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海底悬空管道抛砂治理装置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海底管道由于受到复杂的水下环境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悬空现象。在海浪、海流作用下,悬空管段会产生涡激振动,由涡激振动造成的疲劳损伤会缩短管道使用寿命,进而带来很大的附加经济损失。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装置通过一艘装砂子的母船和一艘小型的施工抛砂船连接,实现砂子打包成袋、砂袋抛填等过程的机械化,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实现悬空治理区的全覆盖,通过可伸缩的砂袋通道控制砂袋的水下着地点,实现精确有效施工,解决了现阶段砂袋法治理悬空管道的施工技术问题。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
HEVC高效视频编解码器及图片编解码器
技术简介: 本实验室在视频图像编解码器上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对于编解码的过程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设计出快速的率失真最优化模型以及高效的并行框架,最终开发出高效视频编解码器Lentoid以及高效图像编解码器LentP。经过测试对比,Lentoid和LentP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均具有可观优势。目前本项目已经完成原型系统开发,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导电聚合物涂层硅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聚合物涂层硅胶的制备方法及该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应用于食用油中的苯并芘,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苏丹红和罗丹明B等含π电子化合物的萃取分析方法。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新型碱金属催化剂高效重整生物质气化焦油工艺与装备
技术简介: 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进展(1)生物质气化装备现有技术主要包括固定床、流化床、等离子体反应器、气流床、回转窑等,其中固定床和流化床是最为常用的炉型。传统的气化技术迫切需要升级换代以解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燃气焦油含量高,炉内容易结渣,产气组分调控能力差、热值低等。许多学者提出采用高级气化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这类技术一般是将热解、气化、燃烧分区分段控制以增加调控能,例如双流化床、两段式固定床、混流式固定床等等。(2)生物质气化制取富氢气体工业锅炉或窑炉对燃气的组成要求不高,为适用于费托合成、二甲醚合成等一些特殊的终端用途,则需要对燃气组分进行调变,例如费托合成要求H2/CO摩尔比达到2.0以上。然而现有技术的气化炉出口燃气H2/CO一般均低于1.0。获得高氢碳比燃气往往必须借助于重整和变换催化剂的作用,相关技术在天然气制氢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生物质制氢研究一般针对这些催化剂做优化设计。(3)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文献报导的焦油催化裂解材料包括半焦,煤焦,橄榄石、白云石、凹凸棒石等天然矿石,镍基或非镍金属催化剂,碱金属催化剂,酸催化剂等等。各种焦油裂解催化剂在活性、抗积碳抗中毒能力、再生性、强度、环境影响、价格等方面各有优劣之处。文献中常见的焦油重整催化剂包括:镍基或非镍基金属催化剂;活性炭或半焦催化剂; 酸催化剂;碱催化剂;碱金属催化剂(碱催化剂的一种)等。类似于过渡金属和碱土金属,碱金属对碳的H2O或CO2气化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碱金属作为热解气化或焦油裂解催化剂的优势在于其价格低廉,环境影响较小,且直接利用生物质气化灰分有助于增加副产物价值。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新型便携式智能颈椎牵引治疗仪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技术简介: 本研究力图挑战颈椎病难治、复杂的难题,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及社会作用、影响将十分明显。经过本项目的研究不仅能提高颈椎牵引基础理论研究水平,而且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颈椎牵引治疗仪和临床应用结果,为颈椎牵引治疗仪产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题将为颈椎病带来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不仅经济效益极其可观,而且极大的提升了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牵引可限制颈椎的活动, 能够解除颈部肌肉的痉挛, 减轻疼痛, 使椎间隙增宽, 扩大椎间孔, 减少椎间盘压力, 有利于退变间盘组织的修复,缓解因椎间隙和椎间孔变窄、椎间盘突出或小关节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受压,促使拉长、迂曲的椎动脉变直,增加有效血流量;改善椎动脉由于颈椎不稳或异常颈曲而导致的代偿性扭曲, 恢复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功能, 纠正椎小关节的半脱位, 牵开被嵌顿的关节囊, 促使神经根与骨刺或间盘退变的压迫关系得到改变, 利于神经根水肿的吸收, 神经功能的恢复。缓冲椎间盘组织周缘的压力,有利于突出物回纳复位等。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一种基于安卓手表的人机交互系统
技术简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卓手表的人机交互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对十种手势的识别精度在 96%左右,模拟鼠标移动的平均误差基本控制在 30pixel 以内。因此,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新型螺-2-酮类受体酪氨酸激酶c-Met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筛选
