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道路交通运输车辆安全智能化管控系统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项目建立一套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视频监控、图像智能分析,以及行车信息数据挖掘技术的车载智能终端系统平台。该平台能够适用于城市公交智能调度、视频监控、长途客运、校车运营安全监控的客运安全智能化管控系统。汽车远程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任何装有此控制器的动态位置(经度、纬度和高度)、时间、以及整车控制状态等信息,实时地通过无线通信网传至服务中心,而后在具有强大地理信息处理和查询功能的服务器上进行载体运动轨迹的显示,并能对载体的准确位置、速度、运动方向、车辆状态等用户感兴趣的参数进行监控和历史查询,并可将获得的大量数据,建立车辆运营数据库,利用服务器端应用程序进行路况、车辆及其部件状态和驾驶特性分析,便于车辆的后续开发及控制策略完善;而对于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离线分析,找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起到“黑匣子”的功能。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大数据环境下的农业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V1.0
技术简介: 本套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非常实用,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其与智能终端设备的结合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随着物联网与并行计算融合的不断完善,可以更大限度的满足农户的需求。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
镁合金表面防护技术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主要采用无铬化学转化膜、原位封孔微弧氧化膜及化学镀三种方法对镁合金进行防护,提高镁合金部件的服役寿命。可广泛应用于汽车,3C产品,航空航天、生物材料等领域。技术特点(包含主要技术指标):上述三种表面处理技术环境友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涂层与基体结合力好,耐蚀性优良,已实现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镁合金部件上产业化应用。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油气分流取样计量装置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提出基于临界取样原理的新一代油气水多相流量测量技术,通过“流型整改+临界分流”实现了取样流体的代表性,自主研发的计量装置体积为传统计量分离器的1/10、结构紧凑,无需标定,流量误差小于5.0%,可用于气液流量和含水率的在线监测,为简化集输工艺流程提供了技术和装备支撑。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混凝土外加剂绿色制造及减碳研究
技术简介: 1.高保坍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早强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3.降粘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4.抗泥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
腹主动脉阻断、髂总动脉阻断、髂内动脉结扎控制出血在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中应用比较
技术简介: 1.首次创造性对TOAAIB、TOCAIIB 、IIAL三种控制出血方式在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在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中TOAAIB、TOCAIIB对于控制术中失血优于IIAL;而TOAAIB又优于TOCAIIB;腹主动脉低位球囊阻断控制出血效果最好。)2.TOAAIB、TOCAIIB较完全地阻断了髋臼的血液供应,手术中出血少,手术野清晰 。3.手术时间缩短,减少了麻醉、手术并发症。4.提高了复杂性髋臼骨折的解剖复位率。 5.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TOAAIB、TOCAIIB和IIAL技术成熟、安全性好,长期应用于骨科、产科、肿瘤等领域。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奥氏体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关键技术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不锈钢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洁净不锈钢被广泛地应用于高端电子产品 Logo、高端装饰行业、以及核电行业等对表面质量严格要求的领域。