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海水重金属全自动快速测量系统
技术简介: 内容简介:海水重金属全自动快速测量系统采用比色原理,通过流动注射技术、顺序注射技术,结合光电检测、数字信号处理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样品的全自动化分析。通过对该仪器的物理、化学参数等指标进行考察和优化,实现测定海水中铬、铜、锌等重金属含量,检测转换过程只需更换化学试剂即可。 技术指标:锌:10-400微克每升,检出限3微克每升;铜:2.0-30微克每升,检出限1微克每升;铬:4-100微克每升,检出限2.5微克每升. 转化所需投资(万元):200 项目转化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项目转化后可以形成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海洋观测装备,突破海洋观测、探测和预测等重大关键技术,带动和促进山东省和全国的海洋技术与装备产业结构调整、协同发展,而且能够可业务化支撑与保障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农业生产、减灾防灾等业务化应用。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
薄型矿物纤维功能纸技术
技术简介: ①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以矿物纤维功能材料制造过程重点环节和目前技术薄弱之处进行系统工 程化技术开发,解决关键技术障碍。项目内容的实施以矿物纤维改性处理及纸页成形 关键技术的研究为目标,加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协调与合作,把基础研究与应用 研究结合起来,发挥纤维工业、化学工业、设备制造业等不同行业单位的优势,利用 矿物纤维功能材料制造技术涉及学科多、加工工艺复杂的特点,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 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矿物纤维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为国内相关高新技术提供功能性材料 方面的支撑基础。 ②核心技术及指标 核心技术:薄型矿物纤维功能纸的原料性能研究及改性处理技术 薄型矿物纤维功能纸成形的关键技术 薄型矿物纤维功能纸制造过程中专用化学品的开发与应用 薄型矿物纤维功能纸专用设备的开发 薄型矿物纤维功能纸制造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回水的处理及循环利用 指标:研究了矿物纤维的性能及其表面改性技术,通过纤维素变性处理,研究了具有 特殊功能的纤维素产品,专用高效分散剂和耐高温胶粘剂的合成与应用、分散设备研 究、低浓流送以及脱水成形设备和技术。 ③产业上下游情况介绍,项目效益分析 矿物纤维表面改性技术的成本在生产矿物纤维功能材料可承受的成本之内,不影 响矿物纤维功能材料的应用性能,矿物纤维变性处理符合环保要求,成本低于国外同 类产品。该项目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而且对扩大造纸工业纤维原料的 来源与节约植物纤维原料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薄型矿物纤维功能纸技术的开发与产业 化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④技术转化所需条件,如投资额度,场地大小,设备等。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开发技术
技术简介: ① 项目基本情况:开关磁阻电机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电机,由于具有结构简单、高效 节能、控制灵活、稳定可靠等显著优势,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本团队经过多年研发, 成功研制出适合于电动工具领域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机本体和控制器), 开发出世界首款采用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的角磨机,且性能成本均优于传统的有刷、无 刷电机。 ② 核心技术及指标:我们的核心技术就是已经产业化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技术,尤其是应 用于中小功率电气设备领域,目前在电动工具领域已经成功应用,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具 体技术包括:稳定可靠的适用于电动工具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开发技术;一种直接瞬 时转矩控制的电机控制策略;提出新的开关磁阻电机综合降噪减振技术;一定范围内能灵 活调整电机特性曲线的控制算法;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器自动设计专家系统;开关磁阻 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化设计技术等。 ③ 产业上下游情况介绍,项目效益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国和出口国。 现在全世界使用的电动工具 85%以上是中国生产的,在国外生产的电动工具有许多零部件 也是在中国加工的,中国电动工具出口额约占世界电动工具出口总金额 40%。2018 年电动 工具全行业收入约 630 亿元,其中 60%以上是出口。2018 年整机出口量达到了 2.15 亿台(同 比增长 5.24%),出口金额达 67.07 亿美元(同比增长 9.24%),创历史新高。如果成立公 司,初期推出吸尘器驱动系统、割草机驱动系统、潜水泵驱动系统三款产品的话,年产 值可达 7400 万元,利润 2400 万元。 ④ 技术转化所需条件:如果组建公司,需要投资额度 300 万元,初期需要场地约 150 平米,新产品研发所需仪器设备、测试设备、元器件材料等价值约为 40 万元。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醋酸(酯)制乙醇技术
