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找技术
国家/地区
行业领域
服务类型
搜索
高吸油性聚氨酯海绵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简介: 普通聚氨酯海绵用作油水分离材料时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在吸油的同时还会吸附大量的水,油水分离效率较低,不适合用于溢油事故的处理。该技术采用低成本的商业化聚醚型聚氨酯海绵为原料,以高压二氧化碳为溶剂,将含有长烷基链的单体化学接枝到聚气酷海绵表面。使其具有超疏水性。接触角大于150。对油品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重复利用性能好,通过简单级挤压就可以实现油品的回收。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弧焊机器人装备关键技术
技术简介: 弧焊机器人成套装备,不但价格低(仅为国外同类同质量产品的1/3价格,极具市场竞争力),而且很好解决了国产材料工件公差大的难题,焊接质量超出国外进口自动化焊接设备,极大提高了我国工程、矿山机械等民用制造业的焊接自动化的水平与国际竞争能力。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地基基础检测数据监管平台
技术简介: “地基基础检测数据监管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设计统一的数据接口,旨在建立一个兼容不同设备商、不同检测项目的数据监管平台,可统一管理人员、仪器、数据,实现对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的有效监管,进而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管,提高检测机构对质量的管理,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检测市场,主要研究内容为:设计统一数据接口,兼容不同厂商、不同检测项的检测数据原始文件上传;联合厂商,改造仪器采集软件、开发手机APP,实现检测数据多服务器实时上传;设计数据格式,开发仪器设备管理模块,实现检测设备出入库统一管理;开发检测数据监管模块,实现检测数据集中统一管理,通过检测时间、上传时间、接收时间等信息监管现场检测工作。开发“地基基础检测数据监管平台”采用了Spring 框架、Shiro权限管理框架DWZ前端框架、jQuery+Ajax+JSP技术和Android studio等关键技术。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基于遥感影像DN值多元参量定标模型的自适应成像方法
技术简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遥感影像值多元参量定标模型的自适应成像方法,其步骤包括建立成像系统电子学参数与遥感图像的定量数学关系;获取遥感成像系统的位置和姿态参数,并计算成像区域获取成像区域地物覆盖类型、地物反射光谱以及成像区域上空大气和气溶胶参数,根据辐射传输方程计算该成像区域对应的入瞳辐亮度;对每一景遥感影像入瞳辐亮度进行排序得到最大入瞳辐亮度值,并通过成像系统调节成像参数使其不超过成像系统最大输出图像值,然后驱动成像设备获取遥感影像。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成果
高性能铝硅酸盐超薄电子玻璃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技术简介: 1.发明了适用于浮法工艺的新型高性能铝硅酸盐玻璃配方,突破了国外公司构筑的铝硅酸盐玻璃配方专利壁垒; 2.开发了无色高透过率玻璃色度控制、高铝玻璃的熔化和澄清、超薄玻璃厚度控制、玻璃翘曲处理、玻璃原料混合加水、玻璃在线全自动化覆膜等高铝硅酸盐电子玻璃浮法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浮法工艺生产大尺寸(有效板宽3660mm)高性能铝硅酸盐电子玻璃的产业化; 3.在国内外首先量产了0.2~0.3mm厚度的浮法高铝硅酸盐超薄玻璃,且已实现市场销售,填补了国内外市场0.2~0.3mm高铝玻璃产品的空白。 项目建成了一条产能高达100t/d的高铝硅酸盐电子玻璃浮法生产线,玻璃净板宽达到3660mm,单线产能和玻璃净板宽为同行业最大,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开发的玻璃产品颜色超白、超透,玻璃透过率和色度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中国新材料技术成果
豆粕、花生粕发酵技术
技术简介: 本项目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最大限度地消除豆粕和花生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有效地 降解大豆蛋白和花生蛋白为优质小肽蛋白源,并可产生益生菌、寡肽、谷氨酸、乳酸、 维生素、UGF(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降低黄曲霉毒素。具有提高适口性,改善 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减少腹泻的功效,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
中国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成果
Podbike 电动踏板汽车
