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利用纤维素基阳离子聚合物包覆改性造纸填料 | ![]() |
|
技术简介: 在当前越来越重视绿色制造、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纸张生产以低定 量、高加填量、低成本为发展方向。向浆料中加填廉价的无机填料能有效降低生产成 本,改善浆料滤水性,改善纸张的不透明度、白度、光泽度、平滑度、透气度以及印 刷适应性。然而,纸浆纤维与填料粒子表面均带有负电荷,在抄纸过程中填料粒子难 以留着在纸页中,须借助于助留助滤剂来提高留着率,但仍有一部分填料会随抄造白 水流失。而且,纸浆纤维与无机填料之间的理化性质差异使得留着在纸页中的填料会 妨碍纤维与纤维间结合,降低加填纸张的物理强度。本技术提出了利用阳离子纤维素 衍生物对造纸填料进行包覆改性的方法。利用环氧氯丙烷的交联作用,直接将在氢氧 化钠/尿素体系中由醚化反应制得的阳离子纤维素衍生物分子交联并包覆于填料粒子 表面,实现造纸填料的表面包覆改性。既能赋予填料以阳电荷基团和纤维素羟基,又 能克服阳离子纤维素衍生物在水相体系中容易溶解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填料在纸张 中的留着率,消除加填对纸张强度性能的负面影响,提升纸张产品的质量。 本技术以环氧基为交联桥,使水溶性的阳离子纤维素衍生物分子间产生交联,包 覆于填料表面,所得改性填料的表面电荷密度可控,且其表面的阳离子基团可赋予改 性填料很好的自留着性;带有的纤维素羟基会与纸浆纤维形成氢键,提高纤维-填料- 纤维间的结合,既可节约助留助滤剂和增强剂用量,又能改善加填纸张的强度性能。 而且,本技术可以省去阳离子纤维素衍生物的纯化中间环节,简化操作流程,节省生 产成本,增加制浆造纸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菠萝叶纤维精细化加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中试 | ![]() |
|
技术简介: (1)技术原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方式改性菠萝叶纤维,提高纤维纯度和分纤率,增强纤维的可纺性和棉质化,对纤维的损伤小,同时实现传统纯化学改性的减量排放。此外,菠萝叶纤维后处理技术采用二道软麻工序,并添加新型助剂进行软化养生梳理,试图获得更加细软的纤维,从而达到纺高支纱的目的。(2)性能指标:菠萝叶纤维工艺纤维细度最高可达714 N。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南美白对虾商业化育种基因芯片 | ![]() |
|
技术简介: 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对虾的商业化育种中,在提高对虾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副溶血弧菌(VpAHPND)、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抗性和生长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目前,“黄海芯1号”已推广应用于4个凡纳滨对虾的遗传育种项目,分型个体数量超过2000尾。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 | ![]() |
|
技术简介: 干细胞移植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骨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移植均可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高了应用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体救治水平,减少患者因心衰再住院次数,降低总医疗支出,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保鲜黑科技纸箱+薄膜项目 | ![]() |
|
技术简介: 通过“保鲜纸箱”和可降解“保鲜薄膜”的应用,一方面可替代塑料为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做出贡献,另一方面让八九成熟农产品到达百姓餐桌成为可能,为水果、 蔬菜、杂粮、鸡蛋、大米等提供色香味营养全方位立体保鲜,助力品质提升。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利用味精废水制备Bt生物农药的研究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该项目属于味精废水资源化处理的工业环保方面的研究领域。其原理是根据味精废水中的主要成分,结合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经过诱变、驯化使之适合味精废水的生长环境,然后对于该菌株深层培养的特性、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菌株以味精废水为主要原料,在容积为30L的生物反应器上进行深层培养,可以得到芽孢浓度为130~150×108个/ml的发酵液,该发酵液经过乳化等处理,可以直接生产乳剂型Bt生物农药;也可以经喷雾干燥等工艺生产粉剂型Bt生物农药。本研究项目克服了目前味精废水处理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了味精废水资源化处理,达到了味精废水“零排放”的目的。随着我国生物农药市场的开拓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会越来越显著。目前该项目需要经过中试后,做进一步的工业化的应用研究。生产条件:从事微生物发酵的生产企业。