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基于5G远程超声诊断技术的铜仁区域联合诊疗
技术简介: 通过完全自主研发,该产品获得全国首个三类超声机器人NMPA证,相对于会诊模式,创新性的将医生的精湛手法在千里之外进行实时复现。通过机器人精密控制系统,柔性交互系统以及智能影像分析系统,实现: 1. 机械探头与软组织结构交互时的自适应柔性补偿交互 2. 标准切面识别以及病灶组织影像学智能辅助诊断 3. 自适应网络资源调配与控制技术 4. 浅表小器官组织的自动扫描与智能诊断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
超大体量装配式预制凸窗物理性能检测技术
技术简介: 本项目技术属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建造领域。针对超大体量装配式预制凸窗物理性能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形成若干创新技术: (1)采用三道封闭缝、长水平空腔、防水反坎及楼面铺装层构造防水节点设计,预装铝合金窗框生产预制凸窗,窗框顶部和底部与预制凸窗接缝处上部设内高外低企口及滴水槽、下部设内高外低企口及朝外斜坡,接缝处打密封胶实现接缝处有效防排水。 (2)采用波动加压法对预制凸窗与大尺寸铝合金凸窗窗框、预制混凝土墙体、混凝土底座间等接缝处进行气密性、水密性能检测;采用预备加压、变形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安全检测等加压方式进行抗风压性能检测,检测方法可靠。 (3)研发了预制凸窗多方向粗糙面施工技术,保证了凸窗构件内部骨料的均匀性和构件表面的粗糙度,保证了粗糙界面区混凝土粘结强度;研发了全自动箍筋接料电气控制系统,实现了接料系统与数控弯箍机联动控制;研发了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装置和轨道式运输料斗自动接浆装置,通过圆筒溜槽和气缸的共同作用,实现了轨道式运输料斗、叉车料斗、搅拌罐车三种接料方式之间的自动切换,优化了轨道式运输料斗和接浆盘的连接与配合问题;研发了快速拆除模具和钢内凹模起吊装置,可一次性起吊多个不同规格钢内凹模。 (4)研发了超大体量装配式预制凸窗可调节存放运输一体架,提高了存放架、运输架的适用性,增加凸窗运输的整体稳定性。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碳/碳复合材料航空刹车盘产业化
技术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碳/碳(C/C)复合材料航空刹车盘具有密度低、热导率高、热稳定性好、高温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优异等特点,飞机刹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各类民用飞机的数量逐年增多,飞机刹车副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但世界上的飞机碳刹车盘市场大部分被美、英、法的五家公司(Honeywell、B·F·Goodrich、Messier-Bugatti、ABS、Dunlop)所垄断,且价格昂贵。国内在C/C复合材料刹车盘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致使我国的C/C刹车盘基本依赖进口,每年需耗费的外汇就达数亿美元。为尽快满足我国民用飞机对碳刹车盘的需求,打破国外对我国刹车盘的技术垄断,公司自2008年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研制C/C刹车盘以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攻关,研制出了A318/A319/A320系列飞机碳刹车盘,并通过了地面台架试验和装机飞行试验,获得由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 为迎接广阔的市场容量所带来的高成长空间,迫切需要将已取得的研发成果应用于产业化生产中。国内在近年也对碳刹车盘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采用复合工艺及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来制备碳盘,制品已在一些机型上得到应用,但仍存在制备周期长、湿态刹车性能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特别是碳刹车盘制备工艺对其摩擦系数的影响及制动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变化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项目在研制过程中,通过工艺创新,通过调整产品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驱体气体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问题,同时通过改进机械加工方法,基本解决沉积过程中因预制体表面易产生结壳而影响沉积速率的问题。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通过工艺创新,在保证产品摩擦系数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预制体的沉积速率,缩短了沉积周期,主要有以下三点创新:1 通过测量前驱体气体和沉积尾气的化学组成,有效调控前驱体气体的迁移、裂解、聚合等行为,从而充分提高沉积速率;2 探明树脂的浸渍量及其碳化过程对碳刹车盘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3 根据黏着摩擦理论,通过调节各种工艺参数,提高并稳定碳刹车盘的摩擦系数。 项目完成时产品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密度g/cm3≥1.75;摩擦系数0.22~0.30;平均每盘每次单面磨损量0.0015~0.0017mm/次·面;使用寿命1200~1500次。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粗糙层热解碳或高织构热解碳的宏观控制技术2)基体碳中树脂碳最优化比例的控制技术3)创新突破点: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出的碳盘,其基体强度比液相浸渍工艺的碳基体强度大,因此,本项目采用CVD工艺对材料进行增密。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项目在积累大量工艺数据和研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磨损状态进口刹车盘的摸底试验,对自主研制的不同工艺状态的刹车盘进行对比试验和技术攻关、地面试验、飞行试验,成功研制出A318/A319/A320系列飞机碳刹车盘。通过地面台架试验结果、飞行数据及飞行员感受这三方面应用实践表明,本单位前期研制的产品在刹车系统的匹配性及协调性、滑行刹车的机动性与操纵性、刹车力矩和热学、力学性能等方面,完全可以与国外产品相媲美。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产品碳刹车盘应用于飞机刹车制动系统,是影响飞机起落安全系数的易耗及关键部件,并逐步取代金属刹车副,成为最先进的摩擦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碳复合材料航空刹车盘具有质量轻、热导率高、热稳定性好、高温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等突出特点,在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⑥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产品于2011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年汕头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并获得高新技术产品称号。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面向时空动态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GIS-T模型
