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阴式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技术简介: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使用纳米分散成分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电极
技术简介: 用于基于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电化学装置(燃料电池、用于生产纯氢和氧的电解槽等)的新型活性电极:基于锰酸盐和铁氧体-钴酸盐的氧电极和使用 CuO 和 NiO 纳米粉末的镍金属陶瓷燃料电极。电极是通用的,它们既可以与基于二氧化锆的传统电解质一起使用,也可以与基于氧化铈或没食子酸镧的新一代电解质一起使用。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适合干性皮肤、油性皮肤用的护肤品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目前已研制出适合干性皮肤、油性皮肤用的护肤品共两个系列 10 个产品配方。油性皮肤用 5 个配方:温和泡沫洁面乳、保湿紧肤水、保湿紧肤精华胶、保湿紧肤乳液保湿紧肤眼胶;干性皮肤用 5 个配方:活颜紧致洗面奶、活颜紧致精华水、活颜紧致精华素、活颜紧致面霜、活颜紧致眼霜。对各配方产品的感官和理化指标进行了测试,通过连续进行光照、高温实验,剔除了几种较不稳定的原料,以保证产品的货架寿命。同时也选择了众多试用者连续使用数月,并采用皮肤测试仪跟踪测试多位试用者的皮肤状况,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了配方。另外,还有美白淡斑霜、面膜、防晒霜等。 投产条件:设备投资:300万元;厂房:2000M2(包括仓库);主要原料:偏二氯乙烯(VDC)、丙烯酸酯、各种助剂;主要设备:搪瓷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冷冻机、储罐、各种泵等。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背水面防水堵漏维修成套技术及产品
技术简介: 成果概况: 1、150MPa 超高压耐腐蚀注浆设备 2、高韧性丙烯酸盐注浆料 3、弹性聚氨酯注浆料 4、弹性树脂堵漏加固注浆料 5、多功能隐形胶 6、背水面超级堵漏涂料 7、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技术特点: 1、背水面维修。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根据漏水部位特点,采用背水 面高压注浆技术,结合背水面防水涂料,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2、适用范围广。该套技术能根据漏水部位特点,适当选取不同的材料及技术, 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物漏水维修难题。 3、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或内部装修。避免正面防水堵漏的大开挖、大面积破坏 原有结构或内部装修问题,卫生间堵漏仅需一个注浆钉。 4、施工方便。结合不同材料,一个人工可维修 3~5 个卫生间或 10~20 米伸缩/沉 降缝。 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期: 化工生产基础条件,厂房占地 6 亩,投资 100 万元,年收益率 60%。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基于PET的透气透湿高阻隔薄膜及其复合织物研发与产业化
技术简介: 1、选择性透气型阻隔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组合方式创新。有亲氧链段的非无定型热塑性树脂,极性热塑性树脂,相容剂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按比例混合。薄膜选择透气率与组合物的亲氧链段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材料和极性热塑性树脂材料以及相容剂的热塑性树脂材料的比例有较大的的关系,尤其是相容剂。 2、制备透气热塑性薄膜的方法创新。结合了流延或吹塑挤出和热处理制备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方法,通过加工方法使得薄膜纵向、横向取向小,内应力小,内部分子排列及分布均匀合理,结晶区和非结晶区分布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3、贴合关键技术创新:①改变胶水常规的固话工艺,在保证柔软度的情况下提高剥离强度;②贴合时对产品增加特殊工艺,在不改变薄膜的其它性能的条件下,对贴合后分子链的柔性处理,从而得到平整不卷曲的贴合物。 4、接缝处缝合技术创新。提供一种透湿、选择性透气、能隔病毒液体的、有热塑性弹性体薄膜层合物形成复合织物以及对复合织物接缝处进行热缝合的缝合方法,该缝合处也能通过病毒细菌阻隔测试,保证了防护衣整体的阻隔性能。缝合方法包括超声波、脉冲热缝合、高周波、高温热缝合等。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海洋浮力材料
技术简介: 采用注浆成型工艺,通过改变陶瓷浆料的流变特性以及浆料的固相含量,制备出了不同直径、密度小的中空氧化锆陶瓷球。 中空氧化锆陶瓷球浮力材料不仅密度小,而且耐高温,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可以应用于海洋漂浮城市建筑材料、海上油气平台建造、海洋装备等领域。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
面向高端家电行业的用户数据挖掘及体验式创新设计
技术简介: 1、家电行业用户大数据:建立家电行业用户大数据的用户模型,创造高价值产品和服务。 2、设计师及用户协同设计及体验式平台:能够用于产品展示,设计师和用户以及设计师和设计师之间的协同设计。 3、基于计算力学(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的数值仿真技术:可在开模之前的新品设计阶段就对产品零部件、结构件、甚至是整机进行结构性能预测、匹配优化,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质量问题。 通过对用户大数据建模,能够将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产品附加值提高30%。协同设计及体验式平台的投入可以有效减少营销投入20%以上,用户对品牌黏着度提高40%以上。基于计算力学的数值仿真技术能够减少开发成本的20%,同时保证零部件重用率达到60%。整个项目的实施可产生直接经济利益1000万元以上。
