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半集中式污水及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 ![]() |
|
技术简介: 1.遵循“循环经济”与“零排放”的理念,建立区域污水与废弃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系统。
2.通过污水的分质排放与处理,提高回用水水质,满足污水回用的要求。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性价比卫星反作用飞轮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研制的卫星反作用飞轮产品,采用国产化技术开发,具有高可靠、高性价比、轻小型化、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等优点,其主要技术指标显著优于国内同行科研院所,部分关键指标甚至领先一个数量级,达到并超过了国际领先水平。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鼻咽癌预后模型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我们在二维放疗时代率先明确原发肿瘤消退速度是影响鼻咽癌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代表性论文1)。在调强放疗年代,我们继续以往研究,明确鼻咽癌放疗后原发肿瘤或/和转移淋巴结的消退程度是影响鼻咽癌局部或/和区域肿瘤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代表性论文2)。我们在二维放疗时代和调强放疗时代均证实了原发肿瘤最大径是影响鼻咽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 无瘤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FFS), 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和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lapse-free survival, 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原发肿瘤最大径联合T分期可以更好预测预后(代表性论文3、4、9)。我们在国内外首先证实在调强放疗时代大体肿瘤体积(Total tumor volume, TTV)是影响鼻咽癌OS、FFS、DMFS和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oco-regional relapse-free survival, LRRFS)的独立预后因素,TTV联合T分期可以更好预测预后(代表性论文5)。我们在国内外首先证实鼻咽癌合并HBV感染者对比未合并的HBV感染者预后更差,尤其更常出现肝转移(代表性论文6)。我们在国内外首先通过大宗病例分析发现血循环CD19+B淋巴细胞数量是影响鼻咽癌患者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独立预后因素(代表性论文7)。我们在国内外首先采用免疫组化分析鼻咽癌患者的初治鼻咽标本和复发鼻咽标本,发现Jab1/Csn5,Akt和TUNEL有助于识别短期内复发鼻咽癌(代表性论文8)。我们在国内外首先通过反相蛋白质阵列分析确定鼻咽癌新的转移相关生物标志物,进一步检查信号蛋白的激活状态,以改善EBV相关鼻咽癌患者转移风险的评估(代表性论文9)。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互联网+医疗影像云平台 | ![]() |
|
技术简介: 大数据驾驶舱:建立平台展示模块,为影像数据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平台影像质控:构建平台影像远程会诊全流程服务机制,保障平台远程诊断质量;
平台在线分账:免去线下人工结算的繁琐,同时保障影像医生及上级医院的实时收入;
AI影像辅助诊断:实现专科辅助筛查,提高影像诊断速度,降低漏诊、误诊率;
空中诊间、远程教学:丰富平台医疗服务内容,提高远程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系统V1.0 | ![]() |
|
技术简介: 用新型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装置 结构特征:搅拌筒,搅筒的上端设置有主机和辅电机;主电机与主旋转轴连接,主旋转轴上焊接搅拌叶片,相邻搅拌叶片之间安装蜗轮,蜗轮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有蜗杆;蜗杆上安装旋转轮,旋转轮的轮缘焊接旋转叶片;辅电机与传动轴通过齿轮、齿条连接。结构简单,体积小,是中小型工程建设必备便携式工具。
技术原理及功能特点:主电机带动主旋转轴转动,搅拌叶子也随主旋转轴联动,蜗能转动驱动蜗杆传动,蜗杆上旋转轮转动,使旋转叶片将搅拌相邻搅拌叶子之间的混凝土,辅电机带动传动杆,传动杆带动旋转头,旋转头上的辅旋转轴带动螺旋搅拌叶片旋转搅拌。能实现混凝土搅和物充分搅拌后的和易性。本产品技术技术先进成熟,生产应用安全。 本技术专利在中国科学家论坛上荣获发现-2018科学创新发明成果奖。 欢迎海内外生产商、销售商合作开发本项实用前景广阔专利产品,共创双赢。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系统V1.0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I将预先建立的字典矩阵的所有列归一化到单位的L1范数;S2、对待检测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建立待检测图像模型S3、使用KRSAMP方法求解所述待检测图像模型的S4、根据所述 w 的值计算所述待检测图像与所述字典矩阵的样本之间的残差 ri(y),S5、找出与所述残差最小值对应的类别作为所述待检测图像的类别。本发明的基于改进的匹配追踪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增量梯度上升法进行原子的筛选,加速运算速度。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臭氧分析仪校准装置 | ![]() |
