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广东杜鹃花属植物资源收集和开发利用研究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开展了广东地区杜鹃花种质资源调查,通过对粤中部地区广州从化大岭山流溪河五指山,惠州南昆山、桂峰山,河源大桂山;粤北地区天井山、南岭;粤西部地区大雾岭、鹅风嶂等地的野生杜鹃花属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分为4亚属,6组,20种。结合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共收集和保存杜鹃花属物原生种36种,其中广东地区17个种,在广州市观赏植物资源圃(同和)建立了杜鹃花种质资源圃,进行引种驯化和科普展示,在广东省天井山林场营建优质观赏性杜鹃示范林200亩,栽植的杜鹃种类达9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价模型,对天井山地区17种杜鹃属植物的观赏价值及综合开发利用价值进行分析,筛选了5种适合开发利用的杜鹃花品种;通过杜鹃花扦插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了适合杜鹃扦插的生根剂及用量,成功培育云锦杜鹃、毛棉杜鹃、刺毛杜鹃、弯蒴杜鹃和广东杜鹃等5种以上野生杜鹃合格苗约2万株,并应用于广州市园林绿化和在天井山地区回归种植。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湿化除臭口罩 | ![]() |
|
技术简介: 本实用新型可湿化经口吸入的气体,特别适用于重症脑血管病、昏迷、鼾症、恶性肿瘤等张口呼吸的患者;口腔的湿润可保持上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了痰液的粘稠,预防口腔感染、溃疡的发生;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湿润结构可避免用水湿润后导致的误吸隐患,同时除臭结构的设置可滤出吸入和呼吸气体的异味,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以保持患者的尊严。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大型半潜式波浪能发电养殖网箱 | ![]() |
|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为解决传统网箱抗风浪能力差、物资和能源供给困难、无法搭载现代化设备、无法扩展其他生产生活功能等问题,本项目开发了一套基于波浪能发电的先进智能养殖平台技术,使得养殖网箱可在深远海定点、长期、稳定地开展养殖活动。该技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可开创深远海渔业养殖新模式,是渔业和制造业的新经济增长点。技术优势: ① 平台具备独立能源供给,可在水质更好的深远海定点、长期、稳定地开展养殖活动。② 平台外侧的吸波浮体能吸收波浪能量,大大降低了外面风浪对养殖产品产量、质量的影响。③ 平台抗风浪能力强于普通深海网箱,具有半潜式的主体结构,台风来临前可通过主动下潜的方式来躲避大风浪。④ 平台可搭载现代化生产设备,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生产。市场分析: 目前,国内外海水鱼类养殖主要方式是网箱养殖。但是,深水网箱研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浅海开发过于饱和,水体污染严重,鱼病多发。因此,将养殖行业由港湾走向远海,已迫在眉睫。二是传统深水网箱养殖生产设施简陋,抗风险能力差。同时传统的海水养殖业以人工作业为主,生产力低下,由于缺乏平台和能源供给,现代化生产设备无法应用,产量也收到限制。为了解放生产力,需研建具有机械化养殖设备的现代化养殖网箱,同时自带能源供给系统,实现养殖的机械化、智能化,改变人工作业的困境。社会经济效益: 成功开发大型半潜式波浪能发电养殖网箱,可为海洋经济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开创深海养殖新模式;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距离选通闪光成像激光雷达 | ![]() |
|
技术简介: 一、产品介绍:三维激光雷达通过采集目标的位置、距离.强度等数据来获取目标表面三维坐标,实现三维图形的重建。在军事和民用上,三维激光雷达都有极其广范的应用,如地形探测﹑森林植被覆盖状况探测、空气质量检测﹑目标识别与跟踪﹑水下目标和隐藏﹑伪装目标的探测等。三维激光雷达有多种成像方式,主要包括:雪崩二极管(APD)阵列成像﹐频率调制成像,距离选通成像等,传统的无扫描激光成像雷达系统在遇到大雾、暴风、雨和雪等恶劣天气或者进行水下微光成像时,在激光的传输过程中,由于光路中的悬浮微粒等媒质对激光的散射,尤其是散射回探测器的回波,会导致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大大下降。近十几年来,由于超高速激光器和延迟电路器、高灵敏光电探测器等器件制造的快速发展,使得在三维激光成像雷达中运用距离选通技术解决后向散射问题成为可能。二、基本工作原理:由信号发生器脉冲触发激光器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过光分束器后分为两束,透射激光经过光学扩束系统作为照射在目标上;少部分反射激光经过光纤耦合至光电探测器作为距离选通门的延迟触发信号,选通门宽可调。