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集约车营运平台研发 | ![]() |
|
技术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本项目是2015年广东省科技项目(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器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集约车营运平台研发”由广州星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地理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共同承担完成。 背景: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程度日益深入,人口的急剧增加、车辆保有量的快速上升,对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城市治堵措施的造成很大影响。广州市2013年起已对中小客车实行增量配额指标限购管理,怎样解决上班族在高峰期的通勤问题,又能缓解广州市交通拥堵,成为广州市政府关注的焦点。本项目致力于研究一个“互联网+公共交通”的出行服务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将公共交通资源和出行需求进行连接,有效整合管理公共交通的供需信息资源,进一步创新集约化交通出行方式,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服务体验,减少私家车出行量,有利于缓解城市拥堵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项目主要内容概括为“一个平台、一套终端、三项专题”。一个平台即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集约车营运平台;一套终端即专用的网络集约车车载终端,包括行车记录仪主机、车载调度屏和一体化电子验票盒子;三项专题研究指的是基于个性化需求分析的定制线路规划、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客流预测分析、基于分布式位置计算的动态调度。项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运用及推广,实现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促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技术的升级和管理方式的革新,从而全面带动了整个公共交通行业结构的升级。其关键技术有:①移动互联网技术②蚁群算法计算技术③客流动态预测技术④分布式智能报站技术⑤多样乘车验证技术。 性能指标:承载1,000个后台管理活动用户访问;承载5,000,000个终端乘客用户资料;承载100,000个终端乘客活动用户访问;承载1,000个终端乘客用户并发量;承载10,000台车辆同时在线;承载20,000个站点的维护操作;承载1,000条线路的维护操作;承载100,000个活动班次查阅和操作;承载1,000,000活动订单查询和操作。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重点解决了司机和客户之间距离较远,增加了车费和人力时间的成本和开车过程利用手机软件进行抢单,增加了出事故的机率问题;解决了主要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堵的难题;解决了提高公众服务能力问题,即公交报站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及时性,公交站台只能显示公交车线路,显示形式单一、不能动态的向乘客传递交通信息。解决了最大限度的还原现场画面和实时性不高的问题。分别在理论方法、关键技术、装置装备3个层次上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了车载调度、定制线路模型、实时到站计算与发布、数据实时分析等问题。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桑黄扶正胶囊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目前市场上抑瘤药品和保健食品尚属缺乏,而桑黄是国际上公认的生物治癌疗效明显的珍稀菌,但子实体已招灭绝性开采且人工栽培周期长,难度大。我们对黑龙江,甘肃,陕西,金寨等地桑黄进行分离,得到了对HepG-2、Hela、SMMC-7721、MCF-7等肿瘤细胞株和小鼠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桑黄菌株4.2302。我们拥有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桑黄菌株及其发酵生产技术,从菌体中提取的多糖而制成的桑黄扶正胶囊经体外和体内均证明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突变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多糖制备的实验室中试工艺已成熟,初步制定出扶正胶囊的质量标准。
主要技术特点:发酵生产技术,多糖分离纯化技术;工艺:菌体-粉碎-输送-储罐-浸出罐-压滤机-暂存罐-醇沉罐-离心-分离纯化有效成分-超滤-冷冻干燥-装胶囊-产品包装-成品入库;设备:发酵、分离纯化、结构分析、药理学检测等相关设备。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中国抗肿瘤药物有着庞大的市场基础,其销售额到2007年可达20亿美元。而且每年我国的肿瘤患者都在大幅增加。而市场上安全、疗效确切的抑瘤药品和保健食品尚属缺乏,因此桑黄扶正胶囊必将有很好的市场。桑黄子实体在国外一直作为灵丹妙药出售,其价格高达每千克2300美元;由于抗癌效果显著,其提取物干粉在韩国的市场价高达每克2000多美元。工业化发酵生产以及保健食品申报成功后实现产业化,也将为我省下岗职工提供大量工作岗位。而桑黄其自身独有的抗癌功能也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福音。因此桑黄扶正胶囊必将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桑黄扶正胶囊生产过程中无任何环境污染,其残渣还可以作为农业用肥,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运动保健品新原料----石斛碱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石斛碱是一种来源于金钗石斛的生物碱,具有止痛、解热作用,可降低心率、血压,减慢呼吸,具强壮作用并可解巴比妥中毒,显著提高SOD(超氧化物岐化酶)水平,降低LPO(过氧化脂质)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石斛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但无致瘾性,可以减肥,,丰富肌肉中毛细血管,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的作用。