高等级光亮表面不锈钢板对成品表面质量几乎是零表面缺陷要求,此类钢产品时炼钢冶炼难度极高,主要是由于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存在以下三个难题:(1)高熔点的夹杂物造成了冷轧板产品线鳞缺陷;(2)冷轧板表面抛光后不变形夹杂物引起的麻点类缺陷;(3)氮化钛夹杂物引起的冷轧板达到米级别的长条纹缺陷。此前,我国超洁净不锈钢产品完全依赖于国外进口。因此,开发超洁净不锈钢冶炼关键技术为打破此领域国外产品及技术垄断、实现国内自主生产做出了卓越贡献。(1)不锈钢冶炼脱氧及原辅料成分设计技术。对于不锈钢冶炼原材料的控制方面,国内企业生产时更倾向于买价格低廉的铁合金等原材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对于铁合金及铁合金对不锈钢冶炼的影响研究几乎为空白。国外学者对于铁合金做过一些研究,但主要是集中于铁合金洁净度对碳钢的影响,关于铁合金对奥氏体不锈钢夹杂物的研究很少。同时,国外学者研究铁合金的种类主要集中在铝含量上,然而对铁合金中钙含量对不锈钢的影响却未见报道。本项目首先提出了使用低铝无钙铁合金,降低钢中的酸溶铝含量,同时降低钢中 Al2O3含量,从而提升夹杂物变形能力,但此类铁合金成本较高。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使用高铝高钙铁合金,此类铁合金只是在冶炼传统高铝无钙铁合金添加小部分的钙,成本增加极低,但是由于钙的添加,可以在最初夹杂物生成之时就显著提升夹杂物中的 CaO 含量,从而显著提升夹杂物变形能力。(2)超洁净不锈钢精炼渣成分设计技术. 传统的铝脱氧不锈钢都是通过高碱度精炼渣提升钢材的洁净度,减少钢中夹杂物数量。但是本项目发现即使把钢中总氧降低到 10 ppm 以下也不能解决其高 Al2O3含量的夹杂物造成的线鳞缺陷。因此通过对硅脱氧不锈钢中精炼渣碱度由原来的 2.3 降低到了现在的 1.6,虽然夹杂物的总数量没有降低,但是成功的把钢中的夹杂物控制在低熔点区,显著地提升了夹杂物的变性能力,有效地改善了高表面质量奥氏体不锈钢产品的线鳞缺陷和表面抛光缺陷。此外,本项目对调整精炼渣成分的研究非常全面,国内学者研究的炉渣碱度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其中只研究碱度为 1.0 和 1.5 的个别情况,这样很难确定出最优精炼渣成分;本项目研究应用 FactSage 热力学计算软件建立了渣-钢-夹杂物平衡反应热力学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了不同精炼渣成分对钢液成分、脱硫、夹杂物成分、夹杂物熔点、耐火材料侵蚀等的影响。通过对 400 种不同精炼渣系进行设计优化,确定精炼渣成分;同时,在实验研究方面,本项目从碱度1.0-2.3,连续考虑了9中不同的碱度对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4种不同渣中MgO含量和4种不同渣中Al2O3含量对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影响,从而更系统准确地确定了有利于超洁净不锈钢夹杂物控制的最优精炼渣成分。(3)不锈钢精准钙处理改性夹杂物模型。通过可用改性处理的方法将钢中的夹杂物改性为低熔点的液态夹杂物,增强其轧制过程的变形能力以减小其对钢材质量的危害,也可避免水口堵塞现象。然而,钙处理喂钙线量的多少对钢中夹杂物的变性效果影响很大。但是大多数钢铁企业只是知道需要钙处理,对于钙处理时最优喂钙线量并没有太多理论研究,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钙处理效果不好、甚至钙处理后产品质量更差的现象。本项目通过对超洁净不锈钢不同钢液成分条件下钙处理进行的计算,确定了超洁净不锈钢的不同成分条件下最优的喂钙线量,可实现在线对不锈钢中夹杂物的精确钙处理改性控制,与国外同类型模型相比,实现了了不锈钢生产过程在线应用,考虑的反应物和产物更全面,计算结果更直观。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已经经过实验室试验和工业应用;该成果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太钢不锈钢有限公司和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等先进不锈钢企业,应用解决了300 系奥氏体不锈钢的线磷缺陷;生产的 BA 板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成功开发了苹果公司 logo 用钢,提升了我国企业不锈钢产品美誉度和影响力;消除了400系含钛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冷轧成品卷表面氮化钛条纹缺陷,奠定了我国企业生产400 系不锈钢技术领先水平。本项目成果发表文章 16 篇,形成专利 8 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逾两亿元,项目成果经鉴定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我国企业不锈钢产品制造能力与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了卓越贡献。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面谈)。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此前的应用和推广成功的为企业解决了各类夹杂物引起的奥氏体不锈钢产品抛光缺陷和线鳞缺陷,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成果亮点: 1、开发了一套超洁净不锈钢冶炼创新集成技术,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创新性:(1)开发了超洁净不锈钢精炼渣成分设计技术。通过模型对大量不同精炼渣系进行优化,成功的实现了所有夹杂物的低熔化,显著改善了不锈钢线鳞缺陷。(2)建立了不锈钢精确喂钙线改性夹杂物模型。可根据实际钢液成分等条件不同确定最优喂钙线量,实现了钢中夹杂物在线精准改性为塑性夹杂物,降低了不锈钢的表面抛光缺陷率。(3)开发了不锈钢脱氧剂和辅料设计技术。提出采用高铝高钙低成本铁合金的创新思路,可在降低成本同时显著提升夹杂物变形能力。2、获得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石化高盐高浓度污水处理技术集成及应用
