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一种顾及 SOCD 空间异质性的克里格插值模型构建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的模型可靠性、预测合理性、预测精度和决定系数 R2 均显著提高;同时,模型实现了更高精度的 SOCD 空间制图,对实现精确农业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耐久性监测与评估 | ![]() |
|
技术简介: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船舶及海工用振动噪声评估系统 | ![]() |
|
技术简介: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振动噪声评估系统是由鲁东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自主研发设计,集硬件模块化设计、信号采集、数据分析、辐射噪声预报、舱室噪声预报、数据库导入、报表生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多通道实时数据采集并对考核指标进行快速预报分析,可用于各类机械设备的振动噪声、减隔震等的性能评估,为设备选型及振动噪声控制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舱室噪声、设备振动噪声传递途径的快速评估等提供手段。(1)可支持最多32通道同时进行数据采集,满足绝大多数大型复杂测试环境的需求;(2)频谱分析精度高,在相同测试条件下,与国外相同相比,蜂值相对误差不超0.3dB;(3)高度实时性,实时采集、实时存储、实时分析、实时评估、实时生成报告;(4)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操作简洁,实现高度智能化的一键式评估。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过程动态与后果模拟结果嵌入的VR系统开发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石油化工装置VR技术逼真实现实景体验,再现工艺装置和事故情景,在安全培训和应急模拟培训演练方面得到了高度关注和应用,但是目前石油、化工VR应急模拟和培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1)VR模拟和培训系统未能反应过程风险动态变化特征,导致VR场景
转换不符合实际事故过程特征。(2)VR模拟和培训系统泄漏、火灾和爆炸等后果展现仅做到了“像”,但因无实际计算结果支持,使模拟培训出现严重失真。为此研发以下技术并集成应用。(1)将国际权威火灾、爆炸、扩散后果模拟软件FLACS系统计算结果采用接口技术嵌入VR系统。有效展示和还原各类石化装置事故条件下的热载荷、爆炸超压区、对人员影响等要素。(2)实现多人模拟VR实操。模拟多人、整个班组事故条件下的应急处置过程,更符合实际情况。(3)采用体能消耗模拟技术。告别VR眩晕,用户体验更好,模拟实际事故场景下人员体能消耗,更逼真。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通量重金属检测技术的研发及其在农用地质量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 ![]() |
|
技术简介: 1、首次提出消化-赶酸效率平衡理论和水汽循环理论,突破现有消解模式。在现有敞开及密闭消解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消化-赶酸效率平衡理论和水汽循环理论,应用于提高酸利用效率及易挥发金属的回收率。在此基础上形成微敞开消解理论体系,指导催生新型消解技术。
2、研发样品前处理微敞开体系消化器材,提高了消化效率。首次关注了消化管开孔对消化效率的影响,通过优化管盖孔径、调整开孔位置、增加操作手柄等手段,研发消解管、消解酸液回流收集管等一系列微敞开消化器材,获批专利6项,并应用于相关企业将其市场化。
3、形成高通量的微敞开快速石墨消解技术,实现了消解流程标准化。项目组基于消化-赶酸效率平衡理论及水汽循环理论,开发了微敞开体系消化流程,实现了免观察、免补酸、免赶酸、免判断终点,降低了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技术针对不同类型样品制定了标准化消化流程,形成高通量重金属检测技术体系,实现不同基质样品的多金属元素同时准确检测。对比现有消解技术,本技术可节约消化时间25%-62%,削减消化成本42%-72%。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大型秸秆车用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工程项目 | ![]() |