技术简介: Podbike是小型乘用车的低成本替代品。它的排放量为零,没有道路税及驾驶执照的要求。Podbike停车方便,可以避免交通拥堵,同时又节约骑车的体力与时间成本。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它可以以独特的方式将人与地方联系起来,为城市地区的汽车提供了一种实用,健康的替代方案。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中厚板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中厚板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属于金属焊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将待焊接部位加工成双U 型坡口;对口装配并焊接,焊缝背面采用高纯氮气进行保护,正面采用高纯氩气进行保护;多层多道焊接,焊丝直径为2 ~ 4mm,焊接电流120 ~ 190A,焊接电压12 ~ 24V,焊接速度90~130mm/min,层间温度控制在60 ~ 100℃ ;焊接完毕后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1000 ~ 1100℃,保温时间为30 ~ 60min,冷却采用先慢速冷却后快速冷却的方式,从固溶温度到800℃缓慢冷却,800℃以后快速冷却。该工艺能有效抑制焊接接头氮元素析出,接头中不产生有害相,使焊接区保持与母材相同或较为接近的组织结构比例,接头获得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使用性能。
中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成果
镍渣综合预处理工艺及其在建材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技术简介: (1)课题的来源及背景:本课题的来源广东省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创新领域项目。近些年的研究及国内其他地区同类型企业的处置状况分析,很多研究机构对于镍渣都开展不少的研究工作,但大多都是停留于实验室,受限制与各方面的因素没有落地实现工业化,大规模资源化技术的推动仍然有很大的阻力。目前的问题在于现有的很多资源化技术利用方案不够系统,技术方案中没有见各个环节都纳入考虑,很多方案只是依靠某几个节点的突破,一旦进入工业化环节就必然受到各方因素掣肘,难以落地。对于镍铁冶炼企业而言,目前急需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案应该充分结合实验成果、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等多方因素,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得其能够以最低的投入消纳尽量多的镍渣 首要解决其大规模资源化利用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镍渣的深加工以及高值化研究,最终实现镍渣的“变废为宝”,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报单位近些年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拟以阳江地区的镍渣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镍渣的在建材领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工作,开发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案,提升广东省的镍渣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为广东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课题的基本技术原理是基于镍渣自身物化特性,从镍渣的化学成分、颗粒大小、重金属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来看,镍渣具有制备成机制砂的潜力。镍渣机制砂的主要性能指标满足14684-2011《建设用砂》国家标准,符合其中的II区机制砂的性能要求,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的技术基础是传统的机制砂生产技术,但也结合地域特点,对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及产品品类进行调整,使之与市场相匹配,达到最大化消纳废渣的目的。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基于炼油污水回用的高浓度污水处理技术开发和研究
技术简介: (1) 对炼油高浓度污水主要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常温、常压状态进行,可降低能耗、并具更高的操作安全性。(2) 对高浓度污水的稀释是确保其减轻对微生物冲击和抑制的必要条件。采用的是一种“隔离曝气技术”,隔离曝气可以利用空气的提升作用,产生水的内部循环,依靠内部循环作用对高浓度的污染物进行稀释和混合作用,降低硫、酚对微生物的毒害和抑制作用。(3) 研究污水在高硫、高酚等毒性环境下培养专属菌(硫细菌和噬酚菌)的方法和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本技术处理炼油高浓度污水,处理后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即:COD≤90 mg/L,BOD5≤20 mg/L,石油类≤5.0 mg/L;硫化物≤1.0 mg/L;挥发酚≤0.5 mg/L;氨氮≤15 mg/L。该项目应用于石化企业污染物浓度高、危害大的炼油碱渣和电脱盐混合污水的达标处理,以保证一般含油废水回用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达到节能减排、污染治理、保护环境的目的,有利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资源与环境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微信公众号