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云超市 |
|
![]() |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研发及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1)完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数据查询、分析等功能; (2)完成环保物联网自动接入服务系统,实现监测数据接入、数据发送、数据审核一体化; (3)每个系统服务应用可以实现500万条污染源信息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汇总; (4)系统智能环境感知信息终端的数据采集误差≤1‰,系统时钟计时误差±0.5‰。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 I/O 控制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 I/O 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机器人的从属设备,提供了友好便捷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机器人 I/O 的远程监测与控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开发价值。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智能诊室听译机器人 | ![]() |
|
技术简介: 核心点是将医患对话转换为电子病历,其中涉及对话结构化和病历生成两个主要环节,(1)对话结构化:是将医患口语式的对话,转换成结构化的知识。需要准确理解对话的意图,深度理解每句话的具体含义,并最终将提到的内容提取出来,再对应到事先设定好的知识图谱上(2)病例生成:对话结构化是将医患口语式的对话,转换成结构化知识。需要准确理解对话的意图,深度理解每句话的具体含义,并最终将提到的内容提取出来,再对应到事先设定好的知识图谱上。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100%大麦啤酒饮料生产技术 | ![]() |
|
技术简介: 近年来,随着啤酒工业的迅猛发展,啤酒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啤酒生产企 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研究如何提高啤酒质量而又能降低啤酒酿造成本 一直是广大啤酒科技工作者们所关心的重要课题。 2007 年以来,麦芽价格一路飙升,直接影响着啤酒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如何在 不影响酿造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辅料的使用量成为控制成本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 我们经过 3 年多的时间,对使用 100 %的大麦酿造啤酒饮料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经过 小试、中试以及大生产的实验证明,结果令人非常满意。 技术特点: 能最大程度地节约原料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1 个 产能为 10 万千升的啤酒厂,若全部用大麦来代替麦芽,每年最大可节省 1880 万人 民币,每年最多可减少 3,000 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能全面提升品牌效应,满足消费者新、奇、特的心理需求,减少其他饮料品牌的压 力。应用范围: 主要应用于啤酒企业生产 100 %大麦啤酒饮料。 投资概算: 对啤酒企业而言,不需要另外投资;对饮料行业而言,视规模不同,投资在 20-3000 万元不等。 推广潜力及前景分析: 经过 3 年多的周密调研,发现该项目市场需求很大,产业化前景广阔。由于该项 目技术含量较高,投资小,节能降耗减排,安全环保,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 求,特别适宜于啤酒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其他饮料行业开发新型产品。 开拓好市场,年收益可达 20-900 万元。 转让方式与价格: 面议。 |
||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硅质机制砂高吸附性石粉改性剂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砂石骨料作为混凝土的基本组分,正在被快速消耗。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岩石成分都不尽相同,生产出的机制砂成分差异较大,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石灰岩质机制砂(钙质机制砂)。该类石粉不仅具有一定的减水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还可以为水泥水化过程提供晶核,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其优良的微集料效应还可以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华中、华东、西北大部分地区,存在大量的硅质机制砂,这种硅质石粉对减水剂的吸附量远大于钙质石粉,导致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大量减水剂被吸附,混凝土初始坍落度低,坍落度损失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提高外加剂的掺量,这大大增加了混凝土成本。因此研发专门的硅质机制砂石粉改性剂尤为必要。在油浴的环境中,把一定比例的原料放入三口烧瓶中,经过减压蒸馏过程制备成一种黄色的小分子聚合物,然后水洗,用碱液中和pH到7.0左右,配制成硅质机制砂改性剂。改性剂的浓度为5%,推荐掺量为胶凝材料总和加石粉质量的1%~1.5%。在不增加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情况下,硅质机制砂改性剂可以有效地增大硅质机制砂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降低混凝土的30min、60min坍落度损失,另外其对强度的影响较小。硅质机制砂改性剂由于分子结构存在带正电结构,依靠静电作用可以有效吸附在颗粒表面,依靠分散作用和吸附络合作用使得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已投入成本\目前处于何种研发阶段:本项目已投资近 20 万,拥有完善的实验室合成条件和车间生产条件。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进行放大实验,产品质量稳定。
推广应用情况:车间生产的中式产品,与小试性能一致。生产的中式产品,在华中和华东等部分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添加了此产品的混凝土和易性优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
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大概金额/或面谈):价格面谈。
市场分析:由于现阶段河砂短缺,可以利用人工机制砂来满足混凝土工程,现在我国西部,山东,江苏等地的机制砂母岩含硅元素较高,导致机制砂中石粉对减水剂吸附较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比较大,本技术能有效改善机制砂石粉对减水剂的吸附作用,还不会降低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在混凝土搅拌站、砂石生产企业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投资估算:前期投资主要考虑三部分—设备投资、原料投资、人工费投资。不同地区对投资估算结果不同,综合考虑市场平均水平,投资估算在 30 万左右。
经济效益分析:①直接经济效益分析:一吨产品材料及人工成本在 15000 左右,利润 5000 元。根据华东片区混凝土的消耗量及硅质机制砂的使用量,华东片区一年硅质机制砂石粉改性剂的需求量约有 1000t,一年利润 5 百万。全国范围内,机制砂石粉改性剂可以创造几个亿的利润。②间接经济效益分析:硅质机制砂价格比钙质机制砂低,对硅质机制砂的使用,在混凝土的生产中每年节约巨大成本。同时对硅质机制砂的使用,减少了地面堆积,解放土地资源,同时具有较高的环境价值。