|
技术简介: 浓度臭氧标准气体发生与测量装置是将纯氧通入仪器,在钨电极臭氧陶瓷片的电极辉光放电下,使氧气转化为臭氧。装置给电极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通过电极放电后产生具有稳定浓度的臭氧,然后将产生的臭氧气体分为两路,一路通入被校的臭氧分析仪,用于校准臭氧分析仪;一路通入高精度的臭氧分析仪测量臭氧浓度,将测量所得的臭氧气体浓度值反馈至装置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实时检测臭氧浓度,采用动态调控的方式,通过装置中的气体动态稀释系统将高浓度的臭氧气体稀释,再由高精度臭氧分析仪实时检测,并与设定值相比较,实现闭环控制,使臭氧的输出浓度与设定的浓度值一致。该装置的技术性能指标为:标准气体输出范围:10×10-6~400×10-6;输出气体流量: 2 L ;重复性:<0.7%;响应时间:3 min ;使用环境:18~25℃,常压。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刺参新品种“崆峒岛1号”的开发 | ![]() |
|
技术简介: 成体刺参“崆峒岛1号”刺形坚挺,同对照组相比,其体重提高29.07-39.18%,平均提高34.12%平均体重变异系数CW为22.32%,平均体重离中值为4.43倍,显著低于普通商品苗对照组。“崆峒岛1号”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缩短了上市周期,降低了养殖风险,适合在山东、辽宁和河北等沿海省份进行围堰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相关成果曾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二等奖两项,通过国家级新品种审定一个,授权发明专利两项。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创新药物的早期成药与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以下两项关键技术: 1.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药物早期成药性评价技术。涵盖了心血管疾病(促血管生成、 抗血栓、抗心率失常、心脏保护)、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抗焦虑)、抗肿 瘤(抑制血管生成)、免疫与炎症(抗炎、提高免疫)、糖尿病、主要器官保护(心、 肝、肾)等多个方面的早期成药性关键评价技术。 2.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药物早期安全性评价技术。包含急性毒性、发育毒性(致畸)、 器官毒性(心脏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行为学毒性等 诸多方面的用药安全性评价技术。 在完成构建药物早期成药性及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的同时,我们还面向国内外高 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合作与服务,成功搭建了药物筛选评价技术对外服务平台。 目前采用该评价技术体系已成功为英国剑桥大学、韩国朝鲜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山东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药 研究院、沈阳药科大学等数十家新药研发机构累计评价样品 600 多个。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作物秸秆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实际上就是封闭式工厂化周年栽培。利用制泠或加热设备和自然气候抗衡,实现“空龄效应”。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在单位土地面积内,利用设施、设备创造出适合不同菌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环境,进行立体、规模、反季节周年栽培。其目的是提高周年复种指数,提高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资金周转使用率,在短时间内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农业企业化管理的栽培方法。
主要技术特点:作物秸秆35%,玉米芯35%,麸皮14%,玉米粉7%,豆粕6%,石膏1%,石灰2%;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利用作物秸秆代替木屑作食用菌培养料实行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平均每袋成本降低0.2元以上。设计产能日产杏鲍菇20吨,即年栽培2082.86万袋,节约成本,416.57万元。
投产条件:1、温度:3~22℃,±2℃(压缩冷凝机组2台、冷风机2台);2、湿度:50~98%RH,±5%RH(超声波加湿器);3、二氧化碳:0-12000ppm,±5%;4、现场控制与远程控制相结合,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中心集中控制。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