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基于针梭织面料拼接的运动服设计方法研究
技术简介: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
船载多波长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
技术简介: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
膜技术的磁性助凝剂制备及其在火力发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简介: (1)采用膜技术与化学沉淀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分散剂,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四氧化三铁材料。利用微滤膜孔径小的特点,使二价铁(Fe2+)与三价铁(Fe3+)反应均匀,生成粒径较小的四氧化三铁(Fe3O4),经XRD、SEM物相分析,得出Fe3O4晶体粒径为10-20nm,可达纳米级别。对制备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分析,得到最优制备条件:温度为55℃,n(Fe2+):n(Fe3+)为2:3。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磁性纳米材料的粒径最小、分布均匀、吸附性能最佳。 (2)磁性纳米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经单因素优化试验分析,得出在处理浓度为5mg/L的硫酸铜溶液时,最佳吸附条件:pH值为7,吸附时间为75min,磁性材料投加量为12mg,此时铜离子去除率可达93.49%。 (3)磁性纳米材料在处理火力发电厂用水时,原水铜离子含量为0.5ppm,在pH值为7、吸附时间为70min,磁性材料投加量为15mg条件下,磁性纳米材料吸附离子的效果最佳,铜离子去除率可高达95.04%。因该样品中存在其他重金属离子,使吸附剂被其他重金属离子部分消耗,导致纳米材料投加量有所增加。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高清车载超广角摄像镜头及镜头模组
技术简介: 从鉴定开发资料查询 本项目的实施在摄像模组研发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镜头组装技术、玻璃非球面,塑胶非球面、光学与机构设计、评测技术,并进行投入的产业化。其创新为高清车载超广角摄像镜头及镜头模组,行车记录仪将实现1080P高清升级,打破市场 720P 为主流的格局,泊车环视将实现 720P 成像水平,打破市场VGA 为主流的格局,同时突破镜片的超硬防水膜镀膜技术,实现IPX9最高防水等级,实现超复杂极限环境-40℃~105℃,500 次耐刮擦H 硬度下的使用,并增强夜视效果,此项目要求的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项目的完成后达到国内同行行业领先水平。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用于诊断心肺疾病的新一代智能呼吸监测系统
技术简介: 本项目的目标在于研发便携、舒适且精确的智能呼吸监测器。该呼吸监测器采用由蚕丝蛋白制造的高灵敏电容式呼吸传感器,呼吸采样频率可以达到4Hz以上,由此实现精确的呼吸监测。同时采用3D打印的柔性电路与蓝牙集成模块,通过无线数据交互实现便携式穿戴与医疗大数据应用。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光电微波发生器
技术简介: 电微波发生器在 8-12ghz 的频率范围内,在 10khz 的失谐频率下,可产生低于-140dBn/Hz 的超低相位噪声的谐波微波信号。在其特性上显着提高,光电微波发生器具有比传统的具有频率转换的微波发生器低一个数量级的相位噪声,并且在模块化设计中是具有高频谱频率的, 这使得它可以用作现代和有前途的雷达系统和微波测量设备的频率合成系统的一部分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面向中央空调大直径整体式轴流风机的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技术简介: 1)利用变环量法对大直径轴流风叶进行设计,选用仿生叶型、优化叶片进出口气流角,前缘加厚、尾缘凹陷、吸力面加凹窝等方式的应用进一步优化内部流场。2)整体式风机,相比分体式安装更灵活,解决了市场安装效率低等问题。3)行业首创最大直径可达890mm,满足大风量的同时,噪音可降低6dB;4)通过对轮毂和叶片结构的优化设计,满足可靠性要求。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一种方便的手性羧酸类药物含量测定方法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应用Ag40纳米团簇可以灵敏,快速,定量的与手性羧酸类药物(如2-氯丙酸,布洛芬,萘普生,异亮氨酸等)进行反应从而使得手性羧酸类药物的手性信号传递给Ag40纳米团簇,方便进行手性羧酸类药物的含量和手性e.e.值的测定,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可以回收利用且普适性较广。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高温高压下用叠氮化钡作原材料合成 I-型硅基笼合物的方法
技术简介: 成果概况: 高温高压下用叠氮化钡作原材料合成I-型硅基笼合物的方法(专利) 技术特点: 本发明属于热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I-型笼合物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纯度 为99.9%叠氮化钡(Ba(N3)2)作为原料比容易氧化的纯Ba更具优势,实验设备大大简 化,可保持工艺过程在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进行,在高压下合成有利于合成的进行,大 大缩短了合成时间。 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期: Si基笼合物由于其强势的价格优势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而且低掺杂的Si 基笼合物,尤其是Ba8Si46在常压下极难合成,本发明为这类笼合物的研究提供更便捷 的途径。合成的Si基笼合物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直接将热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新型功 能材料,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如高可靠性、静音、使用时间长、不需移动部件和零污染等,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被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废热回收发电、环境友 好型冰箱、太阳能发电等。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600℃高温钛合金的热等静压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技术简介: 1)首先优选合金成分为Ti-6.5Al-1.4Si-2Zr-0.5Mo-2Sn,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技术制备了钛合金铸锭,对铸锭进行了化学成分检测,并分析了其合金元素损耗、成分均匀性以及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钛合金棒料具有成分控制精确、纯度高与铸态组织良好的特点。 2)利用制得棒料,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PREP),选取不同转速制备得到钛合金粉末,将粉末筛分成不同粒度范围。研究了棒料转速与粉末理化性能间的关系。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镜(SEM)、金相显微镜(OM)分别分析了粉末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微观组织。制得粉末为球形,基本无空心球和卫星球,氧含量<0.1%。 3)采用热等静压技术对制备粉末进行了成形固结,优选烧结温度为940°C 和980°C。研究了烧结温度对钛合金微观结构和性能影响关系。后续采用等温锻造工艺对钛合金进行了热变形加工,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 4)对钛合金进行了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进行了市场应用评价。本项目的开展可有效改善此类高温钛合金的塑性,证实了项目选择的技术路线合理。本项目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热等静压+等温锻造”这一工艺,目前尚无见到国内外有开展此类研究,项目棒料制备工艺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项目设计成分以及加工方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均已得到授权,项目开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的开展为国内外高温钛合金的设计以及加工工艺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可有效促进高温钛合金的发展,提高我国高温钛合金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航空航天、汽摩领域的发展。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