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低碳烷烃脱氢技术
技术简介: 油田伴生气和液化石油气富含大量低碳烷烃,其脱氢制取低碳烯烃是低碳烯烃来源的重要补充。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以流化床脱氢技术为突破,与合作企业(工程公司)完成了 10 吨异丁烷脱氢和 30 万吨丙烷脱氢工艺包编制,在山东和广西已成功推广示范了两套异丁烷脱氢工业应用。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从天然气中获得乙烯和丙烯的催化剂
技术简介: 开发了高效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甲烷的总转化率为5 2.3%,甲烷转化为乙烯的转化率为30.9%,对乙烯的选择性为59.1%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一种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藻红蛋白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应用研究
技术简介: 一、成果简介 本项目在调查烟台海域潮间带红藻种类的基础上(共采集红藻44种,隶属于27个属),研究了每种红藻的生物量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对生物量较大的红藻种类,进一步研究它们藻红蛋白的含量和藻红蛋白提取的难易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生物量大、容易提取的几种红藻作为对象,探索了藻红蛋白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最佳方法,并完成对藻红蛋白的毒性试验、保存条件和应用方面的初步研究。根据生物量、细胞破碎难易程度和藻红蛋白含量筛选出适合作为开发对象的多种红藻。利用设计的技术路线,分离并纯化出用于不同目的的、不同质量标准的藻胆蛋白。获得的纯化等级(即A620/A280比值)在2.5以下的产品可以直接作为食品着色剂使用(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来源于人工培养微型红藻的藻胆蛋白比值为0.7),而大于4.0的可以作为试剂级色素使用,此值大于5.5的可以用做荧光标记物使用。 本研究产品可以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工业上,作为食品着色剂、化装品着色剂或者药用色素使用,高纯度的藻胆蛋白可以用在荧光标记中。干燥后的藻胆蛋白呈现粉末状,可以作为纯天然色素,用于食品着色方面。化妆品主要用于人体表的护理和美化作用,而藻胆蛋白则主要以各种氨基酸组成,使这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更加可靠,无毒害作用。为了改变中药丸剂的自然色,使其具有悦目的色彩,常可以加入一些纯的天然色素。由于中药丸剂多具有良好的避光外包装,可以在要求低温条件下保存的中药丸剂中加入藻胆蛋白进行着色,已提高安全性和增加营养作用。高纯度的藻胆蛋白可以作为荧光标记物使用。藻红蛋白可以发出强烈的荧光,具有很好的吸光性能和很高的量子产率。在可见光谱内具有很宽的激发与发射范围。用常规的标准方法可以很方便地与其它生物素、亲和素和各种单克隆抗体结合起来制成荧光探针,用于免疫检测,荧光显微技术和流式细胞荧光测定等临床诊断等。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藻胆蛋白多来自于人工培养的海洋微藻,为B-型藻胆蛋白。使用潮间带的巨型红藻做为制备原料,省去了实验室人工培养的费用,可以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 本系列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工业上。由于资源供给有保证,设备投资不大,高级别的藻胆蛋白市场价格很高,因此,投资前景看好。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市场上,作为着色剂使用的色素大多是化学合成的。到目前为止,我国使用的食用色素主要以人工合成色素为主,它们是: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酸、日落黄等9种。尽管已经有几家公司(例如杭州奥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也生产食品级、药品级和试剂级的藻红、藻蓝蛋白,但是这些蛋白几乎全是来自实验室培养的微藻—紫球藻或者螺旋藻。这些藻类个体很小,常使用发酵罐培养的方法获得。较长的培养周期和要求严格的培养条件限制了对这些藻类的开发利用,并且使得产品价格保持在较高的价位上。例如食品级(A620/A280大于0.7)的藻红、藻蓝蛋白价格在每公斤10000元以上,而试剂级(A620/A280大于4.0)的藻胆蛋白价格则在每毫克150—200美元之间。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4(USP4)在治疗心肌肥厚中的功能及应用
技术简介: 本发明确定了 USP4 的表达与心肌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发生心肌肥厚的模型中,USP4 的表达和正常组相比显著降低;抑制 USP4 表达显著促进了心肌肥厚、纤维化,恶化心功能,促进 USP4 过表达则显著抑制了心肌肥厚、纤维化,保护心功能。因此,USP4 可作为靶基因,用于筛选保护心脏功能、抗心脏纤维化和/或预防、缓解和/或治疗心肌肥厚的药物,用于制备保护心脏功能、抗心肌肥厚和/或预防、缓解和/或治疗心肌肥厚的药物,为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呼吸健康大数据建设及应用项目
技术简介: 基于医院临床业务诊疗系统及呼吸健康大数据相关共建共享协议,汇聚来自临床诊疗、可穿戴设备、基因组学、影像设备等海量的多模态数据,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联邦学习等信息化新技术,强化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及肺功能的质量控制及判读能力、新冠预警预测,开展呼吸健康、呼吸道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检测诊疗、药物与疫苗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临床转化。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利用深度学习和工程技术开发的3D机器人视觉控制技术
