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信号灯拥堵自动控制 | ![]() |
|
技术简介: 交通灯智能控制配时方法针对传统信号灯配时不灵活、无法适应雨雪等天气情况或修路等突发情况对交通造成影响、需铺设线圈等造价昂贵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了城市交通高度动态性、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基于模糊逻辑构建训练集、搭建并训练深层LSTM神经网络实现城市交通流量预测的模型系统。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测绘航拍型固定翼中小型无人机 | ![]() |
|
技术简介: 全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站。 主要技术指标: 翼展:2600mm,机身长:1800mm,有效载荷:4200g,最大推力:9000g,起飞总重:11000g,巡航速度:50-110km/h,飞行高度:100-2000m,续航时间:90-160min,最大抗风:7级,起降方式:滑跑起降或弹射/伞降。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四旋翼无人机 | ![]() |
|
技术简介: 四旋翼无人机,采用自主开发设计的自动驾驶仪,软件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站。主要技术指标:机身尺寸:60cm(电机轴距),翼长:300mm,机身高:260mm,有效载荷:300g,起飞重量:1150g,巡航速度:50km/h,飞行高度:1500m,续航时间:20-25 min,最大抗风:5级,起降方式:垂直起降,图像传输:1.2G微波图像传输电台,数据传输:900M半双工数传电台,动力:6节锂离子电池。遥控和自主飞行模式可选。可携带摄像装置及小型探测设备,完成情报侦察、地形探测等任务。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全景视觉监控系统 | ![]() |
|
技术简介: 该产品由全景视频传感器部分、视频图像采集部分、光纤传输部分和监控室显示部分组成,成像视场范围大于半球(360°x180°),实时性好,结构紧凑不需要附加随动系统。具有分辨率高、稳定性好、易维护、易操作等特点,具有现行监控设备(视角窄,云台故障率高)等无法比拟的优点,使得全景视觉系统非常适用于视频监控、远程会议、远程虚拟现实和机器人等应用领域。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室内大场景自主移动智能机器人平台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致力于实现基于机器视觉和多传感器融合导航机理的通用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环境感知及理解系统,实现了机器人自主探索导航,能够克服室内移动机器人目前缺乏自主性的问题,使机器人可以自适应室内非结构、未知等复杂环境并自主灵活运动。机器人可以自主探索数百到数千平米范围的室内场景。该系统属于一种用于室内及非结构化、封闭或半封闭空间环境下的通用移动机器人平台。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自主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 | ![]() |
|
技术简介: 自主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主要实现全方位环境感知、目标识别与跟踪、智能决策技术,所研究的机器人平台采用开放式结构,配备了超声波、双目视觉全景视觉、姿态检测、无线传输等多种传感器,为机器人环境感知、自主导航及控制、目标识别及定位、远程现实及遥自主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及验证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平台。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超声影像三维重构 | ![]() |
|
技术简介: 运用数据处理和超声图像三维重构技术,深度探索胎儿健康相关指标之间的关联性,采用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在已有标准上进行优化,实现基于超声影像的胎儿健康数字化筛查的目标。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可视化以及人机交互等技术,把二维的医学图像序列转换为三维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根据需要为用户提供交互处理手段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进行医学图像三维重建之前,首先需要对医学影像设备输出的图像数据按照疾病诊断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分割。图像分割是将图像中互不相交的区域分离开来,被分离开来的每一个区域都必须满足特定的区域一致性。进行图像分割的目的是实现定量定性分析,提取出图像中感兴趣的区域,同时它也是利用图像进行三维可视化的基础。通过分割技术提取出医学图像序列中的感兴趣的组织器官或病变体后,就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出这些被提取的组织器官或病变体。重建的图像除外观逼真、富有立体感外,还具有任意角度旋转、多种剖面显示、透视内部结构功能,可以将医疗影像数据的真实感官效果展示给诊断人员。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自驱动感官控制人机交互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感官控制的人机交互(human-machine interface,HMI)可以在人和外界设备之间建立新的自然交流途径,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例如,有意识地眨一下眼睛,即可开/关电灯。传统的采用眼为微弱的体表生物电信号,却忽略了眨眼引起的太阳穴附近皮肤的微小运动。本项目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技术(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设计一种微运动/位移传感器(mechnosensationalENG,msTENG),对于该微小运动的探测有极高的灵敏度(数百倍于同步眼电信号),并且相对于传统的眼电探测电极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通过与眼部巧妙的附着方式,获取高灵敏度和持久稳定的眨眼信号采集,并将此眼部微动传感器用于人机交互,构建了眼动控制家用电器和眼动虚拟打字界面等人机交互系统。这一研究的开展,给感官控制人机交互领域注入了新的设计理念,使得通过眨眼来控制外部设备有希望从实验室走向我们的日常生活。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妇产领域的智慧3D打印服务 | ![]() |
|
技术简介: 国内首次提出利用图像重构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的构想。依靠自主研发超声影像图像分割与三维重构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3D打印等技术,进而丰富医疗服务内容。本项目最突出的特点不仅是一项新技术在市场的尝试,更是将科技元素包裹在文化艺术当中,让科学体现出亲情的温度,将人文化的情感关怀融入其中。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小阵列核脉冲能量与时间谱分析系统 | ![]() |
|
技术简介: 小阵列核脉冲能量与时间谱分析系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NSAF联合基金项目的创新成果,采用先进的低噪声阵列读出电路和基于FPGA的多通道能量与时间谱分析系统,能够同时测量小阵列像素探测器的能谱和时间谱,并绘制出一维能量谱、一维时间谱、能量与时间的二维谱以及光子作用位置分布图。 该系统相对于国内外现有产品的主要优点是:(1)能够同时测量核脉冲的能量和时间谱,并给出二维谱分布;(2)能够对小阵列探测器进行高速并行读出,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3)可以实现初步的能谱成像,并具有亚像元空间分辨能力。 系统由探测器、模拟读出电路、FPGA谱分析系统以及电源四个模块组成,低压电源采用±3.7V可充电锂电池,高压电源采用1kV高压模块,探测器采用基于CZT晶体的像素阵列探测器,探测器与模拟读出电路体积为4.5cmx4.5cmx2.7cm,FPGA谱分析系统体积为6.5cmx8.1cmx2.5cm,基本系统的像素阵列为2x2,高分辨系统的阵列数可达8x8,系统的时间分辨可达5ns,能量测量下限可达5keV,对59.5keV伽马射线可以实现能量分辨率5.5%。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