成果亮点: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发明专利 1 项,申请 1 项; 2、技术先进性:①使用硅质机制砂石粉改性剂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坍落度损失小,更利于施工;②改性剂不使用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环保无污染;③由于改性剂掺量较低,效果显著,相对降低了混凝土的成本。3、获奖情况等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家蚕微粒子疫病新治疗药物研究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来源于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课题。家蚕疫病一种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疫病,严重威胁蚕种生产的正常进行。国家对各级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的批毒率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超出规定批毒率指标的不合格蚕种必须整批淘汰,因此,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蚕病防治的重点。近十余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我国蚕茧主产省迅猛流行并呈全国流行趋势,年淘汰超毒蚕种量达数百万张,丝茧育蚕大面积减产事例不断发生,损失巨大。除了消毒防病外,药物治疗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本项目通过广泛收集、筛选及目标药物配方对蚕体的毒性、药效与量效关系、使用技术规程等研究,获得1种对家蚕微粒子病治疗效果明显的安全、高效、低毒的药物材料阿苯达唑,研制了可湿性粉剂的实用化配方以解决原料水溶性差、在水中分散不均匀导致药物口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明确了新治疗药物的生物临床防治效果、对蚕体毒副作用、有效作用时间等,这些数据为药物的实用化和制定应用技术规程提供了理论依据。该药物对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效果显著,对原种和杂交子代普通种安全、经济性状无影响的环境友好型新治疗药物。该研究完善了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体系,既解决生产实际,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市场前景良好。下一步拟从分子水平开展药物对家蚕微粒子病的作用机理研究,可为新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其它经济昆虫的微孢子虫病防治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
||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特异性化学标记 5-醛基尿嘧啶的化合物及标记方法和应用 | ![]() |
|
技术简介: 利用本发明的 5-醛基尿嘧啶特异性化学标记方法,可实现特异性富集含 5-醛基尿嘧啶的核酸样品,分析核酸分子中 5-醛基尿嘧啶的序列分布信息。本发明为表观遗传学及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
|
||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鱼鳞胶原蛋白的制取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据统计,我国每年鱼的废弃物总量就达到200万吨以上,其中鱼鳞约占15%。这些鱼鳞没有被充分利用,大部分作为废弃物丢弃了。胶原蛋白是一类在医药、美容、食品、化工、照相、材料、饲料等行业广泛应用的生物性原料。与来自陆生动物的胶原蛋白相比,水产胶原蛋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中的应用特别引起关注。因此,本项目以鱼加工的下脚料鱼鳞为原料,提取鱼鳞胶原蛋白,并对鱼鳞胶原蛋白的性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的需要,研究鱼鳞胶原蛋白的产业化技术。不仅能提高鱼加工的附加值,而且还会促进淡水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
中国现代海洋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地图设计与编制技术--《海洋界限图集》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根据应用需求,设计科学的地图编制方案,运用当前先进的现代空间数据库技术和地图编制技术进行各类纸质地图和电子地图的生产。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地图设计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统一,基本反映了相关国家海洋权利主张和海上政治形势,可供海洋战略研究、海洋权益维护以及海洋科学调查研究参考使用,亦可作为管理部门重要参考资料和决策依据。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该项技术应用到国家海洋局海洋权益部门,承担了国家海洋局**专项子课题,合作编制并出版了《海洋界限图集》。该图集通过由外交部法条司、国家海洋局、总参测绘导航局等系统内部专家评审,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图集)充分考虑我国有关决策和管理部门的工作需求,基本客观全面的反映了有关海洋界限及相关形势和情况,将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和管理工作提供清晰、可靠、科学的支撑。”目前该图集已于2015年12月内部出版并提供给相关部门使用。随着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地图服务的深入,多种形式的地图设计与地图编制技术在国土资源、环保、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均有着广泛需求,技术应用领域广泛。 |
||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效化学吸除甲醛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产业化项目 | ![]() |
|
技术简介: 刘敬权教授团队历经两年研发了高效化学吸除甲醛技术,该技术利用所研发高分子独特的在常温常压下能和甲醛分子能够进行高效化学反应的特性,每个单体就能反应一个甲醛分子,生成一分子水,没有任何其他污染物产生,所以该技术特别绿色环保高效,初步试验证明每克高分子能吸除 0.2 克甲醛。本项目另一个创新是采用石墨烯作为高分子的载体,石墨烯是已知材料中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在室温状况,传递电子的速度比已知导体都快,导热系数高达 5300 W/m•K,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 15000 cm2/V•s,同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2630 m2 /g)。通过将高分子牢固地固定在石墨烯表面得到比表面积特别大的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大大增加高分子和甲醛的接触时间,实现高效快速吸除甲醛。该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制备各种各样的滤芯或滤网,用于高效不可逆的吸除甲醛。另外,该复合材料可以在弱酸溶液中再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由于石墨烯的引入,该复合材料还可以高效吸除环境中的芳香类 VOC 等污染物,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该技术属于国内国际首创,成果已经授权发明专利。 |
||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