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合金钢选区激光熔化材料与工艺研发及其模具应用
技术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自主研发项目。由暨南大学、广州恒尚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易欧司光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该成果针对复杂花纹轮胎、高品质塑胶制品和薄壁铝合金制件对高端模具制造技术的需求,研究开发出多种牌号的合金钢粉体材料及其选区激光熔化制造工艺,系统评价了合金钢材料的成型特性与各项性能,针对量大面广的高端轮胎模具、注塑模具和压铸模具创新出增材制造技术,并实现了三大类高端模具工业应用及产业化,解决了高端模具生产制造行业痛点和技术难题,满足高端模具和产品工业需求。 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选区激光熔化合金钢粉末整体球形度≥99.4%,空心粉率<0.02%。304L不锈钢粉末流动性12.3s/50g,松装密度4.67g/cm3,D50=42.16μm。18Ni300模具钢粉末流动性13.4s/50g,松装密度4.69g/cm3,D50=40.34μm。15-53μm目标粉收得率达到≥47%,基本无卫星粉。304L不锈钢40μm层厚打印试样抗拉强度635MPa,屈服强度524 MPa,断裂伸长率43%,致密度99.99%。410不锈钢40μm层厚打印试样抗拉强度871 MPa,屈服强度867 MPa,断后伸长率26.5%,致密度99.99%。17-4PH不锈钢40μm层厚打印试样抗拉强度985 MPa,屈服强度926 MPa,断后伸长率17.5%,致密度99.99%。热处理后抗拉强度1325 MPa,屈服强度1224 MPa,断后伸长率13%。18Ni300模具钢40μm层厚打印试样抗拉强度1200 MPa,屈服强度1100 MPa,断后伸长率12%,致密度99.99%。热处理后抗拉强度2080 MPa,屈服强度2004 MPa,断后伸长率4%。实现了模具钢超高速100μm层厚打印,打印速度达到30cm3/h,孔隙率<0.1%,抗拉强度1180 MPa,屈服强度1026 MPa,断后伸长率18%。热处理后抗拉强度2045 MPa,屈服强度1977 MPa,断后伸长率6.5%,硬度51HRC。采用格栅式气流喷嘴保证层流情况下将设备成型仓最大气流压力提高至0.79mbar,同批次零件生产一致性达到6Sigma标准。使用碳纤维毛刷刮刀可以打印0.1mm薄壁结构。特殊的激光烧结策略可解决打印过程中90%的烟尘遮挡问题,完成20°随形水路无支撑打印,模具亚表层孔隙率≤0.03%。开发了注塑模具不同方向、不同打印层厚结构嫁接方法,打印时间缩短了63%。开发多件模具CNC与SLM结构同步矫正嫁接方法,嫁接精度<20um。实现了常态下H13钢无裂纹选区激光熔化打印,热处理后抗拉强度达到2236 MPa,屈服强度1570 MPa,断后伸长率7%,孔隙率<0.5%。铝合金制件不良率降低30%-50%,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同比提高75%。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红花黄酮类滴丸制剂(SAFE)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治疗用途
技术简介: 在本项目中,我们成功研发了红花黄酮类滴丸制剂(SAFE)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来改善PD的治疗方案。我们建立了红花黄酮类提取物和滴丸的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获得了红花黄酮类提取物的标准指纹图谱,并将总黄酮含量不少于60%,两个指标成份K3R和AYB 各自的含量不少于5%作为质量标准。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教育科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团队
技术简介: 团队依托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教 育科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由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福华教授担任团队负责人。该团队设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1)教育与经济发展:重点研究教育发展战略、教育与经济关系、教育经费来源、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等;(2)教育与科技管理:重点研究教育与科技的互动原理、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教育治理与科技治理等;(3)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衔接、教育与收入分配、高校毕业生就业、高考制度改革、教育政策与绩效评估等。团队由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现有教授 11 人、副教授 12 人、助理教授 5 人,其中二级教授 3 人、泰山学者 1 人、博士 27 人。 近年来,团队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10 项;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 22 余项,横向委托课题 18 项,目前在研科研经费 400 余万元。为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电影学院、城阳区教体局、市南区教体局等 10 余家单位进行了发展战略研究,培训基础教育师资 2000 余人。在《管理世界》《统计研究》《民族研究》《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 9 部。团队与国开教育集团合作成立了青岛大学国开教育治理研究院,牵头成立青岛市教育发展研究会,将致力于建设区域性跨学科高端研究平台,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基因工程抗体高效CHO细胞表达株的构建技术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肿瘤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基因工程抗体可用于治疗和检测肿瘤,因而,高效表达抗体的CHO细胞株尤为重要。在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我们发现敲除CHO染色体上的CYLD基因,或者增加PTEN C124S基因拷贝,可以高效表达抗体等蛋白。以EGFR抗体的表达为对象,其产量可以提高20%以上,且所表达抗体的稳定性、亲和力等性质与原CHO细胞株表达的抗体完全相同。本技术可用于抗体、干扰素、胰岛素等各种蛋白的生产,可显著提高蛋白药物的产量。该技术已申请2项中国发明专利(201810250082.3;20191148407.8)。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一种贝类高F值寡肽的制备方法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类高F值寡肽的制备方法,以芳香族氨基酸为模板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可实现对芳香族氨基酸的特异性精准吸附,有助于提高寡肽的中值,有效克服现有吸附剂吸附效果差、无特异性、损失大等缺点,实现了F值的快速提升,增加了高F值算肽的产率,产品得率75%以上,是对高F值寡肽制备工艺的有益改进;获得的高F值寡肽的F值为 50 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领域。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
