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船用新型通信导航测报系统
技术简介: “船用新型通信导航测报系统”是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科技中心基于传统船舶测 报系统,依托我国北斗卫星系统,采用双向通信模式,研发的一套既能接收观测船上 安装的智能船舶测报终端发回的海洋气象自动观测数据,为国家海洋预报机构提供海 洋预报所需的实时观测资料,同时又能将海洋环境预报结果及管理服务信息通过北斗 通信系统发送到智能船舶测报终端,该系统实现了对船只的动态监测并为之提供气象 导航服务。项目通过数据编码技术突破北斗大数据量传输的限制,在船舶测报领域首 次实现了双向通讯,为船舶提供预报及灾害预警服务。针对北斗通讯有限的数据容量, 对海洋天气预报、海域海况和台风路径信息,以及船舶观测数据、求援信息和各种自 定义信息等,进行数据压缩定制和优化分析,在保证气象水文观测信息传送的基础上, 实现了岸站接收中心与处于不同海域的所辖船舶之间的信息流畅有效的交互。项目组 编制了相关工艺工装文件,建立了产品生产、检验及测试标准,培养了一支在海洋船 舶测报技术领域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完成了产业化工作,具备了年产千台/套的能力, 产品已经在海洋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
微创截骨三维复位治疗踇外翻装置
技术简介: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一种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技术分析:该技术以催化油浆为原料,首先对原料油进行加氢预处理,然后切取加氢产物中≥400℃馏分,与共炭化剂一起经共炭化高压缩聚反应,得到中间相沥青,经熔融纺丝得到拉伸强度为1500~2000MPa,拉伸模量为300~450GPa的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应用前景:本技术以催化油浆为原料,制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能够显著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且工艺流程简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300t/a耐蒸煮复合膜用聚氨酯胶粘剂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快餐业和方便食品的兴起,复合薄膜软包装袋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日趋普遍。尤其是食品蒸煮袋(又叫软罐头)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蒸煮袋复合薄膜必须使用性能更优良的蒸煮级聚氨酯胶粘剂,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依靠进口。我校研制的AH-9810芳香族聚氨酯蒸煮胶和AH-9820脂肪族聚氨酯蒸煮胶,能经受121℃/40mim的高温蒸煮,具有粘接强度高,耐蒸煮的特性。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EAOPs)
技术简介: 原理: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特制化学反应器内,有机物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CO2、H2O、小分子有机物。合适的电极材料:活性成分为稀有金属和贵重金属。优化的电极结构:陶瓷微孔电极。优异的特性:1、极高的析氧电位:不电解水。2、良好的稳定性:高活性不消耗。3、高的催化活性:催化主要反应,抑制副反应。三大突破:A.电效率上的突破,20-40%提升为60-70%;B.稳定性上的突破,阳极寿命7-10年;C.工业化上的突破,基本单元模块化。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基于高效厌氧发酵技术的生物质发电系统
技术简介: 其特点是:固体浓度高,TS=6~12%,可使畜禽粪便污水全部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优点是处理量大,产沼气量多,便于管理,易启动,运行费用低。一般适宜于以产沼气为主,有使用液态有机肥(水肥)习惯的地区。由于这种工艺适宜处理含悬浮物高的畜禽粪污和有机废弃物,具有其他高效沼气发酵工艺无可比拟的优点,现在欧洲等沼气工程发达地区广泛采用。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梅片树高效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技术简介: 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2015年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研究项目“梅片树枝叶有效成分检测方法及良种扩繁技术研究”);  (2)2015年广东省林业厅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药用植物梅片树良种选育、种植及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  以梅片树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新鲜枝叶的有效成分精油含量及右旋龙脑含量检测的方法,筛选出抗性好、生长快、枝叶中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株,营建采穗圃,开展无性繁殖(嫁接、扦插、组培)技术研究,培育出优良无性系苗木。  2.2性能指标  2.2.1合同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  (1)筛选出抗性好、生长快、枝叶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枝叶中右旋龙脑含量0.5%以上)的优株3株,营建采穗圃5亩。  (2)开展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研究总结苗木扦插繁育技术方案。  (3)培育无性系苗木5万株以上。  (4)发表研究论文1篇以上。  2.2.2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1)筛选出抗性好、生长快、枝叶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枝叶中右旋龙脑含量0.5%以上)的优株3株,营建了优良无性系采穗圃。  对梅州、惠州、韶关等地2000多株成年阴香进行调查和样品采集,并通过初步检测评价、优株筛选、稳定性试验等,筛选出枝叶中右旋龙脑含量0.5%以上梅片树优株3株,分别为梅州的01号、666号、719号。  采用筛选出高右旋龙脑含量的梅片树优株为母树,通过扦插育苗和高位换冠嫁接在位于梅江区西阳镇白宫的市林科所试验基地营建优良无性系采穗圃2个,共25亩,为产业化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插穗和接穗。  (2)开展了无性繁殖技术研究,总结出苗木扦插繁育技术1套。  主要是对获得的优质梅片树开展扦插试验:包括扦插基质、插条类型、插条处理方式、扦插方式等,通过四年研究试验总结出:在生产上梅片树扦插宜采用带顶芽茎段的插穗经100~150 mg/L(NAA﹢IBA1:1)或GGR浸泡处理3 h后,选用黄心土基质进行扦插。  (3)开展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栽培技术1套。  开展了不同造林方式和不同坡位成活率以及不同坡位之间生长量影响试验,并开展了种植密度、林分透光度等试验,总结出适宜的栽培技术1套,提出《梅片树培育技术规程》(草案)1份。  (4)探索了桉树林改种和套种技术及效益,为我省桉树林改造提供新的技术模式。  桉树林下改种和套种试验结果表明:改种300株/亩,四年后调查的保存率为89.0%,采收量达3685 kg/亩;套种200株/亩,四年后保存率为85.0%,采收量达2057 kg/亩。目前,梅片树新鲜枝叶市场收购价为2元/kg,按这种模式改种和套种梅片树四年后的经济收益每亩每年可达7369元、4114元。梅州有不少桉树林需要改造,在桉树林下改种和套种梅片树,也可成为桉树林改造的一个模式。   (5)培育优良无性系苗木10多万株。  以筛选出高右旋龙脑含量的梅片树优株为插穗,培育优良无性系苗木10多万株。  (6)发表了论文5篇。   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以已选育的高产优株为基础,通过扦插育苗和高位换冠嫁接营建了优良无性系采穗圃,为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插穗和接穗。  (2)开展了无性繁殖技术研究,通过扦插基质选择、生根试剂优化、插条类型筛选等,总结出高效繁育技术1项。   (3)进行了林下种植梅片树研究,总结出高效栽培技术1套,提出了桉树林改造的新模式。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
沟槽管件橡胶密封圈成本节约及性能研究
技术简介: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广东天乙集团碱渣处理工程
技术简介: 新型曝气技术在传统BAF技术中,因其所采用的滤速较低而使得污染物的氧化与过滤主要集中在反应器端部,整个滤池的容积利用率低,同时由于填料层中气液固三相的分配不均匀,容易出现曝气沟流短路现象,降低处理效率。本技术采用独有的隔离式曝气技术,在曝气的同时使污水沿曝气器管道提升,再经过生物床,形成大流量内循环,这样既强化了污染物在水相与生物相间的传质速率,使污染物在滤料层分布更均匀,提高了反应器的容积效率,又避免了传统曝气方式对滤料的冲刷,能够相当有效地防止硫细菌、硝化菌等世代周期长的微生物的流失,维护了生物相的完整性,而且大流量的内循环使得滤池具备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特点,进入反应器的污水水质得到稀释,从而提高了反应器耐有毒物质的能力和抗冲击能力,使其应用范围更广,运行更稳定。 独特的反冲洗方式内循环式BAF的反冲洗技术是一种专属反冲洗技术,该反冲洗技术对现有的滤床反冲洗技术方式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其原理为使用较大强度的反冲气流冲击生物滤床,使池内水体以较大的速率向上膨胀,使填料层处于微变速膨胀状态,从而提高了滤料层扰动强度和系统应力中的附加切应力。生物膜及杂质在强烈的剪切、碰撞作用下快速脱落,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反冲洗效果,避免了滤料的粘结堵塞,保持了反应器的活性,达到稳定处理的目的。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低阶粉煤热解技术
技术简介: 研发的新型煤热解炉(ZKL)主要移植成熟工业化焦化炉的经验和借鉴其优点,并吸收高温焦化与兰碳炉成熟工业经验,将高温焦化炉的高温冶金焦薄层热解和中温焦化兰炭炉直立式连续出焦结合起来,从而提出适用于廉价粉煤的 ZKL 钢结构新型热解技术构思。其技术原理:一是 450-600℃温度是最大量获得高品质焦油和高热值煤气的最佳温度区间;二是发挥低阶煤具有较大焦油含量和挥发分的煤种,通过间接传热的薄层热解工艺,最大量生产焦油和高有效成分气。 针对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ZKL 技术原理及创新在于:(1)单炉产量和出力问题解决,保证煤层受热均匀;(2)利用干燥-热解两段耦合工艺技术,不仅解决传统外热式热解炉产量低的问题,也在工艺上简化了操作。(3)解决煤气含尘较多问题及煤层透气性问题,保证装置的平稳运行。(4)解决炭化室温度分布不均问题,根据煤种不同和产品需求不同,既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又能保证炭化室内温度分布均匀。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