技术简介: 项目组前期基于c-Met酪氨酸激酶设计合成了3-(喹啉-6-基甲基)-3H-[1,2,3]三唑[4,5-d]嘧啶类、7-(喹啉-6-基甲基)嘌呤类、1 (2)-(喹啉-6-基甲基)吲哚唑类、2,3,4,5-四氢-1H-吡啶并[4,3-b]吲哚类以及螺[吲哚啉-3,4-哌啶]-2-酮类新化合物及基于吉马酮的结构修饰物,设计相关合成化合物100 余个,并显示出较好的活性,通过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了该类化合物的相关机制,构建了新型多样性的靶向小分子化合物库。该项目完成,申请专利2 项,授权1 项,发表科研论文4篇,其中SCI 收录3篇(大类I 区1 篇,2 区1 篇,4 区1 篇)。 该类化合物目前国内只有本项目组在进行相关研究,创新之处在于我们首次合成了相关化合物,并解决了相关化合物的合成工艺,首次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该类化合物与c-Met 激酶的作用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此类化合物、寻找新型c-Met 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该项目完成,预计可以为开发新型c-Met 抑制剂提供可靠的先导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此类化合物、寻找新型c-Met 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目前授权专利引起了多家企业的关注,有望进行合作开发。国内外目前进行c-Met研究的学者很多,但本课题相关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本项目中多个化合物显示出了较好的开发前景,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也很理想,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分子作用机制及成药性的相关研究。 因项目未得到持续的经费支持,部分活性较好的化合物的临床前进一步研究无法继续。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基于仿生复眼微透镜技术的3-3-2 维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简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生复眼微透镜技术的3-2-3 维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采用基于仿生复眼结构微透镜系统的低分辨率数据获取模式对目标区域进行捕捉成像,根据两个微透镜器件拍摄的微透镜阵列影像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法构建低分辨率影像采用前方交会测量方法重构目标的三维轮廓若低分辨率影像中有效捕获目标后,则以微透镜阵列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正则化的方法重构目标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获取目标区域的高分辨率二维影像后,采用基于纹理梯度的GAC 模型对目标进行精确识别。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企业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主要研制基于业务压力的连续处理、准实时处理和战术性数据处理, 数据仓库的存储和计算能力,研制数据Internet化之后的数据库管理Internet化,数据聚集及其聚集之后基于业务语义的数据内容融合,一句话就是让数据库的数据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如采用UML和ADL精确地描述面向汽车正向开发的数据库软件体系结构,建立9个子数据库管理软件,包括用户需求数据库、典型结构数据库、材料性能数据库、总布置数据库、整车动力学性能数据库、整车NVH性能数据库、动力性与经济性数据库、CAE分析数据库以及DFMEA数据库,形成支撑整车正向工程设计的工程数据库系统。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应用于各类企业,可为企业增加10%以上的经济效益。 投产条件:计算机网络系统。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交流电弧炉节电运行技术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电弧炉节电的核心技术是优化交流电弧炉供配电系统,其核心单元是使电弧功率最大化,同时用电效率最大化。主要内容包括电弧炉供配电系统实际运行特性、工作点选择和供电P-Q曲线等。通过合理选择并实时优化电弧炉的工作点及运行区域,即串联电抗器档位、电弧炉变二次电压及工作电流在P-Q曲线上的位置,达到加速废钢熔化、缩短冶炼时间、减少冶炼电耗、延长炉衬寿命的目的,从而实现吨钢综合能耗的降低。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1)优化配电参数(选择电弧变压器二次电压档位、串联电抗器档位和功率因数),提高配电效率。(2)优化配电参数(选择电弧变压器二次电压档位、串联电抗器档位和功率因数),提高输入有功功率,真正实现高功率炼钢,缩短冶炼时间,提高EAF热效率和生产效率。(3)优化EAF供电功率因数控制,减小电弧炉的无功冲击,从而减小对电网的污染。本技术可适用于各种容量的交流电弧炉炼钢生产,炉子吨位和变压器容量越大,效果越明显,特别适用于变压器容量大于30MVA 的大型超高功率电弧炉。该技术在理论研究和生产运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一整套研究方法和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运行结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各种容量的交流电弧炉炼钢采用本技术后,平均可节电10—30kWh/t,冶炼通电时间可缩短3min 左右。以一座年产钢20 万吨的炼钢电弧炉为例进行说明。1.技术和装备投入20—40 万元;2.直接经济效益150 万元;3.社会效益;(1)年节电300 万度;(2)对于冶炼时间受制于供电制度的电炉钢厂,电炉炼钢生产率可提高5%左右。年产20 万吨的电炉每年可增产l 万吨,则年产值增加2000 万元,利税增加100 万元以上。本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电炉炼钢厂采用本技术后当年即可回收投资。 投产条件:成果产业化投资:150万元。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