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木质素催化解聚-脱氧制备芳烃化学品新技术研究 | ![]() |
|
技术简介: (1) 开展了木质素的解聚技术研究。在考察的ZnCl2、NiCl2、CuCl2与AlCl3四种金属氯化物中,ZnCl2催化效果相对较好。相对于水,醇溶剂不仅可以溶解反应产物,而且可以木质素降解的活泼碎片反应,避免降解产物重新聚合,是较为理想的反应溶剂;而在正辛烷溶剂中,由于路易斯酸ZnCl2的作用,促进了木质素的降解,也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挥发性组分得率。反应温度对木质素的降解反应有着重要影响,过高的反应温度可以提高转化率,但同时容易引起反应产物的重新聚合从而降低液体产物与挥发性组分产物的得率,300℃是比较适合的反应温度。一般2h内,木质素的降解反应基本完成。
(2)开展了酚类模型化合物催化脱氧制备芳烃化学品的研究。MoO3催化剂对酚类化合物加氢脱氧制备芳烃化学品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在340℃、0.5 MPa H2与3 MPa N2混合气氛的优化工况下,苯酚的转化率达到98.1%,产物苯的选择性达到99.5%。较高的反应温度,可有效提高苯酚转化率与产物中芳烃苯的选择性。MoO3催化材料中的氧缺陷位是催化苯酚分子中CAR-OH键直接氢解生成芳烃苯的主要活性位。在反应体系中添加惰性的N2,可有效防止反应过程中钼氧化合物的过度还原,保留具有催化活性的Mo5+,从而提高催化剂加氢脱氧催化活性。
(3)开展了热解木质素一步转化制备烃类燃料的技术研究。研究发现Ru/α-Al2O3催化剂在醇热体系下对热解木质素具有良好的加氢解聚催化活性,芳醚键的氢解与加氢作用使热解木质素高效转化为环烷烃类产物,收率高达23%。同时,研究发现Ru/α-Al2O3催化剂在消碳再生使用过程中展示了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与催化活性。探索了MoO3作用下的热解木质素一步转化特性研究。在釜式反应器中 ,340℃和H2气氛下催化剂热解木质素,得到芳烃和酚类产物的产率为9.2%和7.9%。
(4)研制了小试试验装置并开展运行试验研究。建立了一台5L的高压反应釜、一套催化剂填装量为2L的固定床为核心的小试试验装置,芳烃产能约为1 kg/d。在该装置上填装压制成型的MoO3催化剂时,芳烃产品的碳摩尔收率达到48%。
(5)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仍是制约木质素转化为烃类燃料或化学品的难点。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着重关注这一技术瓶颈的突破。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永磁式精密微电机整机成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项目基于2016年1月自筹项目“高效节能永磁式精密微电机整机成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研发,属于微电机领域中的产品研发。项目针对传统微电机的不足进行改造,从永磁式精密微电机的设计理论与实现出发,着重研究了精密微电机壳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型,分析其生产工艺和力学、电气性能,研制永磁式精密微电机。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永磁式直流微电机建模与特性理论研究;②永磁精密直流微电机整机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③永磁精密直流微电机整机成套装备研发与电机性能测试。
项目研究高效节能永磁式精密微电机整机成套技术,分析永磁式精密微电机整机结构和性能参数,采用转子加厚制造工艺,提高转子的额定输出功率,降低负载电流,减少发热;通过加厚定子厚度,有效降低铁磁损耗;同时采用耐磨碳精电刷和磁石高性能的薄款设计,提高耐磨损程度,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有效提高电机总体性能。项目研制了三十多种永磁式精密直流微电机,在节能降耗、输出转矩、降低噪音等方面效果显著。项目申请3件国家发明专利(1件授权),取得15件实用新型授权,登记3项软件著作权,制订1项联盟标准。项目成果经过多家公司的使用,反映效果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经国家微特电机及组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所检项目符合《电子类家用电器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3537-2009要求。
2018年12月17日,课题通过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联合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成果具有创新性,在永磁式精密微电机整机成套综合技术应用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成果主要应用于信息处理设备、汽车、家电、视听设备等行业,能有效提高转子的额定输出功率,电机总体性能提高。永磁式精密微电机技术前景非常美好,产业化后产品可以填补目前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替代进口产品,潜在市场巨大,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场景化的手术全流程闭环管理 | ![]() |
