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膝关节智能康复辅助支具系统 | ![]() |
|
技术简介: 通过收集数据建立专业的康复指标,使APP智能提示并监督患者的术后康复工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率,减轻了医生的负担;通过APP构架起医生与患者沟通的桥梁,医生可通过APP上传的数据进行意见修正,患者可通过APP进行网上就诊,解决自己的问题。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多通道力位移智能检测装置 | ![]() |
|
技术简介: 采用基于嵌入式芯片实现的多通道力位移检测装置,可同时对多路力/位移信号进行处理,通过采用独创的曲线设置/曲线标定/曲线判别等算法,智能判断检测的信号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进而判别被检测装置是否合格。在实现智能检测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检测设备成本。该装置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已在山东烟台三环集团生产线测试并使用。该技术可应用于其他需要检测的位移/速度/转速等生产检测环境。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机械结构缺陷智能检测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本系统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原理,属于非接触检测,无须清理或少清理被检测表面的油漆、涂层、锈和杂质覆盖物,相较于常规的磁粉和渗透检测,可节省60%的检测时间和成本;检测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对探头的提离运动不敏感,检测后对工件本身无影响,无需进行后续处理,十分适合于在役金属设备的表面缺陷检测;而且该系统智能可视化程度高,能够自动对缺陷进行定量分析和缺陷形状计算,使检测人员能够清晰的定量缺陷信息。本系统具有高智能化、高灵敏度和高集成度的特点,具有独立16通道检测系统,具有强大的检测功能、实验功能,稳定性好、性噪比高,同时软硬件均可根据实际检测需求扩展,是集工业现场应用、科学研究、实验测试为一体的智能检测仪器。本系统适合于不同环境下金属结构表面缺陷检测,尤其对含防腐涂层及外附着物的金属结构检测和水下检测具有较大优势,在海洋油气装备、港湾建设、压力容器、管道以及核电实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领域中均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陡边坡锚索框架梁与生态袋组合防护施工关键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高陡边坡锚索框架梁与生态袋组合防护施工关键技术采用生态防护措施保护边坡,以减轻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破坏,边坡稳定性好,具有施工简便、系统性好、节能环保等优点,完全能满足城乡市政、园林工程的高陡边坡施工功能和景观,保证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后期维护使用成本。根据控制指标和现场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深化设计,采用利用现有资源施工,变废为宝,本施工技术创新点为:1. 高陡边坡各垂直区域防护结构施工技术针对多级高陡边坡不同高度地质与坡度特点,在边坡底部的岩质区域与上部的贫瘠区域采用挂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技术,固土防冲刷,营造植物生长基础;在中部土质边坡采用锚索框架工程防护与生态袋结合复绿技术;在坡度较缓区域,可直接采用堆码生态袋复绿技术。
2. 高陡边坡生态绿化施工技术根据边坡岩土状况及亚热带自然气候条件等,选择本土植物种子与适配的土壤基质,并添加适量的有机肥、保水剂等,装袋时随装随墩实;生态袋铺设垒砌采用坡向挂线与纵向挂线的双线控制法,确保施工坡比、平整度、纵向线型符合设计要求;在生态袋接缝处采用三维排水联结扣搭接连接,上下两层生态袋错缝摆放,夯锤夯实并拍打平整,与标准线同高。
3. 施工工艺流程深化设计→ 测量放线→自上至下边坡整修→中部区域锚索施工与框架施工→上部贫瘠土质区域三维植被网与喷播施工→中部土质边坡生态袋施工→底部岩质区域挂三维植被网与喷播施工→养护→验收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有序介孔活性氧化铝材料的可控设计与制备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氧化铝材料是催化领域最为常见的催化剂载体之一,是一类用途广泛且十分重要的多孔材料。在催化过程中γ-Al2O3的形貌、孔结构及表面性质,对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反应物与产物的扩散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成果设计提出借助于铝-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l-MOF)为氧化铝前驱体,利用Al-MOF自身的结构特点与独特的铝排布方式调控氧化铝的形貌、结构及孔道连能性,从而可控制备出有序介孔活性氧化铝,目前可制备纳米片状、海绵结构、核壳结构、超结构等具有不同结构与性质的活性氧化铝材料。该方法无pH调节、中和、老化等繁琐步骤,且不需要外加添加剂、分散剂,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步骤少等特点。