|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针对秸秆处理与综合利用问题,开发出了秸秆高效发酵菌群选育技术,通过选育菌种的添加,使得甲烷产量提高 20-35%,发展出了农业秸秆高效高浓度发酵制沼气的技术与工艺,具有产沼气效率高、发酵体系固含量高、处理量大、发酵周期短,秸秆预处理方式简单、能耗低等特点。 性能指标:在中试放大水平上,每吨秸秆沼气产量可达480m3,发酵周期从60天缩短为40天,大大提高了秸秆的产气效率,解决了制约秸秆发酵制燃气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市场分析:我国每年可产生7亿吨秸秆,如果50%秸秆用于制备沼气每年可为我国提供沼气1652亿立方米,折合天然气908亿立方米,相当于我国2008年天然气消费量807亿立方米的1.125倍。因此,生物天然气的产业化开发潜力巨大。以建设万立方级秸秆沼气制车用燃气工程为例,发酵工程规模2.4万立方,固定投资1800万元,秸秆原料费用720万元(300 元/吨 干秸秆),年运行费425万元,车用燃气收益1600万元,有机肥收益548万元,年净收益883万元,年处理秸秆3.4万吨,投资回报期2年。秸秆年需求量1.44万吨,约相当于秸秆收集面积4.8万亩(32平方公里),收集半径约3.2公里。以为出租车供气计算,按照每车日均天然气使用量 40 立方计算,可满足 200 辆以上出租车加气需求, 约相当于 1 个典型县级市出租车数量。若以为家用小汽车供气计算, 按照每车日均行使 40 公里,需气 4 立方计算,可满足 2000 多辆小汽 车加气需求。而 1 个典型乡镇具有人口 5 万人,耕地 8 万亩,预计秸 秆资源量 2.4 万吨。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空调(GHP) | ![]() |
|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 燃气热泵是利用发动机直接驱动的商用空调热泵机组,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燃料可以是天燃气、LPG、汽油、柴油、甲醇等。可应用于各种宾馆、写字楼、医院、学校、住宅等。技术优势:(1)运行费用低,以重庆为例,运行费用是电空调的 50%; (2)制热量远大于电空调和燃气锅炉,其制热效率是燃气锅炉的1.6倍、是电空调的1.4倍;(3)空调用电量大幅度降低,有效减少用户的基础电费;(4)可无电运转,特别适合军队、边防、并出口缺电国家;(5)产业链带动作用显著。如果年产50万台GHP的话,可带动50万台燃气发动机、100万台压缩机、50万套空调配件的市场。市场分析: 日本已经普及应用,并出口到我国,而我国目前尚无国产化技术。随着国内清洁供暖的快速推进、以及中部地区供暖需求,未来燃气热泵的国内市场至少可以达到500 亿元/每年以上,出口市场应该远超500亿元/每年。社会经济效益:10年内争取年销售量达到50万套,销售额达到500亿元,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提供新技术。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三维肋片管强化换热技术在燃煤机组中的创新研究及应用 | ![]() |
|
技术简介: 三维管GGH和一体化三维管空预器,有利于火电厂提高节能减排效率,是解决MGGH和常规管式或回转式空预器空预器的腐蚀、结垢、堵灰和氨逃逸引起的硫酸氢铵堵塞的替代产品。三维肋片管技术获得39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共7项,并于2017年被评为重庆市重大新产品,申报市级高新技术产品6项。并获得相关专利授权14项,其中实用新型13项,发明专利1项,并且有在申报审批中专利共9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6项。2008年三维管GGH首次应用于国电投重庆九龙发电公司200MW火力发电机组,近几年逐步在更多的火力发电机组上使用,包括在300MW机组(如国电投合川双槐电厂空预器、GGH)、600MW机组(如大唐发耳电厂GGH)上成功投运。使用三维管换热设备,能显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如,2008年我公司为重庆九龙电厂建设本项目,安装费用1200万元。每小时可节省蒸汽3.5吨,每发一度电节省煤4克,至今每年可节省约300万元生产成本。又如,2018年我公司为广东顺裕纸业建设本项目,安装费用330万元,预计年均节约80万元生产成本。整体上看来,企业不到5年即可收回安装投入成本,尚不计算除尘效率提高、脱硫排污效率提高、环保排污费减少、后期维护费减少等收益,对于企业降低成本、优化结构、自力更生具备积极作用,有利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全国范围来看,航空航天、高铁动车等项目均全面使用换热器设备,不仅为普通企业指明了结构升级方向,也对该项技术进行了高度认可。 |
||
中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效热泵多功能综合应用技术 | ![]() |
|
