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船板自动辊压倒角系统 | ![]() |
|
技术简介: 一、成果简介
能对宽200-500mm,厚12-25mm,长度16m内的船板实现自动定位并倒角,达到欧洲。船东对外观的质量要求。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手工打磨效率低、作业环境差的问题。
二、应用范围
船板的自动辊压倒角。
三、技术指标
自动倒角的船板宽200-500mm,厚12-25mm,长度16m内。
四、合作方式
提供整套设备。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口岸寨卡病毒病可疑病例快速识别、筛查及快速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 | ![]() |
|
技术简介: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旅行社综合平台管理系统V1.0 | ![]() |
|
技术简介: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行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优先选择。业务的飞速扩张对旅行社的业务形态提出新的挑战,传统依赖人工的线下手工操作方式存在着很多不足,如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营业数据整合困难无法形成有效的决策支持等。2019年公司研发的旅行社综合平台管理系统V1.0是公司根据旅行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开发出来的一款一整套支持兼容的综合流程管理平台。系统实现时采用前后端分离技术,后台基于SSH(Spring-Spring MVC-Hibernate)框架提供符合RESTful风格的API,前端采用MOCK数据测试,有效提高了开发效率,最终实现了一个具有细粒度化权限管理的销售管理系统。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两款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肾病全营养配方)的研制 | ![]() |
|
技术简介: 两款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肾病全营养配方)分别为针对CKD者的低蛋白配方及针对透析患者的优蛋白配方。根据慢性督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与 kidney dieas outcomequaltyniative,调整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摄人比例,既保证机体获得足够的能景,又使有限数量的蛋白质能充分用于组织的修复。避免机体通过糖异生途径将蛋白质转变生成能量。消耗体内的氨基酸,造成非蛋白氨代谢废物量增加,加重氮质血症。蛋白质全部采用进口乳清蛋白,氨基酸模式最接近人体,最大程度改善机体的负氮平衡。产品同时低钾、低钠、低磷,防止患者电解质素乱以及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的发生。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铅富氧闪速熔炼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及装置,攻克了低品位铅矿、铅二次 资源、卡林金矿和复杂含金物料等的经济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难题及工程实践 问题,形成了经济、高效、清洁、短流程直接炼铅新工艺,并建成了年产 10 万吨粗铅规模的示范工程。铅总回收率 98.5%、硫利用率大于 98%,伴生金银回收率 99.5%、铜回收率 85%、锌回收率大于 90%。主要创新点为:①发明了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改变了铅的生成途径,增强了工艺对 物料的适应性,入炉料含铅由底吹熔炼的 48%降至 25%甚至更低,实现了低品 位铅矿、铅二次资源的经济利用,解决了铅冶炼过程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 ②发明研制了铅富氧闪速熔炼成套装备,优化了反应塔的温度场、氧势场、颗 粒场以及熔池的气流场,生产操作更加稳定;③创新了铅富氧闪速熔炼的成套 操作技术,形成了清洁、高效、短流程、伴生金属回收率高的直接炼铅新工艺; ④发明了难处理卡林金矿和硫化金精矿混合熔炼的金高效捕集新技术,实现了伴生金、银、铅、锌、硫的同步高效回收。相关研究成果以20余篇论文形式在 国际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宣讲和发表,被收入邱定蕃院士主编的《有色冶金与环 境保护》专著中。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该技术于 2009 年 9 月建成年产 10 万粗铅规模的工业生产示范线,工业试验期间,共处理低品位铅物料 28050 吨,生产粗铅 7683 吨,实现销售收入 2.7 亿元,实现利润 1800 万元。
市场分析:我国是铅的生产大国,但却一直面临高品位精矿短缺(对外依存度 60%)、综合回收差、污染重等问题,同时电子铅玻璃、锌湿法冶炼渣等低品位含铅二次资源的社会积存量则急剧增加,无法经济利用,导致“血铅”事件的时有 生,亟待开发适应于中低品位铅物料处理的清洁高效利用新技术。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该技术对原料适应范围广,主要金属回收率高,铅大于 98%,金、银大于 99.5%,铜大于 80%,锌大于 90%,粗铅冶炼综合能耗 213kg 标煤/t 粗铅(处理含铅 27%的物料),烟尘率小于 10%,烟气二氧化硫浓度大于 20%,总硫利用率大于 98%,直接产出含铅、锌小于 2%的弃渣。2 个月内共处理低品位 26500 万吨,生产粗铅 7015 吨,实现销售收入 2.4 亿元,实现利润 1100 万元。按建成 100 万吨铅计算,和传统工艺相比,减少 SO2 排放量 10 万吨,节省 20 万吨标准煤,少排放CO2 50 万吨。