中国高技术服务技术成果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复合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智能调控胰岛素释放的研究
技术简介: 本项目研究成果将在胰岛素闭环泵等治疗方法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论据:(1)两亲性壳聚糖纳米粒体系:以壳聚糖为原料,合成出偶联葡萄糖和脱氧胆酸基团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Malt-DC-Chit),通过FTIR和1H NMR法进行化学结构分析。制备出Malt-DC-Chit/伴刀豆蛋白A/胰岛素复合纳米粒,在扫描电镜照片中观察到纳米粒呈不规则的粒子,粒径约为50-100 nm。体积排除色谱法研究结果表明,Malt-DC-Chit/伴刀豆蛋白A/胰岛素复合纳米粒显示出智能调控胰岛素释放的性能。圆二色谱法研究结果显示,从纳米粒中释放出来的胰岛素构象基本未改变,仍然保持其活性。以大鼠成骨细胞作为模型细胞,研究结果表明Malt-DC-Chit/伴刀豆蛋白A/胰岛素复合纳米粒的细胞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生物应用安全性。(2)两亲性普鲁兰多糖纳米粒体系:以普鲁兰多糖为原料,合成出偶伴刀豆蛋白A和胆固醇基团的两亲性普鲁兰多糖衍生物(CPUL-Chol-ConA),通过FTIR和1H NMR法进行化学结构分析。制备出负载胰岛素的胰岛素/CPUL-Chol-ConA纳米粒,在扫描电镜照片中观察到纳米粒呈球形粒子,粒径约为200-300 nm。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与Malt-DC-Chit/伴刀豆蛋白A/胰岛素复合纳米粒相比,胰岛素/CPUL-Chol-ConA纳米粒显示出更好的智能调控胰岛素释放的性能。(3)普鲁兰多糖水凝胶体系:以羧酸化普鲁兰衍生物(CPUL)为原料,与伴刀豆蛋白A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出化学交联的CPUL-ConA水凝胶,采用FTIR法进行化学结构分析,CPUL-ConA水凝胶显示出较好的葡萄糖响应性。采用动态频率扫描模式研究了水凝胶的流变性能,在扫描电镜照片中观察到胰岛素/CPUL-ConA水凝胶的交联网络结构及被负载的胰岛素粒子。进一步制备出负载胰岛素的胰岛素/CPUL-ConA水凝胶,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其能根据环境中葡萄糖浓度智能调控胰岛素释放的性能,在胰岛素闭环泵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农业废弃物生产天然气、有机肥多联产项目
技术简介: 本项目以秸秆、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主原料,采用大型工业化厌氧发酵技术和高温碳化技术,废弃物利用过程全封闭,具有环保效益好、资源转化率高等特点。在处理有机废弃物的同时,可生产绿色清洁能源、高品质炭基生物有机肥和液态有机肥。厌氧发酵获得的沼气经过净化处理,可以获得完全符合国家二类天然气标准(或车用压缩天然气标准)的生物天然气,用于交通、工业、居民生活等行业。厌氧发酵获得的沼气也可以发电上网,年稳定发电小时数>8000 小时。联产的炭基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包含生物炭-腐熟有机质-复合微生物的新型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种群密度、改善土壤酸碱和离子平衡、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减少矿质营养元素(氮磷钾以及中量和微量元素)流失、改善肥料缓释作用、提高利用率等效果。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血管钙化情况的观察
技术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血管钙化是指发生于心血管系统软组织内不适当的生物矿化。严重的血管钙化,尤其是冠状动脉钙化在年轻的维持行血液透析患者中就可见到,并且在透析前就存在,透析后继续进展。心血管系统钙化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可诱发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瓣膜损伤、心律失常等。研究证实,血管钙化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增加相关。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约30倍,大约一半的透析患者死亡归因于心血管疾病,其中血管钙化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有学者利用腹部侧位X线平片对患者进行腹主动脉钙化的检测,结果显示其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有关。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IGO)在2009年表示,利用腹部侧位X线片代替CT对CKD3~5期患者进行血管钙化水平成像检测是更为合理的。性能指标:1)了解促进血管钙化的发生因素;2)观察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后,血管钙化有无恢复;3)通过对血管钙化的纠正,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与既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中患者的透析龄、甲状旁腺素、血磷水平与血管钙化无关。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选择的患者职业大部分为农民,而且医院地处广东省的山区,患者由于收入水平、交通问题、报销形式等原因造成透析不够充分,透析频率平均为3.4日/次,与城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2.33日/次对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此项研究能反映经济欠发达地区血液透析患者的状况。改用新型不含钙的磷结合剂,降磷治疗的同时避免升高血钙,降低了血管钙化风险。针对顽固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血管钙化的患者,开展彩超下甲状旁腺射频消融术13例,该手术为粤东地区首例,术后患者高钙、高磷血症明显下降,随访效果显著。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