技术简介: 1.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课题来源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课题名称:面向时空动态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GIS-T模型。 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应用地理科学的原理、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体系,探索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以清晰把握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拓扑属性,重点探讨交通网络发展各阶段的拓扑特性的时空演化规律特征、动力学机制以及网络拓扑形成的动态过程。通过本研究的确立和实施,对于完善我国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拓扑演化机理和形成机制研究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对于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交通网络建设与规划,提升交通发展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3.主要观点和论据现代城市交通网络是由多模式网络所构造的,包括道路、地铁等,开展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建模,分析其空间格局及演化,评价其拓扑特性对于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和空间格局优化等具有现实意义。本项目通过对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技术的应用,以广州市地铁、道路网络等不同模式交通网络数据建模和拓扑分析为基础,深入结合复杂网络理论、神经网络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重点研究和探讨城市交通网络形成过程中的时空动态演变及其动力学特征等,从而科学评估网络的发育状况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入时空动态交通数据,如交通流、交通拥堵系数等,提出一种车辆实时动态路径自适应多约束蚁群算法。另外,应用复杂网络理论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度量,为地铁网络的结构优化和规划决策提供参考。最后,探讨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发展及空间格局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耦合关系。本研究的实施不仅为城市交通网络的未来发展和规划布局提供了科学参考,也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对新时代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
多自由度精密位移平台
技术简介: 多自由度精密位移平台由压电马达驱动,包含传感器、驱动器和控制器等部件,是精密仪器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精密加工设备、医疗设备、微电子制造检测设备、测量仪器、印刷设备、生物医疗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关键组件。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诊断及微创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技术简介: (1)技术原理:找到获得精准融合图像的具体方法,提供多模态影像技术这一新方法用于引导可疑肝肿瘤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多模态影像技术协助下射频消融普通超声无法显示的肝癌病灶,及利用虚拟导航的计划系统协助单针单次无法达到完全灭活的较大肝癌病灶的消融治疗。(2)对10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采用多模态影像技术成功结合了超声实时显像和CT/MR静态容积成像两种技术优势,两种图像融合后在屏幕上实时显示超声扫查的切面及相应的CT/MR图像信息,对肝内病灶进行定位。低年资医师对102例患者均融合成功,其中89例为融合1次成功,13例为融合2次成功;每例患者对位误差0.21~0.35cm,平均(0.28±0.05)cm。高年资医师对102例患者均融合成功,其中95例为融合1次成功,7例为融合2次成功;每例患者对位误差0.20~0.31cm,平均(0.27±0.04)cm;本研究中常规超声造影的肝癌检出率为75%(42/56),虚拟导航超声造影的肝癌检出率为92.7% (51/56),有5个病灶虚拟导航超声造影无法显示,可能出现的原因是:病灶直径过于小时(<10mm),呼吸运动会影响测定结果,当患者配合度低时,声束可偏离观察目标;或因为病灶被肺气完全遮盖,病灶深度过大,声波衰减,超声无法成像。选取的部分肝癌病例在超声融合成像的辅助下消融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消融效果。经济指标:与传统术式比较,本项目平均住院日6.7天,平均费用减少18.6%,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其安全性及性价比高的特点,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仲丁醇脱氢催化剂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我国的石油炼制、乙烯裂解等企业副产大量的C4原料,年产量在3000万吨左右,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正丁烯。正丁烯除去一部分用于聚烯烃工业生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脱氢制取丁二烯用于橡胶工业以外,大部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近几年国内开发成功了正丁烯水合制备仲丁醇以及仲丁醇脱氢生产甲乙酮的生产工艺技术,不但拓宽了正丁烯的用途,而且增加了其附加价值。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甲乙酮生产大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甲乙酮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和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仲丁醇脱氢生产甲乙酮需要用到脱氢催化剂。目前情况:烟台大学研制的新型仲丁醇脱氢催化剂,与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同类型催化剂相比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大、堆密度低、强度大的特点,工业使用表明脱氢催化剂的反应活性较现有催化剂高5%以上,甲乙酮选择性提高2-3个百分点,再生周期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为催化剂使用厂家创造了极好的社会效益。本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810014921.8),并获得200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广形式:本催化剂进行技术转让,可以为成果受让企业提供完整的催化剂生产线设计方案,指导企业进行催化剂的生产。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AD-新型铝酸酯偶联剂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本产品适用于多种无机填料的表面活化改性处理剂,具有白度高,无气味,经表面改性的填料可作为补强剂,分散性能极佳,能满足塑料的改性,填充,增强的理想效果。适用于塑料、橡胶制品,制品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并能大幅度降低制品的生产成本。 主要技术特点:1、外观:白色或乳白色固体;2、熔融温度:<70℃;3、热分解温度:>250℃;4、机械杂质:<0.02%。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本产品适用于多种无机填料,如:轻(重)质碳酸钙、硅灰石、陶土、滑石粉或颜料的表面处理,以及直接添加偶联剂的塑料、涂料、橡胶、油墨和粘合剂等。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液相高压石蜡切片核酸提取一步法
技术简介: 本项目提供了核酸提取新思路,以高压液相一步法,取代传统石蜡切片必须先脱蜡再酶消化的繁锁、费时步骤。完成石蜡切片脱蜡与酶消化整个过程仅20-30分钟。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一种多管式离心固液分离机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一种多管式离心固液分离机”主要是利用离心力本身实现滤网上颗粒的团聚和滤网的自清洁,降低固相与分离元件的相对速度,减少固液分离过程中对滤网的磨损,降低颗粒的重复破碎和滤网孔的堵塞,提高离心过滤机的使用寿命和处理量,降低运行成本。一种用途是可以替代现有钻井液振动筛和旋流器,实现固液快速分离,简化油田钻井固控系统,提高排屑干度,节约泥浆费用超过30%,而且可以实现钻屑不落地,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另一用途是用来处理油田含油污泥,实现含油污泥的现场脱水,脱液污泥含液率低于35%,达到运输要求,为含油污泥的集中处理提供条件。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