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高纯度碳酸甲乙酯制备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 现有工艺中存在的催化剂对原料要求高,反应时间过长,转化率 不理想,产品分离纯化难度大等产业化关键技术问题。与现有方法相 比,本项目技术优势在于: (1)以 DMC 和 DEC 为原料进行酯交换反应,避免了产物中共沸体 系的形成,产品分离提纯简单。 (2)催化剂活性高,反应时间短,选择性高,产品经简单蒸馏处理 即可得到能够满足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纯度要求的 EMC 产品。 (3)精馏分离获得的低沸点的原料 DMC、高沸点原料 DEC 均可重 复利用;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经分离后可回收重复利用。 性能指标: 常压条件下催化 DMC 和 DEC 转酯化合成 EMC,反应时间 1-3 h, 反应产物中 EMC 为唯一产物,经过蒸馏提纯,EMC 的纯度>99.95%, 单程收率>50%。 市场分析: 本项目生产的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高纯碳酸甲乙酯,具有 很大的市场空间和投资空间。 以建设年产 3000 吨碳酸甲乙酯项目为例,总体规划需占地面积 256 平方米,投资 500-600 万元,需要的主要设备包括:反应釜(5 吨 /釜×2)配 18 米高回流塔,精馏塔(10 吨/釜×6)配 32 米高精馏塔。 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在 18000-20000 元/吨,利润为 4000-5000 元/吨,投资回报期约为 1 年。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耐磨编织手套 | ![]() |
|
技术简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编织手套,涉及一种耐磨手套,该手套耐磨部经线的受力降低为现有技术的 70.7%,降低磨损;交叉线密度可随着手指的拉伸力而变稀,从而允许更大的变形;耐磨部采用耐磨硅橡胶指套并薄化其边缘以更好贴合指尖织物,可以提升手套的耐磨性;手套背部的口袋里装有备用硅橡胶指套本体,破损后可及时更换。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单电机驱动四滚筒人形杆展开机构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针对白酒窖池发酵需要,可实时监测白酒窖池发酵过程中,窖池水分、温度、酸度、酒精气体浓度等参数变化情况,并通过网络上传云端管理系统分析。主要技术特点(指标):1.温度测量范围:-50℃~300℃;温度系数TCP—3850PPM/K ;2.PH值测试范围:0~14pH;测试精度:0.02PH;3.酒精度检测范围:50~20000 ppm;4.含水量检测范围:10%-95%。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指导酒醅拌料,提供窖池发酵的优质率和出酒率。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磨料射流弃置海上采油平台、弃井井口及事故处理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应用该技术可切割水上、水下、海床下多层井口、平台桩腿、导管架等结构物。切割海床下结构物时不需要挖泥造坑工序,作业成本与难度远低于钻粒缆切割法;且磨料射流切割不受套管胶结偏心的影响,避免了机械割刀在切割多层偏心井口时极易出现的偏磨现象;同时,磨料射流的工作介质为水和磨料,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在环保方面大大优于定向爆破切割法。该技术如能在海上油田推广应用,可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设备租赁费,达到降低平台弃置费用的目的;二是使用该技术逐步替换机械割刀与定向爆破切割等技术,扩展作业范围、提高切割效率,并消除平台弃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另外,该技术同样适用于应对钻柱卡钻及油管砂卡等井下事故处理。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移动物联网的JXC 3W一体化管理系统 | ![]() |
|
技术简介: 物联网,主要支持物联网信息采集与数据服务的关键技术和软硬件产品研发、移动物联网关键技术、新一代智能传感器及室外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其行业示范应用。项目基于公司的移动互联网JXC3W一体化管理系统,研发了实时车牌识别等应用系统,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有效的应用前景。研发的基于物联网JXC3W一体化管理软件,经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检测,所检项目基本符合项目合同书的要求,经用户使用,反应良好,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的研制成功提升了我省中小物联网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了该类企业综合竞争力,摆脱了制约我省物流网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比较低的桎梏。在项目完成后,依托我公司的行业优势,通过全国300多家代理商、分支连锁机构销售,累计销售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资源化利用的电镀废水达标排放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本研究针对电镀废水破络效率低、生物脱氮除磷效率低、膜浓缩液难处理等问题,开发出了一种以“电催化粒子破络技术+SRB生物铁厌氧体系+复合菌群MBR”为核心的水处理工艺。