技术简介: 醋酸与甲醇(或乙醇)经过酯化后生成醋酸甲(乙)酯,醋酸甲(乙)酯再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获得粗乙醇、副产甲醇(或乙醇)。甲醇(或乙醇)循环使用,粗乙醇经过精馏制得乙醇产品。 目前已公开的由醋酸合成乙醇有两种方法,(1)国外公司开发的醋酸直接加氢合成乙醇方法;(2)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发醋酸先酯化再加氢的方法。相比而言,酯化加氢技术具有的主要优点有:①加氢催化剂成本低:醋酸酯化加氢工艺使用的加氢催化剂是非贵金属催化剂;而醋酸直接加氢使用贵金属Pt系催化剂(催化剂中Pt含量为1 wt%),10万吨/年规模的醋酸直接加氢装置催化剂成本达1亿元。②对设备耐腐蚀要求低:醋酸直接加氢工艺过程的设备管线等都需要使用耐腐蚀材料,设备制造成本高。而醋酸酯化加氢技术路线中,仅在醋酸酯化过程需要特殊材质设备(醋酸酯加氢反应过程对设备材质没有特殊要求),设备投入小。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处理退浆废水COD的高效吸附剂
技术简介: 采用MIT 和杂化技术制备具有多重“空穴”的高吸附性、高选择分离性及高稳定性的生物质基功能吸附材料,优选制备过程工艺条件,研究交联对模板高分子识别行为的影响及模板高分子进入功能材料空穴的印迹机理,以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为依据,确定最佳吸附工艺路线,并借助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建立数学模型,获得生物质基功能吸附材料制备的基础理论中试实验数据表明可将COD值为20000的废水处理为COD值为400 的达标可排放水。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及模拟技术
技术简介: 本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口延误曲线的通行能力分析新方法—车队分析法,理顺了各类交叉口的延误分析模型,建立了基于车队分析法、延误分析模型的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理论体系及应用方法。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
木质纤维素整合生物加工糖化技术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 目前常规的木质纤维素糖化方法是添加游离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系,但纤维素酶生产成本较高,且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国外公司手中,严重限制了木质纤维素的工业化利用。整合生物加工(CBP)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从纤维素降解到能源产品合成的全过程,从而降低成本、简化过程,是最有希望实现木质纤维素工业化应用的技术之一。 技术指标: 通过菌株工程改造及工艺优化,获得热纤梭菌的CBP高效糖化全菌催化剂,糖化效率比野生菌种高5倍以上,并最终建立木质纤维素产糖的一体化CBP工艺吨级示范,可发酵糖含量>80g/L。 应用前景 我国每年的农林废弃物总量约15亿吨,若30%用来生产燃料乙醇,以6吨产1吨乙醇估算,则可形成7500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与目前国内成品汽油消耗总量相当。因此,大量可再生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的清洁、高效、低成本降解利用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碳减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突出优势。本项目开发基于CBP技术的木质纤维素的高效利用工艺能极大降低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简化生产流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单件毛坯快速成形机的研制
技术简介: 一、成果简介: 零件的三维CAD模型一般是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如UG、Pro/Engineer, Solidworks, etc.)设计出来的,为了便于后续处理,将零件的CAD模型以STL格式输出,然后,再分别指定每个三角片所对应的加工余量,就象用STL Painter[9]对单色STL格式CAD模型进行着色那样,从而得到毛坯的CAD模型,所采用的文件格式也类似于color STL格式[10, 11];然后采用类似于对color STL格式CAD模型切片的方法[12]对毛坯的CAD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得到以体数据格式描述的毛坯的各层切片数据,其中,加工余量作为边界体素的素性值存放;再采用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运算原理[13-15]的算法对切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考虑了加工余量的毛坯的各层切片数据;根据指定的铸型的厚度,再次运用数学形态学运算原理对切片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铸型的每层的切片数据。对每一层以二值图象格式描述的铸型截面数据进行路径规划[16, 17],即可得到喷头的运动路径数据,据此即可得到控制喷头运动的数控指令。 在成形铸型时,改用较大喷口直径的连续流雾化喷头喷射粘结剂,改DSPC工艺中的扫描方式喷射粘结剂为矢量方式喷射粘结剂,则可以大大延长喷头的使用寿命,成形同样一个工件,NC系统的运动距离也将大大缩短,从而减轻运动副的磨损。若再进一步降低NC系统的分辨率和精度,则还可以大大降低设备的成本,使设备更易于维护。