|
技术简介: 以场景化建设为全新建设思路,将围术期全流程的整体流程,以核心场景革新为依托,有机整合软硬件新技术,建设为全新的围术期一体化项目。
项目涵盖进出手术室人员权限、患者手术交接、护士手术交接、手术医生通知、术中输血、术中用药、敷料及器械管理等人财物全覆盖的闭环管理,打通HIS、EMR等既有信息系统,实现高效互联互通的多场景有机体。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车辆跟踪与交通事件感知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项目研究了车辆运动矢量估计、车辆标号场优化算法,建立了基于时空信息融合的车辆跟踪模型,提高了遮挡情况下车辆跟踪的可靠性;针对道路交通中常发的典型交通事件,利用跟踪结果,提取车辆运动轨迹,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交通事件检测的车辆行为模型,提取车辆行为特征,实现典型交通事件的检测识别。开发的车辆跟踪与交通事件感知软件具有背景生成、车辆跟踪和交通事件检测等功能,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大型隧道等监测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优质富硒克氏原螯虾的选育与产业化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富硒克氏原螯虾是自然生长的以有机硒形式存在的纯天然绿色食品,适合长期食用,能够满足人体对硒的要求,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符合回归自然的健康养生之道。本项目利用生物学中生物富集原理,利用克氏原螯虾从周围环境中蓄积硒元素,使其机体内的硒的含量浓度远远超过自然环境中的浓度,从而培育出优质富硒克氏原螯虾,同时摸索出了适宜于大规模人工养殖、简便易行的富硒克氏原螯虾的培养技术。
主要技术特点:利用无机硒对家蝇幼虫的做培养基,通过蝇蛆的繁育,掌握其最佳富硒条件技术和最佳硒含量,从而把自然界中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进一步将蝇蛆(有机硒源)用来作克氏原螯虾饲料,经过食物链富集,硒会转移到更高层的营养级,从而开发出新型富硒食品——富硒克氏原螯虾,供人食用,造福人类。整个富硒过程安全、可靠、无污染,富硒克氏原螯虾可以进行连续、规模化培养,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食品行业、保健品开发、水产养殖;作为绿色保健食品,具备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投产条件: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易饲养、效益显著,适合各种规模的天然、人工水体养殖。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校专业数据中台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概况: 随着教育部针对高等学校进行改革的需要,要求各个高校加强专业建设和专业优 化,以适应高考招生改革,同时提升高校自身竞争力。高校需要对自身的专业数据和 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数据治理和进一步的统一化数据资源管理,从而形成高校数据中 台,为各类业务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业务管理和决策的数据化驱动,提升高校自身竞 争力。 技术特点: 1、 数据统一集成管理;2、 学院整体情况一览无遗;3、 科研数据查询、展示清晰。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期: 开发技术成熟,适于相关企业、高校,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品质荔枝菠萝浓缩汁及复合饮料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 ![]() |
|
技术简介: 针对荔枝、菠萝浓缩加工过程中易氧化、褐变、能耗高等一系列技术瓶颈,研发了荔枝二甲基二碳酸盐杀菌技术和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技术,荔枝汁结冰解冻浓缩、二甲基二碳酸盐保护高真空浓缩、真空微波浓缩等亚热带果汁浓缩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其浓缩汁品质不高、常规浓缩风味差、营养劣变等问题;建立了菠萝皮渣二次浸提浓缩和多效浓缩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节能技术,解决了菠萝浓缩过程能耗较高的问题。与设备公司联合开发了荔枝菠萝快速前处理装备。项目拟进一步开展技术集成,转化相关成果。关键技术指标:在龙头企业进行相关技术装备的集成与示范,拓宽相关成果的转化范围,开发高品质的荔枝、菠萝原汁、浓缩汁和果汁饮料等产品,为荔枝、菠萝加工产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