主要技术特点:1.外观:黄色粉状物;2.石斛碱含量:≥20%;3.检测方法:化学显色法(UV)和气相色谱法(GC)。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主要应用于运动保健食品和减肥食品。
投产条件:植物提取纯化设备。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研究稠油热采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硫化氢的实验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一种研究稠油热采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硫化氢的实验系统,是一种模拟原油与油藏矿物中硫酸盐反应生成硫化氢的实验系统。实验系统由实验反应发生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气体检测分析系统、气体收集系统、反应产物处理系统等组成。实验发生系统包括加热炉、反应釜、石英管、测压元件、压力传感器、保温套、阀门等组件;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加热炉、热电偶、继电器、电源、信号转换器、电脑等组件;气体
检测分析系统包括阀门、气体干燥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等组件;气体收集系统包括阀门、精密电子气体体积流量计、气体收集袋等组件;反应产物处理系统包括干燥箱、离心机、固相萃取仪等组件。通过先进的测试分析手段对反应后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得到TSR反应的路径,研究生成H2S的内在理论;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可以进行TSR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研究。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陶瓷砖全自动包装生产线 | ![]() |
|
技术简介: 缓存系统采用上下平行布置的多层存储输送线步进存储砖垛,头尾各布置有可升降的短输送线,分别将叠好的砖垛输送至不同高度层的存储输送线存储及将存好的砖垛输送至后续工位。 包装主机采用流水线步进式结构设计,进砖输送线架位置装有气动整形及顶升机构,前工序将砖垛经输送整形后顶起等待夹抱至放纸箱工位,夹抱动作由气缸控制升降、伺服电机驱动执行水平精准移动,纸箱仓放置在主机旁,纸箱经吸盘水平吸取后提升至待夹取位,通过步进电机驱动的气动手指夹紧吸盘吸取的纸箱后精准拉放至主机输送线上,待前工序夹抱过来的砖垛放置在纸箱上后步进依次输送至后续的包角工位及折箱工位。取放包角、泡沫片工位及折箱动作均由气缸及相关气动元件执行。 四芯打带线采用一开一备的思路设计,分前两台捆扎机及后两台捆扎机,每台捆扎机前后各有一段输送线架,前两台捆扎机及后两台捆扎机之间有一套90°调头线架,前两台捆扎机负责捆扎砖包的一个方向,经调头后后两台捆扎机负责砖包另一方向的捆扎,这样可实现砖包的“十字”或“井字”的捆扎要求。
其主要优点为: (1)自动化程度高,采用柔性生产线控制原理,将各模块无缝衔接,可实现无人操作。能自动完成瓷片对齐、放纸箱、放两侧泡沫板、放四周包角、折箱成型、捆扎、码垛等动作。 (2)巧妙的提出了针对瓷片砖的包角泡沫片露背捆扎带式包装工艺,整线采用流水线式布置,提升了包装防护性及紧凑性,大大降低了瓷片运输的破损率。 (3)操作简单、运行可靠,该包装生产线集机、电、光、仪、气等多种学科于一体,各主要包装模块既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联动控制。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埃博霉素类药用系列产品 | ![]() |
|
技术简介: 埃博霉素(Epothilone)是纤维堆囊菌产生的一类 16 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本 项目通过纤维堆囊菌发酵生产埃博霉素 A、埃博霉素 B 等多种天然埃博霉素。本实验 室已从事埃博霉素生产菌种选育、发酵工艺和提取工艺研究近十年,可提供多种埃博 霉素类化合物生产技术。 技术特点: 埃博霉素在许多方面优于紫杉醇:抗癌活性比紫杉醇高;能抑制所有的对紫杉醇 过敏的或对紫杉醇抗药的肿瘤细胞;对有多种抗药性的癌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受 细胞排毒蛋白的作用,故没有紫杉醇类的抗药性问题。此外,由于化学结构比紫杉醇 简单,埃博霉素具有更好的化学修饰与优化潜力。所以,以埃博霉素是未来抗癌药物 领域的主力军。本项目生产菌种活性高、发酵周期短、得率高。 应用范围: 埃博霉素有望成为临床上最为成功的抗肿瘤化疗药物,被用于卵巢癌、胸腺癌、 结肠癌、肺癌和肝癌等实体癌的治疗。本项目生产埃博霉素母核,可作为原料药进一 步修饰,制备系列埃博霉素类抗癌药物。 投资概算: 视生产规模不同投资在 2000~5000 万元不等。 推广潜力及前景分析: 以美国的伊沙匹隆(埃博霉素 B 衍生物)注射剂为例,15 mg/支平均批发价(AWP) 921.96 美元,45 mg/支的平均批发价(AWP)2765.89 美元。1 kg 伊沙匹隆可以制造 出价值 4302 万美元的制剂。1 kg 依沙匹隆是用 4 kg 埃博霉素 B 修饰合成的,相当 于 1 kg 埃博霉素 B 可以制造出 1000 万美元的制剂。近期,Sigma-Aldrich 公司也推 出埃博霉素B产品(标准品或对照品),产品号E 2656,报价:10μg/145.50 美元(14,550 美元/g)(≈214,227 /g 元人民币)。本项目发酵法生产 1 kg 埃博霉素 B 综合成本以 人民币 500 万元计算,效益空间巨大。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复合式固定床气化的生物质高值综合利用技术 | ![]() |