另外,材料的颗粒直径也可以较大,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得到铸型后,同样采用铸造的方法得到所要的零件毛坯。 二、所需条件: 具有四个数控运动轴(其中两个联动)的成形机数控系统,供料系统和喷头系统,需要资金八万元。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草黄铁矾催化剂的制备及生物类电-芬顿体系处理废水的方法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黄铁矾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将该催化剂与生物电、过硫酸盐结合构建生物类电-芬顿体系,用于处理有机废水。本发明以硫酸亚铁为前驱体,通过调节 pH,主要利用空气的氧化作用得到草黄铁矾催化剂,其制备条件温和,方法简单,制备的草黄铁矾催化剂具有活性高、价格低廉,金属溶出低等优点。采用本发明以草黄铁矾为催化剂的生物类电-芬顿体系处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系统操作管理方便。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钢板热处理关键工艺及装备技术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钢板热处理的是解决钢板高强度、高韧性、耐磨性能、高温持久性,以及全尺寸性能均匀性的重要手段。不同用途钢板所需的热处理方法不同,除常规的正火、淬火、回火外,新型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碳分配、等温淬火、回火快冷工艺可以让钢材获得更高的组织与性能。在众多的钢板热处理工艺中,加热后可控的相变过程是保证性能的关键,这也是常规热处理工艺所不具备的。钢板热处理的另外一个质量控制难题是板形保证。北京科技大学为解决不同用途钢板热处理工艺相变过程可控,配套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关键新型冷却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可根据钢板的厚度范围、钢种成分以及组织性能要求,提供冷却速度和冷却终止温度可控的相变控制工艺与装备,以及板面温度均匀性、厚度方向高对称性冷却的钢板板型控制工艺和配套装备。冷却介质为工业浊循环水,供水压力范围在 0.10-0.80MPa,热处理钢板的厚度范围在 3mm~150mm。该工艺与装备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与热处理炉配合,可实现淬火、等温淬火、淬火-碳分配、可控正火、高韧性回火、固溶处理等可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板的固溶处理。热处理后钢板的拉伸性能及全板面硬度波动≤5%,热处理钢板的性能(如强度、伸长率、韧性或高温持久性)较常规工艺提高,热处理钢板不平度≤4mm/2000mm。钢板热处理工艺及关键设备包括:自主开发全套工艺、机械装备及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日常维护量小,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成功开发了高强度、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结构钢、高强度容器板、低温/超低温容器板,不锈钢板,桥梁板,高层建筑用钢,高强度船板。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所处研发阶段:本技术已经完成了研发的原理和原型机试制,并在建成工业示范线,生产线已经实现了预期的工艺目标。 推广应用情况:应用情况:已经用于国内多个钢铁企业的调质钢板、正火钢板、回火钢板的生产,涉及产品品种包括:工程机械用结构钢(Q690-Q960)、高强度容器板(610E,07MnNiMoVDR,2.25Cr1MoR)、低温/超低温容器板(9Ni、7Ni、3.5Ni),不锈钢板(304,316),桥梁板(Q420qE,Q500qE),高层建筑用钢(Q460GJ-EZ35),高强度船板(A32-FH690),还开发了高延伸率高强度钢(Q690EL-Q960EL)。 市场分析:该装备主要应用于冶金行业中厚板厂、热轧带钢厂的热处理生产线,适应高性能低合金钢、合金钢的薄板、中板和厚板及特厚板连续式热处理。 成果的自我评价:该工艺及装备突破了传统淬火、正火、固溶处理工艺冷却过程不控制或不可控钢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功能更多的热处理方法,为高性能钢板的开发与生产提供了灵活的工艺设备手段,提高了钢板性能合格率,降低了运行能耗。 投资规模及经济效益:根据钢板的厚度、产品品种范围和年产量要求,的不含配套的加热设备、供水及水处理的设备和基建投资,该热处理工艺及装备生产所需投资规模在 600-2000 万元,处理能力在 3-30 万吨/年,高性能调质薄钢板产品增值为 300~1000 元/吨,厚板的增加值为 100~300 元/吨。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 0.5-2.0 年。 成果亮点: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发明专利 2 项 2、技术创新点:钢板热处理工艺及关键设备的创新点在于,1)可根据钢板的厚度范围、钢种成分以及组织性能要求,实现热处理加热后的相变过程控制,实现包括 QP 在内的众多热工艺路径要求;2)热处理板形控制,提供板面温度均匀性、厚度方向高对称性冷却多种的钢板板型控制手段和配套装备;3)生产钢板的性能更高,性能均匀性更好。3、主要技术指标:1)热处理钢板的厚度范围在 3mm~150mm;2)供水压力范围在 0.10-0.80MPa;3)热处理后钢板的拉伸性能及全板面硬度波动≤5%;4)热处理钢板不平度≤4mm/2000mm。5)与常规工艺生产钢板比,高延性钢板的延伸率平均提高 30%以上。4、获奖情况等: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科技奥运先进集体。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