对于一定距离的被测目标,系统首先设定初始延时时间,在此基础上对于每次光触发,选通门延时增加一个步长,再由选通门触发ICCD,接收不同位置目标的激光散射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实时显示目标物体的3D信息。路器、高灵敏光电探测器等器件制造的快速发展,使得在三维激光成像雷达中运用距离选通技术解决后向散射问题成为可能。三、产品特点:1.可同时测量陆上和水下目标;2.分辨率高;3.全程三维成像;4.成像速度快;5.抑制后项散射能力强;6.体积小、重量轻。四、应用范围 :由于三维闪光激光成像雷达具有空间分辨率高、作用距离远、成像速度快、可以穿透烟雾以及有效抑制大气或水的后向散射等特点。该雷达可广泛应用于陆地和水下目标的监测和成像,如大气环境监测、油气资源勘探等领域。可装载在飞机、汽车、舰船、潜艇、无人机上,通过该雷达可以得到陆地上和水面下的各种物体的三维图。三维闪光成像激光雷达可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检测、追踪和记录大气中和水面下的目标,以此作为环境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同样可以应用在远距离目标监测,如地形测绘,大气环境监测,空中/陆地远距离目标成像,海上搜救,水下工程安装,水下环境监测等重要领域。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砷锑金精矿矿浆电解新工艺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高砷锑金精矿矿浆电解新工艺及成套装置,一步制得 98%以上的金属锑,有效解决了锑、砷选择性分离难题;发明了12m³栅型网状电极矿浆电解槽,阳极面积由传统棒状石墨阳极的20㎡提高至110㎡,电流强度提高到12000A,显著增加了单位槽体积的物料处理能力,并有效解决了传统火法工艺的“三废”污染问题,实现了锑的清洁冶金,是替代传统锑火法冶炼的优选技术。2015 年和有关企业合作建成的“年处理 5000t 高砷锑金精矿矿浆电解示范工程”,取得了锑浸出率>99% (回收率 98.5%),砷浸出率<0.5%,阴极锑含锑>98%、含砷<0.1%的优异指标, 金全部富集在矿浆电解渣中,消除了砷、硫污染。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该技术已于 2016 年推广应用于缅甸 Gold Flag 公司年产 2000t 锑的生产;现湖南黄金集团正在建设年处理1万t锑的二期工程。
市场分析:矿浆电解的实质是依靠阳极的氧化反应来浸出矿石,其处理物料的能力(矿物在阳极的氧化浸出能力和金属离子在阴极的析出能力)取决于外部所提供的电量的多少,电量的多少又受限于电极面积的大小和电流密度的高低。目前工业使用的 6m3 方形矿浆电解槽由于电极面积偏小(~20m2),只能给入约3000A的电流。该技术发明的栅状电极矿浆电解槽,电极面积大幅提高至 110m2,实现了锑的清洁冶金,是替代传统锑火法冶炼的优选技术,显著提升了我国锑冶炼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按建成5万吨锑计算,和现有工艺相比,减少 SO2 排放量 8.5 万吨,节省 1.5万吨标准煤,少排放 CO2 近 4 万吨。
成果亮点: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 15 项;2. 技术先进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组织了“高砷锑金精矿矿浆电解技术与工业装备”项目的专家鉴定,鉴定意见为:研发了直接矿浆电解冶炼高砷锑金精矿短流程新工艺,一步制得 98%以上的金属锑,有效解决了锑、砷选择性分离难题;发明了12m³栅型阳极矿浆电解槽,阳极面积由传统棒状石墨阳极的20㎡提高至 110㎡,电流提高到12000A,增加了单位槽体积的物料处理能力;新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火法工艺的“三废”污染问题,实现了锑的清洁冶金,是替代传统锑火法冶炼的优选技术。高砷锑金精矿矿浆电解技术与工业装备为国内外首创,是世界锑冶炼技术的重大创新,工艺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关键技术与模拟设备 | ![]() |
|
技术简介: 本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公路网络规划的理论体系,创建了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理论框架。 本成果通过大量的交通调查与试验,提出了完全基于我国出行者(人与车辆)出行行为与交通行为的一系列交通规划关键模型,并解决了多个国际上尚未解决的关键技术。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蒸汽再热及压缩海水淡化技术 | ![]() |
|
技术简介: 蒸汽循环利用是提高各种执法系统能量系统的基本技术途径。开发基于太阳能、热泵系统或其它余热为辅助能源的蒸汽再热蒸汽压缩热法海水淡化技术,以大幅度提高热法海水淡化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突破现有热法系统的效率极限。从根本上提高系统效率,减少能耗。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ZKBH 悬浮床-固定床组合加氢工艺生产二代生物柴 油技术 | ![]() |