|
技术简介: 该成果属于生物质能源领域,应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热化学转化高值化利用。生物 质能是唯一含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稳定的可获得性。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可 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 该成果首创生物质复合式低焦油气化技术,研制了生物质复合式固定床气化工艺 及装置。在解决传统气化焦油含量高、运行稳定性差等技术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根 据区域资源状况,联产生物质燃气、生物炭、木醋液,结合区域用能需求,联供电、 气、冷、热等多种能源,实现生物质能高值化利用。目前该项成果技术和应用水平处 于国内领先水平。通过优化设计内置热解筒、布置均风环、构建蓄热体,实现了干燥 热解、燃烧还原和气体重整三个反应区的物理分隔,保证了稳定的反应环境,攻克了 焦油含量高、二次污染严重的行业难题。产气效率 81.67%,粗燃气焦油含量小于 20mg/Nm3 ,冷煤气能量利用率达 84.3% ,系统能源效率大于 60%。 该成果在生物质能转化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先进清洁燃料、工业节能等领域具 有显著特点及优势。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2 项,并与河北威县绿地秸秆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仟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力能源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并已在山东日照、河北威县、福建南坪、河北石家庄等地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应用。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耐磨性农用机械配件 | ![]() |
|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耐磨材料在不同发展阶段对降低单位材料消耗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材料性能也存在某些问题,如普通白口铸铁韧性较低,高锰钢在低冲击载荷下加工硬化能力差,高铬铸铁在腐蚀性介质的湿磨条件下耐磨性优势不大,同时韧性也显不足。由于韧性的不足,常常导致研磨体介质破碎和剥落,这使得粉磨工序管磨机的生产率降低、研磨效率下降、能耗增加以及磨矿闭环回路的辅助设备磨损严重。本项目采用少量合金化和等温淬火热处理的技术措施,开发出含碳化物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简称CADI)强韧性耐磨材料,为冶金、矿山、水泥、发电、现代农业等行业提供一种优质的抗磨材料。技术特点:1. 调节合金成分,可以方便的控制CADI基体中碳化物含量,从而调节合金的韧性与硬度,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开发不同强韧性的部件;2. CADI材料的性能主要由等温淬火工艺决定,即由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等温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决定;3. CADI球铁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成本低廉,在现有球墨铸铁生产设备上可直接进行生产。创新要点:1、通过合金成分调整,控制碳化物含量;2、针对不同的合金成分和不同使用要求,开发出相应的等温淬火工艺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生理参数检测系统的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研制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结合可穿戴技术、无线通信网络和传感器等技术,针对体温、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等生理参数开发医用级的可穿戴设备,通过低功耗蓝牙或者wifi,使得测量结果可以实时传输到电脑或手机,通过健康云平台层负责对所有数据进行储存、分析和计算,并在计算机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 关键技术:1、无线生理参数采集技术。2、无线连接技术。3、手机/电脑端软件技术。4、可穿戴技术。5、低功耗技术。6、硬件整机技术。7、各种生理参数测量算法。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韶钢1050m3高炉炉渣性能研究 | ![]() |
|
技术简介: (1)高炉炉渣性能更加稳定,造渣制度更加合理科学。在高炉入炉风量增加50m3/min,富氧量增加2000m3/h的条件下,稳定了高炉压差在130KPa-135KPa范围内;项目开展后,6号高炉渣中MgO、Al2O3的控制更加稳定合理,MgO/Al2O3控制在0.45-0.5区间;炉渣R2逐步提升至1.2-1.25区间,渣中FeO逐步提高至0.6水平;渣系流动性进一步改善,炉渣脱硫排碱能力增强;重新制定铁水温度控制标准,将铁水温度控制区间由1465-1500℃调整为1450-1485℃,实现了铁水含硅量的进一步降低,由2016年的0.476%降低至0.45%以下,为高炉强化冶炼增加产能奠定了技术基础;高炉实现了长周期顺行,炉况波动基本消除;高炉顺行状态得到改善,高炉实现了强化冶炼的目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阐明了炉渣成分对其流动性的影响,并将成果应用于高炉造渣制度。 (3)阐明了高炉炉料合理软熔温度及区间的分布原理,并将成果应用于高炉配矿制度制定。 (4)阐明了高炉炉渣脱硫排碱原理,并将成果应用于高炉长寿管理技术。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