技术简介: 一、成果简介:高效热泵多功能综合应用技术,该技术是利用热泵吸取外界环境或海水中的热量并提高其温度用于冬季的建筑物供热、加热海水制取淡水和生活热水,夏季时利用热泵蒸发器的吸热实现建筑物的制冷,还利用热泵吸取环境和发动机余热升温的特点用于道路融雪,按此原理设计的融雪车可清扫冬季路面积雪并将之融化为水排入下水道或回收利用。该技术实现了海水淡化、热水供应、制冷制热、融雪等功能,该技术包括3个实用新型和2个发明专利。二、实用新型有:1、一种新型高效热泵海水淡化装置,授权专利号ZL200820022404.0;2、一种新型海水热泵冷、热、热水和淡水四联供系统,授权专利号:ZL200820025646.5;3、热泵式融雪车,申请号:200920097502.5。三、发明专利有:1、一种新型海水热泵冷、热、热水和淡水四联供系统,申请号:200810138194.62、热泵式融雪车,申请号:200910069502.9四、应用范围:该技术可用于沿海地区企业、社区的采暖、空调、热水及淡水供应,热泵融雪车可用于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冬季城市道路积雪清扫与处理。五、技术指标:应用海水热泵原理,以紧凑的装置实现了一机多用,同时提供制冷、制热、淡水和生活热水,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冷暖及热水等舒适性要求,还可提供淡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这在能源和水资源供应形势日趋紧张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社会价值。1kW电能可提供热量4~5kW,冷量3~4kW,制取淡水2.8kg/h以上,30℃热水超过1.5kg/h,可有效地降低冷、热、淡水、生活热水制取所需能耗和费用。热泵融雪车除具有集扫雪、融雪、雪水回收等功能于一体,工作效率高,应用环境和范围广泛,实现车载移动式高效融雪等优点外,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与采用锅炉和电加热融雪的装置相比,消耗相同的能量能融化2倍以上的积雪,节能效果超过60%;在相同的融雪量前提下,热泵融雪车能耗更低,污染物排放更少。六、投资预算:20万左右。七、效益分析:与电加热海水淡化、电加热热水器和电加热融雪车相比,该系统除了具有一机多用优点外,还可节约电能60%以上,节能效益明显;与锅炉采暖和加热相比,热泵供热没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污染度小,环境效益优良;该系统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系统使用寿命一般在20年左右,由于应用区域广泛,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同时由于热泵各组成部件技术成熟,系统组装生产后利润空间极大,可给厂家提供丰厚的回报。八、合作方式:校企立项合作,技术转让。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水产专用复合酶制剂的研制与应用 | ![]() |
|
技术简介: 鱼粉是水产饲料中的主要蛋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我国鱼粉主要依赖于进口,消费量呈持续增长,但鱼粉产量有限,价格高居不下,进一步加剧了鱼粉的供需矛盾,增加了饲料成本。降低鱼粉用量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植物蛋白源因为其来源广泛、氨基酸相对平衡和价格优势等成为替代鱼粉的理想选择之一。但植物蛋白源存在抗营养因子,酶制剂被认为是目前唯一能够同时有效解决养殖领域中饲料安全、饲料原料缺乏和养殖污染等三大问题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本研究针对华南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通过体外、体内试验,结合动物营养学、生理学和组织学等方法,研制开发出适宜水产专用的复合酶制剂,中试生产并进行推广应用。复合酶制剂的推广应用,可减少鱼粉和无机磷矿物原料等的用量,缓解紧缺的资源矛盾;同时,可提高植物蛋白原料的消化利用,降低排泄物造成的污染,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药物使用,获得安全优质的水产品。该研究对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鱼虾消化道酶活不同,主要消化部位也不同。凡纳滨对虾实用饲料(鱼粉用量20-25%)中添加植酸酶或蛋白酶或蛋白酶与非淀粉多糖酶合用成活率提高9.52-15.65%、饲料系数降低5.49-22.53%、氮排放率最高可降低11.63%。花鲈饲料中添加植酸酶1000u/kg能提高增重率27.3%、饲料系数降低16.28%,减少水体磷含量9.31%;最佳组的复合酶可使花鲈增重率提高14.46%、饲料系数降低13.51%,粪便氮磷排放减少10.33%和50.88%。黄颡鱼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或植酸酶或复合酶粪便磷含量降低了7.46%、27.81%和7.36%。鱼粉用量可以从25-30%降至20%-25%,鱼粉用量减少5%,饲料成本降低30-50元/吨。蛋白酶、NSP酶和复合酶在对虾、花鲈和黄颡鱼中的应用效果不同。针对这对虾、花鲈、黄颡鱼和罗非鱼分别有适宜推荐的酶制剂种类及剂量,使用后可减少氮、磷排放进而减少对养殖水体的污染,生态效益显著。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