技术简介: 石化高盐高浓度污水处理技术由石化重质油电脱盐废水预处理成套技术、石化高浓度废碱液污水生物强化预处理技术、石化特殊高浓度污水强化预处理技术和石化高盐高浓度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等4个技术集成。石化重质油电脱盐废水预处理成套技术由“均质沉降-破乳除油-混凝沉降-一级臭氧氧化-二级催化臭氧氧化”等预处理方法及装置构成,污水在“均质沉降-破乳除油-混凝沉降”过程去除浮油、分散油、大部分乳化油、硫离子以及悬浮物;一级臭氧氧化装置,控制水温、压力及臭氧的投加量,去除残余的乳化油与固体悬浮物(SS),降解生物毒性物质与部分杂环极性有机污染物;二级臭氧催化氧化装置,控制水温、压力及臭氧的投加量,在多相催化剂与臭氧同时存在下,进一步降解剩余的生物毒性物质与溶解态大分子杂环极性有机污染物,提高水体的生物降解性能。石油类回收率95%以上,污染物负荷(COD、石油类、悬浮物)降低90%以上,可生化性提高50%。石化高浓度废碱液污水生物强化预处理技术由“稀释中和-两级CBAF”预处理工艺及装置构成,针对石化废碱液污水高硫、高酚、高COD、高碱、高盐等特征,废碱液污水经稀释中和后,达到两级CBAF生物处理装置的进水条件:COD浓度<10000mg/L、挥发酚浓度<200mg/L、硫化物浓度<5000mg/L。经两级CBAF生物处理后,污水的COD、挥发酚和硫化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80%和99%以上,达到高效、低成本预处理目的。石化特殊高浓度污水强化预处理技术处理方法及装置由3个预处理单元(除油处理-离子度调节和曝气处理-浮选处理)、电催化氧化处理和后处理单元(过滤处理)组成。污水分别进行除油、离子度调节和曝气处理、浮选处理等物化预处理,使污水中的油含量、悬浮物、离子度达到电催化氧化单元的进水要求;再经电催化氧化装置处理,削减氨氮和COD等污染物质;最后经过滤装置处理,去除污水中残余的细小悬浮物。化学药剂添加量少,主要消耗电能。在进水电导率10000~30000µs/cm、COD1000~3000mg/L、氨氮300~500mg/L、氯离子5000~10000mg/L条件下,削减COD负荷50%以上和氨氮负荷80%以上,可生化性提升至0.25以上。石化高盐高浓度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由BA-H-A/O-MBBR生化组合处理构成,在生化进水COD400~1200mg/L、石油类20~60mg/L,氨氮<70mg/L条件下,出水指标稳定达标排放,即COD<60mg/L、石油类<5mg/L、氨氮<8mg/L。技术具有耐冲击、低能耗、大分子极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等特点,实现污水碳氮污染物的协同去除和稳定达标排放。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生物基异戊二烯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异戊二烯是制备异戊橡胶的单体原料,是制备生物基异戊橡胶的 关键。目前,工业上主要是通过化学法从石油基原料中制备异戊二烯。 俄罗斯、美国、日本是主要的生产国。我国异戊二烯天然资源匮乏, 而化学法规模化异戊二烯生产技术尚不成熟,制约着相关产业的发 展。随着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价格的不断攀升,开展以丰富的生物 质资源为原料,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生物基异戊二烯已成为重要研发方 向。性能指标:纯度达 99%以上 市场分析: 本技术提供的异戊二烯合成成本与化石基异戊二烯处于同一水 平,产品品质优良,纯度达 99%以上,且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经济可 行性强。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2-庚醇生产的新技术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 2-庚醇是 GB2760-1997 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医药中间体 (解毒喹)、增塑剂、添加于硝基喷漆溶剂中作助溶剂等。目前的生 产工艺是由溴化戊基镁和乙醛合成而得或由甲戊酮与金属钠在乙醇 中反应而得。本技术由异丙醇和正丁醇直接脱水而制得 2-庚醇,生产工艺简 便、绿色。性能指标: 前期研究表明,在间歇釜式反应中,150 oC 反应 8h,可达到 50% 以上的单程转化率和 90%以上的产物选择性;新型负载催化剂循环使 用 5 次无明显活性降低。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连续式反应体系,提高了转化过程的 经济可行性。采用固定床在 350 oC 下反应,原料单程转化率高于 50%, 2-庚醇和 2-庚酮总选择性高于 90%。催化剂稳定性高,在 1000h 内活 性损失小于 5%。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