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一种铜钨电弧气刨装置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铜钨电弧气刨装置。铜钨电弧气刨装置,包括:钨电极头、铜管体、隔板、进水管、出水管;钨电极头下端为圆锥体、上端为圆柱体,钨电极头沿轴向设置有钨电极头内孔;铜管体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柱壳体,铜管体的下端与钨电极头的圆柱体固定连接;铜管体的内部沿铜管体的轴向设置隔板,隔板沿铜管体轴向将铜管体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铜管体的封闭端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进水腔相连,出水管与出水腔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铜管体与钨电极头连接牢固,内部设有水循环系统,易于降热;采用钨电极头放电,电弧稳定,形成切口槽平整,并且益于对清根等过程实现机械化。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天然低聚糖发酵果醋饮品 | ![]() |
|
技术简介: 果醋饮品的生产是由果汁经过酵母菌和醋酸菌两次发酵而成,时间一般需要一个 月以上的时间。但是目前有些生产者为了缩短生产时间,基本配制而成,有些甚至以 粮食调味醋为原料加果味香精勾兑醋饮,缺乏发酵法生产果醋特有的营养、风格和实 际的饮品文化,消费者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使果醋饮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给消费 者留下恶劣印象。因此,研究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天然果汁原料进行深加工制备果醋饮 品,不仅可以使产品营养丰富、清爽可口,还可以延长产业链和存放期,促使该行业 的良性运转,也是对水果类生物质资源的一种可持续开发利用。本项目通过果汁两步 发酵法生产果醋,生产过程中利用壳多糖酸解成壳低聚糖的原理使壳低聚糖融于果醋 饮品当中,形成浑然一体的产品。壳低聚糖不但具有普通低聚糖的功能,如使体内双 歧杆菌增殖,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据研究报道还具有抑制肿瘤、排除体内毒素及重金 属、降低血压和血脂等功能。与传统醋酸饮料相比,本项目醋酸饮品含有功能性壳低 聚糖,壳低聚糖赋予了果醋饮品更多的营养和口感。 技术特点: 本项目完成了壳低聚糖果醋原浆是果汁经酵母菌和乙酸菌两步发酵制备,在乙酸 菌发酵 2-3 天时添加分子量 8000-10000 道尔顿的壳聚糖 0.1-1%,继续发酵,所得发 酵液逐级过滤除菌而得,工艺完善。优化了由壳低聚糖果醋原浆和蜂蜜、乳糖醇、果 汁调配工艺,最终制成发酵型醋酸饮料。整个项目技术工艺成熟。 应用范围: 我国水果种植面积较大,资源丰富,直接食用或加工成果汁食用有时还不足以利用 完这些资源,但水果的储存期较短,在此背景下,利用水果加工成天然果汁,再利用 微生物发酵果汁来生产果醋饮品,该类饮品不仅果香浓郁、酸甜柔和、清爽可口、生 津止渴,而且富含氨基酸、维生素、还原糖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投资概算: 视生产规模不同投资在 100~500 万元不等。 推广潜力及前景分析: 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饮料主要可以分为碳酸饮料、乳品饮料、茶饮料、果汁果 浆饮料、蔬菜汁饮品、果醋饮品、矿泉水等。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饮食习惯重视程度 的增加,人们不仅要求饮料要解渴、口感好,更注重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开拓好市场 年收益可达 100 万元以上。 转让方式与价格: 整体技术转让:包括菌种、工艺参数、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图、人员培训。 转让价格:50 万元。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离子液体法三聚氰胺尾气氨碳分离新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我国是世界上三聚氰胺(三胺)产能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生产国,产量约为 180 万吨/年,占全球产能 90%以上。生产一吨三聚氰
胺产生的尾气中有一吨氨气,如果不予以回收,一年直接损失高达 63亿元以上。目前三胺尾气回收技术需要配套合成氨生产装置副产碳酸氢铵产品,其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生产过程中无组织氨排放控制较难,蒸汽消耗高、成本高、含氨废水量大,带来严重的环保难题,且碳酸氢铵产品销路越来越窄,极大制约了三聚氰胺行业发展。本项目针对三胺尾气中氨含量高、排放量大、易结晶、难分离等特点,提出采用离子液体吸收法净化回收三胺尾气中氨的绿色新技术,开展了低挥发、高氨溶解性和高选择性的离子液体新介质设计、新型吸收分离设备开发、工艺集成与优化等研究,建立 40 万 Nm3/年工业侧线装置,实现了连续 6 个月稳定运行。新技术具有流程短、分离效率高、无废水排放、节能效果明显,可得到高纯度氨产品的优势。社会经济效益: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在节水、节煤、节电方面,是国际首例重大突破,能突破三胺尾气回收利用技术瓶颈,引起三胺行业的巨大变革,引领三胺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形成国际领先的绿色新技术,填补国际、国内技术空白。该技术成熟后可在全国三聚氰胺生产行业推广。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配网自动化终端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为公司现有产品升级项目。公司柱上开关、环网柜等配电网一次产品技术成熟,现已经掌握成熟的产品生产与制造工艺,有着丰富的行业技术经验积累。公司现拥有一批配电网智能控制终端相关产品的优秀研发人员,计划研发的产品包括:三遥型站所终端、二遥标准型站所终端、三遥型馈线终端、二遥型馈线终端和配电主站系统等产品,项目的实施促使公司具有提供市场上各种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预期将实现年销售收入增加2000万元、年利润400万元。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透明质酸高效生物制备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透明质酸又名玻尿酸,是一种由 D-葡萄糖醛酸和 N-乙酰葡糖胺组成的高分子 粘多糖,由于具有多重的生理功能,使得透明质酸及其钠盐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化 妆品、生物材料等诸多方面。 本项目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已获得一株高产透明质酸的兽疫链球菌,而 且对发酵和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期间对透明质酸生产菌株性能、发 酵条件、透明质酸的提取工艺都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了发酵工艺参数、提取工艺 路线及参数等。 2014 年国内市场规模约 10 亿。未来几年年均增长约为 15%,2019 年将增长至 22 亿元以上,在美容领域透明质酸的应用占了相当大的份额。2008 年,我国批准 第一款美容注射用透明质酸后其用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仍大幅低于西方发达国 家,市场规模仅 10 亿元,因此其增长空间巨大,未来几年我国透明质酸的生产将 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生产本产品需要建设发酵车间、后提取纯化车间,配套 水、电、汽等设施。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软枣猕猴桃优异品种选育及推广 | ![]() |