|
技术简介: 第二代生物柴油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弥补我国化石能源短缺,助力CO2减排的重要的可再生燃料。目前的商业化生产工艺是以生物油脂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利用负载型过渡金属硫化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脱氧。由于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高温高压下会破坏硫化物表面活性物种和催化剂载体结构,导致催化剂失活,使现有产业化装置很难长期运行。
本技术提出的悬浮床-固定床耦合加氢工艺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悬浮床加氢具有原料适应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所有油脂原料的要求,原料经过简单脱除机械杂质后即可使用。反应过程中,原料中的胶质可以有效脱出,省去了脱胶预处理环节。此外,油脂原料在该过程能够脱除80%以上的氧原子,生产的水会随着胶质一同分离出去,从而显著降低了后续固定床加氢催化剂的失活速率,而悬浮床加氢过程使用的催化剂为均相催化剂,通常一次性使用,不用考虑生成水的负面影响。因此,相比于传统的固定床工艺,悬浮床-固定床组合工艺过程简单,原料适应性强,非常适合第二代生物柴油的规模化生产。
性能指标:
1. 油脂原料转化率≥98%,脱氧率≥98%,柴油组分收率≥75%,和国内外现有技术相比,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原料适应性(特别是地沟油、酸化油等废弃油脂)和柴油收率,催化剂平均寿命增加约30%-40%。
2. 实现了废弃油脂原料的高效转化,所得产品的密度~0.8 g/cm3,十六烷指数接近100,硫、氮含量均小于5 μg/L,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第二代生物柴油出口欧盟标准。
项目进展
2020年7月30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河北常青集团石家庄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沸腾床—固定床连续式加氢工艺生产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并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万吨/年规模第二代生物柴油生产装置上实现成功开车。这标志着该- 21 -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液态分子催化体系、成功实现商业化二代生物柴油量产的技术,该技术已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2020年第四季度亮点工作。
2021年,研究所通过技术许可的形式和山东东营奥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及相关设计单位签署合作协议,预计两年内分三期实现生物质燃料处理能力达到120万吨/年规模。 2022年初,该技术和国内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卓越新能签署技术许可,未来将建设百万吨级的第二代生物柴油工业装置,作为可再生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碳减排助力。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风光互补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以及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光互补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以及系统,能够适应波动的太阳能风能变负荷运行,并且显著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中央分质供水设备 | ![]() |
|
技术简介: 1、TDS检测系统的研发TDS值越高,就表示水中含有的杂质(Ca2+、Mg2+、Na+、K+等离子的浓度)越多。TDS过高(超过600以上等)或过低都表示水体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TDS检测系统的研发将有效提升目前净水系统的净水效能。2、压力传感系统的设计利用压力传感系统的配设,提升智能系统的灵敏度,能有效提升问题的反馈速度。3、物联网式供水设备应有信息采集、双向通信及指示功能。4、物联网式供水设备应有故障指示功能(例如:漏水位置等)、电源指示功能、入水水质、出水水质(例如:TDS值等)、第三方的检测报告、滤芯的使用状况显示等功能。5、监控系统应有接收信号和发送警示功能。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