成果亮点: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15项;2. 技术先进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了“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的专家鉴定,鉴定意见为:发明了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及其装备,取消了烟化炉;原料适应性强,能综合处理低品位铅矿、铅二次资源、卡林金矿和复杂含金物料等,实现了金、银、铅、锌、硫的同步高效回收利用;该项目技术先进、投资省、流程短、工艺稳定,铅冶炼系统综合能耗低,属重大技术创新,整体工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支持AI视觉技术的智能商业显示器主控SoC芯片及整体解决方案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完成了支持AI视觉技术的智能商业显示器主控SoC芯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该SoC基于64bit ARM CPU+4K解码的多核可异构的架构,内制炬芯自主研发VPU(Video Process Unit)、智能语音处理、显示引擎DE模块,集成了SPI,UART,I2C,I2S,USB2/3,Ethernet 10/100/100,SDIO等丰富的外围接口控制,以及NAND,EMMC,SD,TF,DDR2/3,LPDDR等存储介质的接口控制器电路,实现了人机互动操作、6环麦远场语音阵列,双摄图像识别、双屏同显异显功能,可广泛运用于激光投影、数字标牌、商用电视、平板拼接、小间距LED屏、单双屏显示器、电子白板等各种商业显示设备中。形成支持AI视觉技术的智能商业显示器主控SoC芯片系列芯片3颗,,芯片型号为:S700、V100、ATM7059C。为科大讯飞、猫王、ANKER等知名厂商供货,在项目实施周期内,支持AI视觉技术的智能商业显示器主控SoC芯片,累计实现销售数量848万颗,销售收入7610万元,出口创汇662万美元。该系列芯片的研发为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大促进了我国民族产业的壮大发展,并实现自主人工智能芯片产品在国内外的推广销售。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CT扫描图像的MEMS结构重构与检测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本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CT扫描图像的MEMS结构的三维重构与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检测手段检测环境要求高、不能反应其三维形貌的问题,同时保证了MEMS的无损检测。本方法首先采用工业CT技术扫描得到MEMS器件的系列图像,然后进行图像处理并得到其体数据,根据体数据进行表面模型重建,得到MEMS器件的表面三角网格模型。然后对表面模型进行修复,识别并提取其特征信息将器件模型的不同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特征块,最后对划分好的特征块进行拟合,提取特征参数并导出数据接口文件。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实现了MEMS结构的三维尺度结构的准确检测。 |
||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表面裂纹测深仪研发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研究裂纹测深仪,开发出一款高精度便携式裂纹深度测量设备,主要用于测量铁磁金属表面裂纹的深度。该项目利用电位法进行深度测量,当该设备和其他有效的裂纹检测方法(磁粉、涡流等)结合使用时效果更佳。目前较为常用的裂纹深度测量方法为电位差法,其基本原理为一定值的电流通过工件时,在工件的不同部位,由于几何形状不同、尺寸不同或存在缺陷,电位的分布不同,通过测量这种电位分布可以得知工件表面裂纹的深度。电位差法仅须从工件的一侧进行测量而不受其背面条件的限制,操作方便,适用于一切导电工件;但要求工件的电阻率均一且各向同性,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这一条件是可以满足的。在裂纹深度测量中,电位差法是一种非常有用且常为唯一的方法。根据所通过电流性质的不同,电位差法可分为直流电位差法和交流电位差法两种。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全谷物糙米主效酚类成分群基于肠道FXR调节脂质代谢作用机制 | ![]() |
|
技术简介: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发现摄入BRPE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肠道FXR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水平,有效激活肠FXR信号通路,从而发挥脂质代谢调节作用。通过荧光标记胆固醇负荷Caco-2细胞模型,比较剔除糙米酚类提取物中某一酚类单体前后的不同酚类成分群对细胞胆固醇摄入和外流的影响,明确糙米酚类提取物的主效酚类成分群,其调节摄入率和外流率上与糙米酚类提取物具有等效性。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主效酚类成分群对肠道FXR及下游靶基因的影响,发现主效酚类成分群能通过激活肠FXR信号通路来改善脂质代谢。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发酵过程生物传感器在线检测与优化控制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重点针对好氧发酵(谷氨酸、赖氨酸)和厌氧发酵(L-乳酸)生产中对过 程检测与自动化控制的实际需求,研究开发底物、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和目标产物检测 的生物传感器及在线检测技术;在发酵生产中应用,提高发酵过程控制技术水平,提 高生产效率。 生物传感器在发酵生产中的应用:谷氨酸发酵过程主要检测葡萄糖、乳酸、谷氨 酸;赖氨酸发酵过程主要检测葡萄糖、乳酸、赖氨酸;L-乳酸发酵中主要检测葡萄糖、 L-乳酸。将上述关键生化指标与生产中常用的pH、DO、OD等数据进行集成分析,研究 底物消耗、产物生成的发酵动力学模型,重要中间代谢产物的调控方法,研究和建立 谷氨酸和L-乳酸发酵过程控制的新工艺,实现了发酵过程关键状态变量的在线监控、 智能预测、故障诊断等。 通过应用,提升了发酵控制技术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在 发酵行业的推广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本项目成果已在国内氨基酸、有机酸、 淀粉糖、酶制剂等生产和科研领域进行了广泛推广应用,市场占有率90%以上,打破了 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地位,取得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