市场预测:Bt生物农药现市场需求量为30000吨/年,预计21世纪初市场需求量将增加到80000~100000吨/年。如果利用味精厂高浓度有机废水获得廉价生物农药的生产规模为年产量9000吨符合国家标准的乳剂型高效Bt生物农药(或4500吨乳剂型,450吨粉剂型高效Bt生物农药),按现在的Bt生物农药的市场价格计算,则年产值最低为2700万元,利润可达到780万元,同时还可以消耗年产量为10000吨的味精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50%以上,产品极具竞争力。该项目可充分利用味精厂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营养物质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不但节省大量污水处理费用,还可变废为宝为企业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处以良性循环状态。该技术在解决废水资源化的同时,又可大量获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的微生物农药,这对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和绿色工程建设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功能性益生菌发酵及应用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随着我国农田土壤环境的酸化、板结、重金属积累等问题日益严重,推广应用符 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新型生物肥料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当今形式下,生物肥 料的应用推广不仅是政策导向,也是行业内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首选途径,生物肥料 在国内已经迎来了第五轮发展热潮,大力发展新型生物肥料必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 济效益和影响力。本技术从我省多地农田土壤及植株样本中分离获得多达上百株作物 益生菌,并通过土壤定殖、功能代谢产物分析及病原拮抗效果分析等多轮筛选,获得 了多株在作物促生、膨果、抗病及土壤修复方面效果明显的功能性益生菌,并完成了 部分菌种的产业化规模发酵生产及肥料添加工艺开发,其中枯草芽孢杆菌(促生/生防) 发酵水平 120 亿/毫升(粉状菌剂 1000-2000 亿/克)、地衣芽孢杆菌(促生/解磷) 发酵水平 100 亿/毫升(粉状菌剂 1000-2000 亿/克)、巨大芽孢杆菌(膨果/解磷) 发酵水平 45 亿/毫升(粉状菌剂 200 亿/克)及其他若干菌种;形成了以促生、膨果、 抗病、改土四大系列的不同益生菌复配工艺,并完成了上述各类功能性菌剂在颗粒肥、 粉状肥及液体肥中的高活性添加工艺开发,其中部分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结 合阜丰在国内领先的发酵技术水平,开发功能性复合益生菌剂并将其应用于公司各类 肥料产品,推动产品升级,将可显著提升整体利润率。 技术指标(或技术特点)、成熟程度: 1、菌种优势: 我方所开发农用益生菌均是从各地农田土壤中经过多轮筛选的高效农用菌种,包 括土壤定殖能力筛选、生理生化性状分析、活性代谢产物分析、生防效果分析等,因 此所筛选菌种效果远优于目前市面的多流行的饲料用菌种,更加适合 pH 4-8 范围内 的各类土壤生境,体现显著的肥效优势。同时我方对已有菌种开展了大规模的功能分 析和复配工作,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包括促生、膨果、生防、改土在内的多种农用益生 菌复合菌剂配方,其效果经过 3-5 年的田间肥效验证,均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我方在 本项目中所转让的 3 株农用益生菌包括高效促生地衣芽孢杆菌、高效解磷促膨果的巨 大芽孢杆菌和一株对多种作物病原菌具有显著拮抗效果的生防枯草芽孢杆菌,均为我 方多年优选菌种,经过有机复配可以实现促生、膨果、生防等多种肥效。 2、工艺优势: 我方针对上述菌种均以开发了相应的发酵工艺,其发酵水平均以达到国内领先水 平,其中枯草芽孢杆菌(促生/生防)发酵水平 120 亿/毫升(粉状菌剂 1000-2000 亿 /克)、地衣芽孢杆菌(促生/解磷)发酵水平 100 亿/毫升(粉状菌剂 1000-2000 亿 /克)、巨大芽孢杆菌(膨果/解磷)发酵水平 45 亿/毫升(粉状菌剂 200 亿/克),发酵工艺成熟,结合阜丰已有的先进发酵设备及经验,本项目在阜丰公司可以得到很 好的推广和应用,为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3、技术成熟度: 本技术已完成产业化规模工艺开发,菌种及发酵工艺成熟,可直接转让。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生物肥料以及农用益生菌开发已经被我国列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之 一,开发高效农用益生菌种及配套的菌剂生产及肥料添加工艺,是大力推广微生物肥 料,解决目前国内土壤状况不断恶化的有效手段。益生菌在农业的功效在国内已经得 到了五十多年的论证,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广泛认可。但由于肥料行业对微生物的认 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市场产品质量不太稳定。庞大的市 场需求与较为薄弱的益生菌剂和菌肥生产能力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开发新 型高效复合微生物肥料,是市场的迫切需求。 