||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重质油稳定性表征的装置及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可直接、快速表征重质油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本研究实现了在一定温度下,直接、快速利用电学测量方法表征重质油稳定性的表征,可以直接将电学参数与反应进程相关联,为研究、表征反应进程,控制反应进度提供依据。本发明克服现有产品对重质油不能直接进行稳定性测定、必须要利用正构烷烃稀释才能测定重质油稳定性的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快速、直接表征重质油稳定性的方法。依据重质油静置条件下上下层的体系组成将发生改变,因而上下层电学性质也将产生差异的本质特征,对重质油上下层的电学性质进行测定、比对,从而表征重质油体系稳定性。本研究实现了在一定温度下,直接、快速利用电学测量方法表征重质油稳定性的表征,可以直接将电学参数与反应进程相关联,为研究、表征反应进程,控制反应进度提供依据。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二氧化碳高效共聚制备无卤阻燃聚氨酯材料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目前,气候变化是全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二氧化碳被视为罪魁祸首。同时,二氧化碳又是一种廉价和无毒的C1资源,将二氧化碳有效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已经引起了学术研究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其中,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常用作人工降雨、烟雾的制造、灭火器等;二氧化碳也广泛的使用于焊接领域,同时其在制碱和制糖工业也有应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众多学者已经报道了利用CO2与环氧化物共聚制备聚碳酸酯和环状碳酸酯。聚碳酸酯和环状碳酸酯都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聚碳酸酯可应用于包装材料,工程材料和橡胶等;环状碳酸酯能够作为非极性溶剂、脱脂剂、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质以及直链碳酸二烷基酯合成的中间体。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聚氨酯,是在大分子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的聚合物,其分为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两大类。聚氨酯的化学结构决定了聚氨酯的力学性能。本项目利用新型的Salen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异氰酸酯三元共聚,并辅以无卤阻燃添加剂,制备性能优良的绿色环保阻燃材料。该项目既成本低廉,又符合绿色减排这一国际发展的趋势,因此值得关注。
主要技术特点:(1)制备新型高效金属Salen型催化剂。(2)二氧化碳聚合路线如下:1)气源;2)溶剂-预处理;3)共聚单体-预处理;4)催化剂预处理;5)上述四者在反应釜内进行聚合反应;6)聚合反应终止后,脱除溶剂-洗涤-干燥-造粒;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本技术研制的金属Salen型催化剂体系,具有催化效率高、产物结构可控、分子量高、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对于进一步推动CO2聚合固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催化聚合固化技术,具有催化效率高、产物结构可控、分子量高、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对于进一步推动CO2聚合固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技术可以制备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作为包装材料、医用材料、建筑节能材料和汽车仪表的原材料;同时可以应用到医用降解材料、药物控制释放材料、低积炭陶瓷粘结剂、阻隔包装材料(隔氧)药物控制材料和高能电池固体电介质等材料的制备上。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硅掺杂Li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本方法-种S掺杂LM204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特征是以锰盐、锂盐、有机硅烷为原料,按照Mn2-xSixO4物质的最比(x<0.1),以乙醇作溶剂生成L、MnS的均相溶液,制得均匀前驱体,再通过有利于工业生产的分段加热固相法,高温制备Si掺杂Li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能够解决常见的离子掺杂引起尖品石锰酸锂材料理论容量减少的问题,利用此方法所获得的产品品体品形规整,物相单一,不存在二氧化硅杂质相,从技术上突破了硅离子难以有效掺杂的难题。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