技术简介: 该技术可以快速完整的还原三维点云数据并通过稀疏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位姿算法处理,并率先将产品应用在奔驰汽车座椅的生产线上,是自动化领域的灯塔项目。 1、高可靠的视觉认知系统: 微链机器人不仅可以识别X\Y\Z三维的位置变化,更可以知道物体旋转、左右、翻转的变化。 定位精度0.02mm,识别速度0.1s 2、高精度的3D相机: 高精度识别3米以内的物体 点云识别速度0.8s 点云精度微米级 定位标定精度0.1mm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
广东蚕桑种质资源库建设
技术简介: 蚕桑种质资源数量众多,品种间保健、药用、营养成分及生理特点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包括了许多保健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品种,是遗传育种研究和资源利用开发的重要基因库。本研究对代表性蚕桑品种资源进行多种活性成分鉴评,发掘品种多方面的优良特性,筛选出高活性成分的品种,有计划地加以充分利用,对培育多元化优良品种和保健药食用产品的研发,促进蚕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
基于菲并咪唑衍生物的高效非掺杂深蓝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 计、合成及其应用
技术简介: 我们的系列实验研究表明,1)菲并咪唑作为受体与三苯胺给体相结合,有利于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改善了电致蓝光材料电学性能;对菲并咪唑的1、2号位进行修饰能有效调控分子的发光性能:由于具有较大的扭曲,于1号位氮原子上进行衍生虽然能有效降低分子的共轭蓝移发射光谱但却牺牲了荧光量子产率(ϕf),而在2号位碳原子上进行修饰能增加分子前线轨道的重叠,分子的ϕf大幅度提升(接近100%);3)不同的π桥联基团对分子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以线性苯环连接最佳。发现二:双菲并咪唑设计策略是一种构建高效蓝光OLED材料的有效策略。我们的系列实验研究表明,1)双菲并咪唑设计策略的关键是如何调控双菲并咪唑的连接方式和位点和考虑分子基团之间的位阻;2)线性且扭曲的双菲并咪唑能同时增大电子和空穴迁移率;3)双菲并咪唑在特定的情况下,如1号氮和2号碳连接,能有效提升电致发光器件的激子利用率。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新药---银屑灵颗粒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最常见的皮肤病。目前中西医临床上对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西医常用激素类药物来治疗,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配成的外用皮肤搽剂或软膏,虽然长期或大量应用能保持皮肤症状好转,但一旦停药,则皮肤病比从前更加严重。更可怕的是,许多女性因长期用激素,往往会造成月经失调、闭经、不育、体形壅肿;男性患者长期应用激素,则会造成少精、无精和男子不育症。我们研制的银屑灵颗粒剂是经过长期科学研究研制出的一种完全能根治银屑病的良方。经几十例病人治疗,一般在5个月之内完全能治愈。 主要技术特点:1.在工艺方面,选用醇提和水提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地保留了方中的有效成分,采用正交试验选择最佳制备工艺。2.在质量方面,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的君药黄连小檗碱,采用薄层扫描法鉴定方中五味中药的有效成分。保证本方在将来生产后的质量控制。3.在质量稳定性试验方面,采用加速温度法测定本制剂的成分稳定性,以确定本制剂贮存的有效期。4.初步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品具有较好的抗炎、解热、止痒、解毒作用。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从患者群来看,银屑病的发病年龄较宽,5至70岁的男女均可得病,其中尤以青壮年为最多。目前因在国内尚缺乏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银屑灵的问世,必将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同时也会给生产厂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前景十分广阔。 投产条件:只要有提取中药和颗粒剂包装生产线,就可以满足要求。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高品质宽厚板坯制备技术与装备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大型宽厚板坯是重大工程的基础母材,我国当前特厚板的市场需求在500万吨/年以上,年产值近千亿。由于对铸坯心部质量要求高,常规连铸和模铸钢锭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我国特厚钢板一直依赖从德国迪林根、法国阿赛洛、日本JFE进口,价格十分昂贵。中科院金属所经过技术攻关已突破宽厚板坯制备技术,可生产优质特厚板坯。其应用范围覆盖石化及锅炉压力容器,高端热作、冷作、塑料模具,海洋工程用钢(齿条钢、甲板钢等)、冶金机械、桥梁建筑等民用与国防领域。产品厚度规格范围可覆盖厚度为20-60mm的中厚板以及60-500mm的特厚钢板。技术特点(包含主要技术指标):采用金属所研发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可开发400-1000mm厚度的宽厚板坯,材料利用率达85%以上;宽厚板坯锻造或轧制后,保证超声波探伤满足欧标EN10160要求的S1级和GB/T2970探伤标准的2级以上水平。每条生产线可年产宽厚板坯5万吨以上,创造产值5亿元以上。本项目开发的高效宽厚板坯制备技术,采用多梯度稳态热冒口、高温自补缩工艺、等离子加热装置和微区振荡技术制备宽厚板坯,减少了偏析、缩孔疏松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为宽厚板轧钢生产线提供合格板坯,缓解并逐步解决目前我国宽厚板轧制能力过剩与宽厚板坯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满足大型钢铁企业对宽厚板铸坯的迫切需求,项目实施将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并加快高附加值新产品生产线的建设,为促进钢铁行业的调整与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