热电材料高温热电性能一体化综合测试仪的研制
技术简介: (1)开展了半导体热电材料一体化测试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掌握了目前国际上有关热电性能测试理论及测试模型,以温度相关性为基准,将稳态的热电模型分为标准模型、改良模型和温度相关模型。 (2)提出了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更符合实际要求的温度相关测试模型及具体的测试模型。 (3)开展了热电性能测试用专用电源的研究,针对其特殊性,设计出一种热电性能专用恒流电源。电路可实现较高精度的10uA-100mA的大范围可控的恒流电流输出,满足热电材料电阻率测量的宽范围测量要求,并采用频率可程控的电流换向方法,有利于克服珀尔贴热与焦耳热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4) 对热电材料热电性能测试软件进行了软件设计方法基础研究;提出了合理而易于实现的软件总体架构及电导率、电阻率、Seeback系数和热电优值ZT模块架构及实现方法。 (5)进行了热电材料高温热电性能测试误差分析研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先进的PID算法进行温度自动调节以实现精确恒温,基于概率统计理论采用了分段逐点恒温及反复多次测试方案等措施来消除或降低误差提高精度;采用换向小电流的测试方式,以消除因Seeback效应和Peilter效应带来的误差。 (6)在完成理论及测试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测试仪的设计与加工制备研究工作。完成了整套测试仪的设计,并进行了样机的加工制备,集成制备出一测试仪样机(初型)。 (7)开展了热电材料热电性能专用测试软件的研制,成功地研制了出一套测试软件。软件初步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并取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8)对热电材料热电性能测试仪用控制电路设计研究;设计出一种合理而更精确的控制电路。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中大规格棒材控轧工艺与成套装备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项目背景:大棒材是直径范围为φ70~200 圆钢,实现控温轧制是提高钢材性能、降低合金成本的重要手段。现代化棒材生产线上,根据工艺需要采用了不同的穿水冷却设备布置,以实现控轧控冷功能,但是大规格棒材因为冷却速度慢,水冷后内外温差过大,无法实现理想的控制轧制。开发新型的冷却工艺及配套装备,在不影响正常轧制效率前提下,实现大棒材的控制轧制是行业的难题与期待。 关键工艺技术:控制轧制冷却:在精轧机组前置线外冷却装置,通过空冷时间的控制准确控制轧件在精轧机组内的轧制温度,最大限度第消除轧件内外的温度差,结合精轧机一定的变形量,使的φ70~200 圆钢获得较好的产品机械性能。轧后穿水:将终轧温度为 800~950℃的大规格棒材经过间断分布的水冷器,对钢材实现一定程度的加速冷却,同时减少表面快冷淬火组织深度,以达到提高钢材强度、塑性,改善韧性的目的,使钢材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技术成熟,已推广至多个棒材生产线。推广应用情况:大规格棒材控轧工艺与成套装备已经相继应用于承德建龙、淮钢特殊钢公司等企业的棒材生产线,对促进我国钢铁企业大规格棒材产品结构升级、产品质量提升以及企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非调质钢通过控制轧制及轧后控制冷却,可以提高奥氏体晶粒度级别,改善钢的冲击性能,代替调质工艺,吨钢降低生产成本约 700 元,按照 5万吨非调质钢产量计算,年增效益 3500 万元。对齿轮钢、合金结构钢,通过控制轧制,减少中心疏松级别,降低带状组织级别,提高性能均匀性和材料的使用寿命。 社会效益:降低热处理消耗和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化生产。 成果亮点:特殊钢生产中,通过控轧和控冷可以获得预期的组织,抑制不利的影响因素出现,可以部分取代线外热处理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控轧控冷技术具有提高棒材产品机械性能、降低生产成本、节能环保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特殊钢中大规格棒材控轧技术及装备拥有发明专利 4 项。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适合干性皮肤、油性皮肤用的护肤品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目前已研制出适合干性皮肤、油性皮肤用的护肤品共两个系列 10 个产品配方。油性皮肤用 5 个配方:温和泡沫洁面乳、保湿紧肤水、保湿紧肤精华胶、保湿紧肤乳液保湿紧肤眼胶;干性皮肤用 5 个配方:活颜紧致洗面奶、活颜紧致精华水、活颜紧致精华素、活颜紧致面霜、活颜紧致眼霜。对各配方产品的感官和理化指标进行了测试,通过连续进行光照、高温实验,剔除了几种较不稳定的原料,以保证产品的货架寿命。同时也选择了众多试用者连续使用数月,并采用皮肤测试仪跟踪测试多位试用者的皮肤状况,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了配方。另外,还有美白淡斑霜、面膜、防晒霜等。 投产条件:设备投资:300万元;厂房:2000M2(包括仓库);主要原料:偏二氯乙烯(VDC)、丙烯酸酯、各种助剂;主要设备:搪瓷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冷冻机、储罐、各种泵等。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基于文物保护的三维数字化文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基于文物保护的三维数字化文物技术是各大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非常重视的新技术,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和快速原型技术的集成技术可实现这一目的。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1,可快速对文物进行三维扫描测量;2,可建立文物的数字化模型并修改;3,可利用快速原型技术仿制文物;4,可用于建立数字博物馆供大众浏览等。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主要用于文物保护部门,可实现文物数字化,甚至建立数字博物馆供大众浏览。 投产条件:需投资150万建立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平台。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全价海洋蛋白+肽
技术简介: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