本方法能得到具有均一开放结构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γ氧化铝粉体,对γ氧化铝孔道结构及表面性质的改善及其应用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甜叶菊多酚提取物制备及其在水产品中的抗脂质氧化及保鲜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开发了环保热水提取工艺,使甜叶菊茎提取物的多酚含量达到了乙醇为介质的提取水平,同时确定了其优良的抗氧化活性,发现甜叶菊茎水提物不仅对鱼油、鱼肉、鱼松等角制品有较好的脂盾氧化抽制效果,还能够改善肉质,提高产品游高每基酸含量,效果优于绿茶提取物和常用的商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同时,也发现甜叶菊茎提取物对虾类也具有优于维生素c的保鲜效果,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水稻高通量SNP芯片技术的华南优质籼稻分子设计育种研究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研究中,我们利用SNP芯片继续解析黄华占整个系谱的所有99份育种材料的基因组结构,揭示形成黄华占优良品质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区段和人工选育的分子机制理论,并由此总结出一套系统性研究人工选择规律的方法,并将这套方法进行计算机建模,形成分子设计育种模型应用于实际的水稻育种中,并将通过该模型获得的育种材料参加各级常规的优质水稻筛选品比试验,以验证该育种模型的有效性和通用性,为研究进一步推广使用该系统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将人工选育的模型分为四个模块: 1.用Hardy-Weinberg平衡算法从无限种群中确定一个起始群体规模;2. 计算每个QTL位点在每一个世代的效应值及其对应的基因型;3.在每一个世代的选育过程中根据表型的效应值选择农艺性状最好的群体;4.根据上面选择出的最适群体进行加代繁殖,以确定材料的遗传力及突变率。用计算机随机重复100次模拟迭代后最终输出相应的平均值。用PVE的值来评估QTL效应。计算机模拟的模块4的加代并没有考虑实际育种家再每个世代的选择,因此,最终修正的突变率是自然突变率和选择概率的乘积。育种过程中对表型影响具有较大效应的QTL如果受到选择将会有较大的概率被选中。
因此,我们设置了“S”型曲线来量化被选择概率与PVE之间的关系,其中曲线的两个拐点的PVE值分别为10%和25%。紧接着我们评估了群体大小,遗传力和自然突变率对人工选育的影响。就群体规模而言,PVE值的大小与群体规模成反比,即较大PVE值的QTL位点的选择需要较小的群体规模,当待选QTL性状的PVE值为40%时,群体规模为500株就已经足够,当待选QTL性状的PVE为10%或更低时,群体规模扩大到5000株仍然不足。此外群体大小间接与饱和繁殖所需的世代相关, 较大的群体可以减少达到饱和繁殖所需的世代数。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要对某一具体农艺性状选育有效,当群体规模为500株时该性状QTL的最低PVE值为25%,当群体规模为5000株时最低PVE值为13%。对于遗传力的评估,当遗传力为100%时,选择线降低到饱和水平,当遗传力降至20%时,选择线几乎没有增加趋势。在育种实践中自然突变也是不可避免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突变率<1e-4,PVE值为25%的农艺性状,1000株的群体在100代内都无法保证能选到合适的单株。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核壳结构凝胶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利用聚丙烯酰胺包裹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凝胶球表面,聚丙烯酰胺含有大量的氨基和氧基,实现了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凝胶球的功能化,提升了其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同时,通过戊二醛的分子间、分子内交联,使得核壳结构的凝胶球亲水性降低,提升了稳定性,有利于回收利用。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供水安全水表远程监控系统 | ![]() |
|
技术简介: 项目基本情况:1、主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以 WindowsNT服务器实现。2、采集器,采用标准 GPRS 连接。 3、系统稳定程度较高。 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1. 实时管道压力测量一路,压力测量技术指标:测量精度等级为 0.25、测量范围0~1MPa、环境温度-10~85°C、稳定性 0.5%FS/年; 2. 实时主表流量测量,主表流量累计误差不超过3m³; 3. 实时副表流量测量,副表流量累计误差不超过3m³;4.GPRS 传输要求:①双频 900/ 1800 MHz②GPRS multi-slot class 10/8③GPRS mobile station class B④满足GSM2/2+标准–Class4(2W@900MHz)–Class1(1W@1800MHz)⑤操作温度范围:-40°Cto+85°C⑥一帧数据/10分钟。5.系统满足野外安装、施工和测试要求。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B4 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和Ⅱ型糖尿病中的功能和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一种 LILRB4 基因在脂肪肝糖尿病疾病中的功能和应用。LILRB4 可作为筛选治疗脂肪肝和/或 II 型糖尿病的药物靶标,其促进剂可用于制备治疗脂肪肝和/或 II 型糖尿病的药物。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