投产条件、投资概算: 按照年产 1000 吨菌液计算,本项目设备采购及安装投资约为 100-200 万元左 右。推广前景分析预期经济效益: 目前市面上的益生菌剂多为饲料用菌种,虽然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较低,以枯草 芽孢杆菌为例,一般在 3-5 万元/吨(1000 亿/克浓度),但由于其仅适应于肠道厌 氧环境,所以在土壤中的效果微乎其微。而市售的农用益生菌剂由于发酵水平限制, 销售价格远高于饲料用菌,平均价格在 5-10 万元/吨(1000 亿/克浓度)。采用我方 技术生产益生菌剂,发酵水平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平均在 2 万元 /吨左右(1000 亿/克浓度)。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三管制热回收技术研究及其在多联机中的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技术研究采用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回路设计,并在以下方面获得一定的突破:1.基于系统的运行状态参数或启动时环境温度及开机情况对外换热器的状态进行合理切换以实现系统热量精确平衡的效果,并使系统在同时制冷制热模式下达到超高能效水平,实现了更高的制冷性能系数EER、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EER、混合性能系数SCHE。按照美国AHRI 1230-2016标准名义工况,混合性能系数SCHE为34.8Btu/(Wh),达国际领先水平。
2. 通过两相流模拟仿真,优化系统中影响分流的关键位置的结构及相关控制逻辑,实现高干度下冷媒精确分配,使得系统在外侧环境温度下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制冷内机和制热内机的性能均有较好地改善,能满足超低温同时制冷制热的需求,实现室外-20~27℃同时制冷制热。
3. 通过低温制冷附件的加入,实现最低风挡与无风之间的风量无级调节,拓宽系统小容量的低温制冷范围及提高其运行可靠性,室外-23~52℃纯制冷。
4. 根据环境温度改变目标蒸发温度和目标冷凝温度的控制方法。系统的运行频率根据实际运行蒸发温度和目标蒸发温度的差值进行调节,各系统容量下IEER处于较高行列,列名制冷能力更是处于领先行列。采用的变蒸发温度控制能很好地减少全季节变负荷运行耗功,使系统的全年综合能效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5.通过彻底断开驱动板供电、MCU低时钟频率模式和深度睡眠模式、变反馈开关电源设计和电路优化、控制提升及器件选型,实现了整台外机待机功耗小于0.8W,实现行业最低待机功耗。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陶瓷和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效、高质量磨削制孔技术 | ![]() |
|
技术简介: 工程陶瓷和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模量高、比强度大和耐腐蚀等优点,采用金刚石或CBN等超硬磨料制成杯形砂轮结合混砂冷气冷却进行套孔加工,与传统高速钢以及硬质合金刀具钻孔加工相比,能显著降低切削力,减少陶瓷孔口崩豁、陶瓷孔壁裂纹及擦伤、出口FRP材料隆起、孔口材料分层及撕裂等缺陷,提高了加工质量,在磨削过程中形成混砂磨料流,修锐砂轮,提高了容居空间,减少了砂轮堵寒,磨削效率高刀县使用寿命长。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双向加压耐火砖智能液压机的研制及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1、研制的双向加压耐火砖智能液压机框架能承受高集中载荷、抗疲劳能力强、可实现双向加压,通过主缸控制(上动梁)、副缸控制模框(下动梁)的运动。同时研制成功双向加压的智能控制方法,可控制模框与上模实现速度精确匹配随动,有效减少系统的滞后,达到双向加压的效果。基于自行研发的粉体材料成型控制算法,可满足产品尺寸和密度的控制要求,使砖坯体积密度均匀一致,提高了产品的优良率。2、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型双向加压耐火砖自动液压机的控制系统,该系统融合了复杂逻辑控制和智能运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参数设置及过程控制智能化,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智能化程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同时采用智能控制技术调整粉体材料的填料深度,可快速调整填料深度适应产品尺寸精度和体积密度精度的要求;通过智能调整模具模腔的压制位置,可避免长期在模具模腔的同一位置进行压制,使模腔内磨损均匀,延长模具寿命。3、双向加压耐火砖智能液压机采用自行研制的多变量泵组合式液压系统,可实时闭环控制上模、模框运动与主缸加压,具有高效、快速、准确和节能的优点。该系统还采用了自行研发的带导流功能的充液阀,能对油液的流动起到导向功能,避免油液直接冲击空气,提高了运动平稳性。4、双向加压耐火砖智能液压机正常运转需要先进的周边装置,能精确填料的布料系统实现了粉料合理分布与精确填料,通过压砖机的模腔优化排布,进一步使得各个模腔的粉料分布更加均匀;料车高度能够自动调节的装置可适应不同厚度的模具模框,可以降低模具成本;料仓称重控制装置可实现对料仓内粉料的实时监测,降低因人为漏送料导致的设备故障;双轴搅拌器提高了粉料的搅拌效果和搅拌均匀度。这些发明和创新保障了设备可靠运转和所压制的砖坯质量稳定。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