首先,分别制备了高效稳定的Pd掺杂Ti/SnO2-Sb阳极、三维石墨烯阴极和Co N掺杂MoO2改性碳毡阴极,用于电镀废水破络及电化学混凝。同时筛选驯化出具有降解重金属功能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微生物菌群,实现去除电镀废水中含量较高的硫酸盐和重金属。进一步筛选驯化出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及COD的复合菌群,构建生物强化MBR系统,实现氮、磷和有机物的去除。针对电镀废水中反渗透浓水的处理,建立一套连续流内循环类芬顿流化床,实现反渗透浓水的稳定达标处理,最后,采取“电催化粒子破络技术+SRB生物铁厌氧+MBR”联合工艺处理某电镀污水处理厂的化镍废水,结果显示对COD、Ni+、氨氮、总磷去除效果良好,实现达标排放,适用于电镀废水的提标改造工程。同时进行电镀废水回用成套技术的优化集成、自动化控制、设施的建设,有效缓解电镀企业废水达标排放、节能减排和废水回用的压力,也为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本研究可应用于电镀生产企业废水处理系统的改进,使废水达标排放,实现废水的回收利用,在减少重金属排放、改善水体环境、提高中水回用等方面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图像对的图像插补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采用一种图像插补的视觉新技术,通过对不同位置和角度拍摄的两幅图像进行处理,输出符合双眼特性的新图像。我们的技术可以直接通过对已知的2D图像进行插补,通过改变参数获得中间任意视点下的图像。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1) 原图像可通过普通照像机拍摄而获得,操作简单、成本低;(2) 算法复杂度与场景无关,在实时显示时不需要专业的图形加速设备;(3) 可以获得图像间其它视点下与照片有同样真实感的图像。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图像插补技术可以应用在虚拟现实、图像合成(特别对于已经不存在的景物进行合成)、电影特技、视频传输等各个领域。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创新技术 | ![]() |
|
技术简介: SCWO技术能将有机污染物高效、彻底的迅速降解,在小于2min的反应时间内COD去除率便达99.9%以上,C、H和N转化成无害化的CO2、H2O和N2,杂环原子Cl、S和P转化成相应的酸或盐,重金属矿化沉积稳定在固相残渣中,是目前能唯一实现重金属稳定化的可靠技术。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用于室内甲醛污染物常温催化净化的金属氧化物材料 的开发 | ![]() |
|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 空气中甲醛污染的净化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吸附法、光催化氧 化法和常温催化氧化法等。其中常温催化氧化技术因其能耗低(常温 下的零能耗)、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 前景的净化技术。 本项目开发的室内甲醛常温催化氧化材料可作为大规模室内及 室外气体净化装置生产的核心部件,它的生产成本较低,体积小,对 工作环境要求低,环境适应能力强,因此极具推广应用价值。利用该 催化材料生产的净化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家用、车载以及大型的公共 场所等密闭空间,有效地去除低浓度的甲醛气体,因此,该催化材料 的应用能够有助于气体净化产业的发展,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上市 提供新的技术保障,创造新的利税增长点。 性能指标: 对室内低浓度甲醛(<2 ppm)的高效去除(去除率>95%) 市场分析: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装修业日益兴起, 室内空气 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据有关国际组织调查, 全世界每年有 280 万人直 接或间接死于装修污染, 世界上 30%的新建和重修的建筑物存在有害 于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因此, 如何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保证居民身 体健康, 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力度的逐渐加大,公民对环境问题诉求的 日益强烈,空气净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将在环保产业担当关键的角 色,因此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催化净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广 阔,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可观。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转让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喷墨打印技术的低成本柔性微传感器 | ![]() |
|
技术简介: 研究基于喷墨打印/丝网印刷技术的柔性微传感器大面积、低成本、快速制造技术;研究柔性基板多层结构的卷对卷印刷技术;开发基于柔性基板的高集成度多传感器平台,完成不同换能器、传感材料和不同传感技术的融合;实现降低电子元器件和无线通信传播功耗、打造多信号同步即时传输与处理的智能传感系统。将瑞士团队的喷墨打印柔性背板技术与华南师范大学电子纸团队的电子纸前板技术结合,设计与制造柔性彩色视频电子纸显示产品,并以智能电子纸手表作为突破点,快速推进柔性智能电子纸显示产品的产业化。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