|
技术简介: 软枣猕猴桃又被称为软枣子,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品种。成熟的果文可直接带皮食用。果实中的营养价值极为丰富,富含多种维生器、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梨的80多倍。我国对软枣猕猴桃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在软枣猕猴桃的品种方面只选育出了多个品系,种植面积也非常有限,未能形成规模化的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本项目通过野外调查采集软枣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对优异株系进行快繁,进面进行推广应用。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关键技术 | ![]() |
|
技术简介: (1)采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为萃取溶剂,取代传统的萃取溶剂,采用快速液相- 三重四级杆质谱为检测手段,建立了三类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微萃取新技术:温控离 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分散液相 微萃取,并成功地应用于环境水样中三氯生、三氯他班和溴代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三 种异构体的分析。 (2)建立了环境水样中包括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四溴双酚 A、六溴环十二 烷、三氯生、三氯卡班、全氟辛烷磺酸盐、雌激素己烯雌酚、双烯雌酚、己烷雌酚等 在内的多种新型环境污染物的固相萃取-色谱-质谱联用的新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环 境水样的分析。 (3)建立了土壤、沉积物、大气颗粒物、动植物组织等样品中典型新型有机污 染物溴代阻燃剂、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快速萃取与快速净化-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 谱/气相色谱-化学源-质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新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 析。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智能无线建筑地基检测管理平台及技术服务的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相对于国产设备,本产品只需一人即可实现远程无人化大批量的微位移监测装置的智能自动化控制和采集,同时配备自动分析报警软件,采用全触屏操作,简单易学,从产品性能与使用便捷性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可实现进口替代并占领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具有极高的商业投资价值。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汽车主减速器驱动桥性能检测试验台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该试验台采用空载或电加载的方法,通过扭矩传感器及振动信号分析仪,可对汽车的主减总成、桥总成进行在线性能检测,剔除不合格的产品,由此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1.NVH性能测试;2.加载磨合试验;3.加载啮合斑点检测;4.ABS信号检测;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汽车装配生产线。
投产条件:需要进行产品装配质量性能检测的场合。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改性聚酰亚胺耐高温漆包线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来源于2013年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改性聚酰亚胺耐高温漆包线属于新材料的技术领域,本项目研发的改性聚酰亚胺耐高温漆包线为新型的耐高温漆包线,具有耐热等级高、耐湿热、抗辐射及成膜性好等特点,产品可用于高温高压和高湿度等恶劣的工作环境,应用于汽车电机等小体积、大功率电子元器件产品中,同时有利于开发其在航空和宇航等领域的应用。本项目主要通过含氟聚芳醚酮共聚改性聚酰亚胺为关键组分来制备耐高温漆包线漆及漆包线,由于主链中聚芳醚酮的引入,在保留聚酰亚胺的高温稳定性的同时赋予其良好的耐湿热性。同时通过烘炉温度和收线速度等工艺条件对漆包线的表面性能、力学性能、电性能和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涂线工艺参数。
使用该工艺技术后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项目提出的含氟聚芳醚酮共聚改性聚酰亚胺耐高温高湿漆包线漆及漆包线,可使含氟聚芳醚酮与聚下亚胺优势互补,利用含氟聚芳醚酮的优异的耐湿热性改善目前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性能,使产品可用于高温高压和高湿度等恶劣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开发其在航空和宇航等领域的应用。
2、项目提出通过调节含氟聚芳醚酮的含量来调控改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机械性能和耐热、耐湿热性能,不仅便于合理控制成本,而且有利于系列不同等级新产品的开发。 技术性能指标如下:使用该绝缘漆生产的漆包线,规格为Φ0.20-Φ1.80mm,满足以下性能要求:1)热冲:热冲击(极限)265℃-s20%- 1d、 2d 合格;2)软化击穿:软化击穿(极限450℃);3)单刮:≥25N;4)电压 10000V;5)电压(定压):8000V 1 分钟不击穿;6)抗劣化:电压法电压(260℃-48H、10KV);抗劣化卷绕法225℃-6H 1D 卷绕;7) 耐碱(NaOH5%) >6H;8) 耐酸(1.20H2SO4) >6H。该项成果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可替代国外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形成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减少企业对国外关键材料依赖和提高企业关键原材料国产化率的重要产品。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