黑麦面就可以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的。因此,与其他食品相比,本品具有明显控制血糖上升的效果,是糖尿病朋友的优秀食品,也是中老年人预防三高,瘦身减肥的优秀食品。 主要技术特点:成分:全麦粉,木耳粘多糖。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脑脊液中次磺酸化修饰的 SOD1 作为散发型 ALS 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技术简介: 本发明脑脊液次磺酸化修饰 SOD1 水平检测是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角度出发的,和以往检测技术相比,具有操作更方便快捷、耗费低、准确率高等优势。因此,本发明的脑脊液次磺酸化修饰的 SOD1 与散发型 ALS 的相关性这一发现将为早期 AL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水下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技术简介: 1、技术原理:技术利用水下声波(频率可调的连续波)在被检工件内传播,当工件的厚度为超声波的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将引起共振,仪器显示出共振频率,若工件内存在缺陷则共振频率发生变化,利用共振频率之差,判断工件内部状态。2、技术目标:水下无损检测的深度达到60m,检测速度100~500mm/min,检测厚度6~200mm,探头晶片数16,带宽1~10MHz,采样频率100MHz,信号增益0~80dB,信噪比大于9dB,2种扫查方式,4种显示方式,64种聚焦法则。3、技术前景与市场:本技术能够开发快速接收和处理回波信号、实时转化并显示图像的水下相控阵超声波探伤仪,并解决多通道、高频信号水下长距离传输引起的干扰和衰减问题。适合于海洋结构物水下超声检测的扫查方式与成像方式,同时还可以应用于海洋工程、海洋安检、海洋救助、船舶海上即时检修等行业。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
滨海湿地碳循环探测技术体系
技术简介: 本项目建立了滨海湿地土壤-水-植被-气各层圈碳通量的探测技术方法体系,系统获取变化环境条件下湿地各层圈碳通量的监测数据,可为生态系统增汇固碳的管理实践与蓝碳抵消碳排的实际份额的严格评估提供技术方法支撑。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
基于大气中性点的偏振遥感地-气信息分离测量装置
技术简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气中性点的偏振遥感地一气信息分离测量装置,包括偏振传感器装置、偏振传感器机械平台、控制单元、计算机所述偏振传感器装置固定在偏振传感器机械平台上所述偏振传感器装置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相连接,进行数据的采集与控制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计算机,进行数据及控制信号通信。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
发酵不饱和油脂生产十二碳二元酸
技术简介: 长链二元酸(Long-chain dicarboxylic acid,DCA)是指碳链中含有 10 个以上碳 原子的脂肪族二羧酸,包括饱和及不饱和二羧酸,长链二元酸在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 同时由于生产长链二羧酸的有机合成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有的二羧酸如十五碳二 羧酸等尚无法合成,使得长链二羧酸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生物法可提供从 C 9 到 C 18 甚至 C 22 的系列长碳链二元酸单体,但是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特别是十二碳二元 酸的原料均为烷烃,而原油储量的下降,长链二元酸生产所需石化原料资源的紧缺, 导致了二元酸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寻找新的可持续的替代物已刻不容缓。本项目经 前期筛选分离获得一株能够利用有效利用油脂并将其转化为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母, 并能够将油脂特异性的转化为十二碳二元酸,相关领域尚未有报道,具有较大的应用 前景。该项目为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项目,目前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201510659020.4 和 201511003830.0)。 技术指标(或技术特点)、成熟程度: 本项目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长链不饱和油脂特异性生产十二碳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 母菌种及其配套发酵方法,发酵产物经酸碱法粗提取后十二碳二元酸所占比例占二元 酸总体比例的 80 %以上,产量为 5 g/L。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长链二元酸是一类有着重要和广泛工业用途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化学工业中合成 高级香料、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高档尼龙热熔胶、高温电介质、高级油漆和涂料、 高级润滑油、耐寒性增塑剂、树脂、医药和农药等的重要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推广前景分析预期经济效益: 本项目采用回收油脂为原料生产长链二元酸,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与国外化学 合成法、国内利用石油生物发酵生产二元酸相比,节省了能源类原料,预计生产成本 下降 20 %以上,同时,为回收油脂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项目具有强大的 市场竞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合作方式: 技术开发。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建筑钢结构焊接系统V1.0
技术简介: 本项目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项目背景:智能制造离不开焊接技术,建筑钢结构更有甚者。如何保证建筑钢结构稳固性好,安全系数高被提上历史日程,事关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项目技术原理:根据用户需求,对焊接工具坐标进行相关设置与计算管理,基于焊接电流、电压参数设置对焊接程序点进行相关设置与管理;基于焊接指令参数输入与焊接指令参数修正管理,对焊接电流、电压进行动态调整,保证焊接电流、收弧电流、防粘丝电流、起弧电流动态平衡稳定;保证焊接电压、收弧电压、防粘丝电压、起弧电压动态平衡稳定;保证起弧时间、收弧时间、防粘丝时间适时归一化;基于对焊接摆动社设置,保证焊接状态归正比。 从程序层面、实体层面保证焊接工程质量。 项目性能指标:焊接工具坐标 焊接电流参数 焊接电压参数 焊接电流、收弧电流、防粘丝电流、起弧电流 焊接电流、收弧电流、防粘丝电流、起弧电流 起弧时间、收弧起弧时间、收弧 焊接摆动社 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通过焊接指令参数调整与修疋,能适时动态对焊接程序点进行动态规划与自动控制,基于状态正常、时间归正情况下,保证焊接工程精度与质量要求,满足用户个性化质量数量需求。是现代精益生产与敏捷智能制造先进技术范式应用典范,是新时代新生产力技术代表,具有划时代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本技术经科学测试,技术成熟度极高,安全稳定,能保证和满足用户对焊接工程质量特殊个性化要求。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