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切削加工铝屑断屑方法 | ![]() |
|
技术简介: 一、应用范围:铝材的轴套类零件的加工。二、技术指标:使断屑状态根据零件材料的差异易于控制。三、合作方式:技术合作。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混杂纤维增强陶瓷基汽车刹车片及制备技术 | ![]() |
|
技术简介: 以工业废渣粉煤灰作为主要陶瓷组分,氧化铝纤维和氧化锆纤维为增强相,采用冷压成型-热压固化两步法,制备出混杂纤维增强陶瓷基汽车用刹车片,刹车片性价比高、摩擦系数稳定、磨损率较低、综合性能优异。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建筑用铝合金隔热型材高温持久纵向剪切试验机的研制 | ![]() |
|
技术简介: (1) 研制一台铝合金隔热型材高温持久纵向剪切试验机,使其能同时对多组隔热型材施加不同的纵向剪切力,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高效、准确地测试其蠕变性能,试验机满足如下技术指标:[1] 温度范围:室温~100℃ ±2 ℃ ;[2] 加载系统:可同时对4 组试样进行加载,每组含4 个试样;[3] 负载均匀性:每组试样内试样之间所承受的载荷差不大于规定值的±4%。
(2) 设计专用夹具固定每个铝合金隔热型材试样,能够有效防止试样在加载时发生旋转、偏移或弯曲,确保试样的稳定性,作用力通过刚性支承传递给型材截面,并通过结构设计、选材等方式控制夹具重量,使每组内各个试样之间所承受的载荷差不超过规定值的±4%,确保作用在每个试样上的负载均匀性;(3) 利用建筑用铝合金隔热型材高温持久纵向剪切试验机,对铝合金隔热型材的蠕变性能进行研究,验证了最佳的纵向持久时间(1000h)的适用性,为研究铝合金隔热型材蠕变性能提供依据。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硫辛酸生物合成技术开发 | ![]() |
|
技术简介: 目前硫辛酸的生产主要通过化学合成生产,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对环境污染大,尤其生产过程中的加硫过程对环境大气污染严重。且由于只有右旋手性α-硫辛酸分子具有生物活性,化学合成方法区分手性技术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本方法利用生物法合成硫辛酸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合成的α-硫辛酸均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右手螺旋化合物,符合医药品要求,粗提产品也将更符合保健食品的要求。专利发明人前期构建了α-硫辛酸的生物合成方法和工程菌株,主要是通过克隆过表达大肠杆菌硫辛酸合成酶相关基因,调节和比较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促进辛酰化结构域蛋白向硫辛酰化转变。达到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硫辛酸的生产安全性、产量高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预应力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 | ![]() |
|
技术简介: 主要研究成果由施工力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拉索施工工艺研究、与索相关节点构造和张拉机具的研究以及工程应用等几大部分构成。研究成果所涉及的工程类型、结构形式和预应力材料广泛而全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安全可控的新一代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 ![]() |
|
技术简介: “安全可控的医院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方案,主要解决医院混合架构中,随时随地,在任意场景,据能够在超融合环境下,边界配置各种主要安全服务,并且能够扩展到PAAS/容器环境,不仅满足业务需求,同时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安全管理机制。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基于污泥焚烧灰的生态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入污泥焚烧灰的生态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可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制备生态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优异,抗压强度满足《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中的 C20 和 C30 要求,透水系数提高 8%,具有较高技术经济效益,其抗压强度最高可达 32.0MPa,透水系数达2.02‑2.18mm/s。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隐藏爆炸物高灵敏度荧光探针材料关键技术研发 | ![]() |
|
技术简介: (1)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选择共轭聚合物作为传感元素,将具有良好聚集行为的胆固醇分子创新性的引入到聚合物侧链上,有效调控了高分子的聚集行为,调节连接臂的长短及亲、疏水性等因素,得到自组装良好的共轭荧光聚合物。
(2)项目小组与深圳专业定制自动化设备的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套自动制备传感薄膜及测试设备,彻底解决了因手工旋涂制备方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旋涂不均匀、通透性不好、制备效率低等问题。该套自动化设备大大提高了传感薄膜的制备效率,批量制备能力可达0.48 m2/批次(理论上可以加工成1000块独立膜片,器件化成品率80%)。
(3)项目小组创新设计了加热取样器,经过结构的反复修改及实际测试,实现了采样纸加热腔体和传感薄膜工作区域进行隔离,保证试纸加热腔体的温度变化不会通过传导或对流的方式影响到传感薄膜的工作环境温度,保证荧光响应强度的一致性和响应灵敏度。同时加热取样器的高温使得采样纸上的样品快速脱附,提高了检测效率。另外,通过对气道、膜片夹结构的改进,使得气道集成到易耗件膜片夹上,即使测试环境灰尘严重或雾霾都可通过更换膜片夹解决,而不至于因灰尘污染气道导致设备不可用。上述这些困难的攻克使得该设备经受住了新疆阜康卡点的实地考验,SRED爆炸物探测设备共计对近千台过往车辆和约万名乘客进行排查,查到多例疑似爆炸物携带者并移交当地公安进行处理。
(4)项目期完成指标:①聚合物材料荧光量子产率可控并能稳定生产,同时传感薄膜材料将以固体基片担载的共轭荧光聚合物单分子层(薄膜厚度在30-100 Å之间);②薄膜检测灵敏度:检测下限 10-15 g(以TNT或2,4-DNT为标示物);③响应时间:≤ 5 s;④误报率:≤ 1%;⑤薄膜器件稳定性:保存稳定性24个月,使用寿命100小时;⑥薄膜批量制备能力:0.48 m2/批次(理论上可以加工成1000块独立膜片),器件化成品率80%。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快速检测试剂盒 | ![]() |
|
技术简介: 目前,国内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存在耗时长,操作繁顶,不利于现场检测的缺陷。因此,开发一种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试剂盒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多学科交叉成为当前科学研究领域的热潮。本研究将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旨在开发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试剂盒,为人们的饮食健康贡献力量。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涡压挤扩非开挖扩径关键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基础工程是油气田地面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质量高、造价低、污染少,这迫使基础工程技术人员开发更优化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在此背景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李春宝、薛世峰等人开发了涡压挤扩非开挖扩径技术,并申请的相关专利。涡压挤扩混凝土分层扩径桩的施工设备包括:桩头、钢套管、旋转齿轮、径向涡压叶片、轴向涡压叶片;桩头设置在钢套管的底部,旋转齿轮安装在钢套管的顶部,径向涡压叶片安装在钢套管开口处的内侧,轴向涡压叶片安装在径向涡压叶片的顶部。本施工技术的钢套管可重复利用,施工简单,无需开挖原土即可实现可分层扩径,缩减工期及减少造价;可大幅提高土体纵横向强度,同时扩径部可起到端承的作用;适用性强,适用于各种砂性土质和粘性土质;解决了传统扩径桩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